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docx

    • 资源ID:1074648       资源大小:35.4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docx

    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学习目标】1、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了解古今异义现象;2、理解本文深刻的主题思想,感受作者美好的社会理想;3、学习本文叙事脉络清晰、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精练准确的特点。【材料链接】1、陶渊明简介:陶渊明,名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死后由朋友刘宋著名诗人颜延之所谥),大约生于365年,出身于没落仕宦家庭。于义熙元年(405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涪阳郡督邮,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有陶渊明集。被称为“千古隐逸之宗”。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饮酒(其五)、归园田居等诗。2、桃花源记是一篇优秀的古代散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奇葩,传诵千古而不衰。它原是桃花源诗前边的“记”(诗的序言)。诗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没有帝王,没有赋税,淳朴恬静的理想社会。记生动地记叙了“发现”桃花源的经过,以及桃花源中人民生活的情景,增添了这个理想社会的“可信”度。诗和记可谓珠联璧合。因为这篇“记”写得脍炙人口,后人便将它独立出来了。成语“世外桃源”就出自此文。3 .关于“记”“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桃花源记导学案第一课时一、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填空:桃花源记作者(),()大诗人,一名()字(),自号()o出身于破落的官僚地主家庭,青年时,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后因不当时朝政的暗,任彭令不足三个月即辞官归隐,作(),自明本志。其是()诗的创始人,代表作品有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等。4 .请给下列红体字注音。豁然()俨然()怡然()阡陌()邑人()间隔()垂髻()语云()平旷()落英缤纷()郡下()5 .请标出下列句子的停顿。忘路之远近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辨析下列词义的古今差异交通古义:今义:妻子古义:今义:_绝境古义:今义:_如此古义:今义:_无论古义:今义:鲜美古义:今义:5.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6.比较下列字在句中的含义。(舍)1.便舍船,从口入(寻)1寻应所志,遂迷(为)1.武人捕鱼为业()(其)1.复前行,欲穷其林(得)便得一山()(志)1.处处志之()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2.未果,寻病终()2.为不足为外人道也()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2.既出,得其船()2.寻向所志()7 .请找出文中和“悉如外人”中的“悉”意思相同的词8 .请翻译下列句子。林尽水源(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9 .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提示:文章以什么为线索?分为哪几个部分来叙述?)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感1自然段情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2 .第2自然段写了几层意思?渔人初入桃花的所见所闻有哪些?从这些叙述描写中,可以看出这是一个怎样的社会?3 .在桃花源里,村中人怎样对特渔人?村中人与渔人的谈论之语有何含义?4 .文中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5 .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三、探究来知将你在自主学习中的疑感之处写下来。