非居民个人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洗钱风险浅析及应对措施调查研究报告.docx
-
资源ID:1075448
资源大小:18.53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非居民个人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洗钱风险浅析及应对措施调查研究报告.docx
非居民个人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洗钱风险浅析及应对措施当前,非居民个人开立的账户参与传销、诈骗、赌博、地下钱庄等洗钱犯罪活动的风险日益凸显,金融机构对于非居民个人账户洗钱风险的管控仍存在不足之处。本文拟从非居民个人规模状况、账户洗钱风险点、现有监管制度、金融机构风险防控难点等方面剖析,提出非居民个人账户洗钱风险应对措施及相关政策建议。一、基本概念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非居民个人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我国“非居民个人”是指外国自然人(包括无国籍人)、港澳台同胞和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但已取得境外永久居留权的中国自然人。护照除了作为非居民个人出入境的身份证明外,也是持证人在护照国以外参与所居留国家合法社会活动的重要前提和身份识别必要证明。二、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规模状况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相互融合发展及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制定了更加务实的人才引进策略,截至2018年,中国已发放国际人才工作许可证明33.6万份,实际在中国境内工作的外国人已超过95万人。外籍人员因工作、学习、投资等原因在境内开立银行账户,成为金融机构客户。三、非居民个人银行账户洗钱风险点洗钱团伙为了实现非法资金清洗、转移的目的,需掌握大量可随时利用、更换的人头账户,再通过空壳公司、网络化支付工具、三方平台、伪装电商、微商等途径,进行快速、分层清洗,使得账户资金来源和用途无法被追踪,账户持有人的真实身份无法被识别。以非居民个人身份开立的账户具有隐蔽、不易被识别的特点,洗钱风险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账户持有人已离境,账户尚未注销开立账户的非居民个人,当境内学习、工作、生活、个人投资活动结束返回境外时,因安全意识不够或没有相关制度要求,未将不再使用的银行账户事先办理注销,而将账户交由他人保管或代为处理,形成出租、出借、出售等情形,账户被犯罪分子用于非法资金清洗、转移、恐怖融资等违法活动中。(二)被冒用身份开户、使用伪造非居民个人证件开户由于识别非居民个人证件无明确的标准和规范,且缺乏联网核查等身份核实手段,金融机构难以有效识别冒用、伪造的非居民个人证件,不法分子通过盗取证件修改封面、照片及个人页面或者完全伪造证件的方式开立账户,从事不法活动。四、非居民个人境内银行账户开立的主要制度及金融机构实践非居民个人账户制度要求最早体现在1992年储蓄管理条例中,随后在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落实个人人民币银行存款账户实名制的通知等十余项制度中予以进一步明确,主要内容如下:(一)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非自然人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应向银行出具下列证明文件:香港、澳门居民,应出具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应出具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或者其他有效旅行证件;外国公民,应出具护照。(二)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改进个人银行账户服务加强账户管理的通知(银发2015392号)中规定辅助身份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居民身份证;台湾地区居民为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定居国外的中国公民为定居国外的证明文件;外国公民为外国居民身份证、使领馆人员身份证件或者机动车驾驶证等其他带有照片的身份证件。各商业银行也在监管制度体系下,制定了具体管理规定,对基本证件、辅助证件、识别方法等进行了细化,如要求证件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审核签证类型、提供辅助身份证明材料证明身份等。五、境内外监管要求对比情况我国非居民个人在境内开立账户手续简便,除政要人士及高风险客户外,与境内居民账户开立审核标准基本等同,账户限制较少,多个金融机构间开立数量无限制,电子交易渠道已极大程度实现了便捷化和无区域化。对比账户审批比较严格的国家,对非本国公民开立的账户,要经过对身份、信用、资金来源和用途的详尽审查。例如在瑞士,境外人员开立金融账户需要B居留证,最低存款额为5000瑞士法郎。开户后,500瑞士法郎将被冻结,离开瑞士须在账户上保留10万瑞士法郎,否则将被要求注销账户,退还保证金;在美国,境外个人开立银行账户,除护照外,还要求美国驾照、学生证、银行卡、工卡、美国身份证、有效的合法签证或居留证明等另一种能在本国进行核实、能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的证件,同时根据爱国者法案,非居民个人需要通过所有强制性的反洗钱和反恐检查。六、金融机构非居民个人账户洗钱风险管控难点和不足(-)金融机构难以识别伪造、冒用的非居民个人证件现代的护照虽然具有统一的指导标准,但是不同国家的防伪识别点不同,登记信息的查询系统间互通尚不完善。据报道,9-11事件中,19名劫机犯均使用涂改或可疑的护照进入美国,并在美国银行开立账户,获取恐怖主义方面的资金支持。2014年发生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两名男子所持的假护照也是在泰国普吉岛盗取的证件。(二)对非居民个人账户用途的合理性审核不足目前,非居民个人开立账户与境内居民流程一致,金融机构尚未实现针对身份复杂、证件辨别难度大等特征,对账户开立的合理性、预期交易渠道、规模、资金来源和用途等信息加强尽职调查和审核,对于后续交易与预期存在偏离的异常情形难以发现。(S)获取非居民个人出入境信息能力不足由于金融机构暂无获取非居民本人出入境信息的官方渠道,持续识别存在缺失,控制手段不足。无论交易显示在境内或者境外,在无法获取客户本人出入境信息的情况下,交易异常情况难以辩识并采取相应的限制措施。(四)开户及交易成本低,账户总数未被限制目前,境内个人银行账户收费、交易成本普遍较低,非居民与居民标准基本相同。如开户工本费仅5-10元,小额账户管理费自2017年1月1日实施每家金融机构可以减免一个账户的政策;交易成本方面,随着电子交易产品的推广和普及,手机银行几乎可实现全部银行间即时转账并免收手续费,部分地方性商业银行网银转账仍免收手续费,即使收费仍远低于柜台收费标准。非居民个人可通过在多个金融机构开立账户,选择更多的免收手续费的途径,同时变相扩大了账户数量和交易限额。(五)非柜面交易导致客户尽职调查更加困难当前,电子银行产品以及品种繁多的新生支付工具的发展使得非柜面交易占比至少在70%以上,交易不受银行柜台营业时间、业务金额、笔数的限制,金融机构难以通过当面询问的方式了解交易性质,现有的电子问卷也无法满足客户尽职调查的要求。(六)冒用非居民个人账户交易的行为不易被识别目前,非居民个人信息无法通过联网核查系统辨别,且与非居民个人客户联系存在语言交流障碍,加之部分不法账户将非法交易与正常交易混淆、账户间歇进入休眠期以规避监控,导致金融机构对客户身份及交易背景的核对、辨识存在错误和延迟。(七)处罚压力不大,洗钱分子敢于冒险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非法手段获取相关机关颁发的合法护照的;获取非法护照后进行使用的;向他人提供非法护照和出售护照的;为他人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或者向他人出售出入境证件的,可构成刑法第三百二十条的提供伪造、变造的出入境证件罪、出售出入境证件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以罚金。但实践中,金融机构发现不能核实的情形通常要求开户人再次补充材料或拒绝开户,移交公安机关以及被处以刑罚的案例较少,因此犯罪嫌疑人甘愿顶风作案,以获取巨额收益。七、金融机构非居民个人账户洗钱风险应对措施(-)加强对非居民个人银行账户的开立审核金融机构应充分使用非居民个人辅助证明材料开展调查,要求非居民个人提供能够证明其在境内所从事工作、生活等的合法证明,如酒店入住证明、房屋租赁的公安局备案、工作许可、单位任职证明、学校证明、大使馆证件证明、收入证明、日常消费证明、生活费用缴纳证明、通讯费缴纳证明等,必要时,应提供境内的联系人、保证人、推荐人,以进一步增加客户身份信息的透明度。(二)结合实际需求设置账户交易限制金融机构应根据开户时调查的账户资金来源、开立用途、预计交易渠道、交易规模、主要交易对手、离境时间、销户时间等情况在建立账户关系时予以记录或进行限定,同时提示其妥善保管个人账户、进行合法交易,并要求其于离境前销户。金融机构应持续监控并定期评估交易与调查情况是否相符,及时针对异常情形采取控制措施。如留学生客户开户时即应约定账户在境内使用的期限,了解临时离境、完全离境的预计时间、拟使用的交易渠道、产品、交易预计规模、频率等,当预期交易模式拟发生变化时应及时向金融机构申请变更,否则交易将不同程度地受到限制,以约束非居民个人账户使用行为。(三)提高非居民个人账户交易门槛对于洗钱风险较高的业务,如现金交易、超过合理规模的非柜面交易应相应提高收费标准;设置账户境内和离境的最低保证金金额,提高异常使用账户的成本,降低洗钱分子大量收集、使用、买卖、频繁更换账户的便利性。(四)定期开展非居民个人账户可疑交易排查和清理金融机构可结合监管洗钱风险提示、有权机关案件通报、媒体负面消息、使领馆、出入境管理局的查询信息等定期开展排查,同时建立证件签发日相同、证件连号、联系方式异常、居住地异常、交易时间、频率异常、IP地址显示异常等特征的筛选模型,强化数据分析,监控特定身份客户的洗钱风险。对于已长期离境、疑似被冒用的账户,应及时进行清理,避免账户被买卖用于非法活动。八、相关政策建议(-)建立非居民个人信息核查通道为便于金融机构有效履行非居民个人客户身份识别、大额和可疑交易报告等反洗钱义务,建议监管机关与公安局、海关、外管局、出入境管理局、大使馆等机构建立沟通机制,可经审批后在一定范围内共享非居民个人身份证件、出入境时间、事由、主要居住地点、主要联系方式、预计出入境时间等信息。(二)完善法制建设,加大违法犯罪打击处罚力度建议监管机关、有权机关进一步加强以伪造、变造非居民个人证件开立账户的治理力度,对于向他人提供、出售伪造、变造证件、非法护照,以及冒用非居民个人开立账户等情形加大处罚力度,以对犯罪分子形成震慑,切实维护金融安全与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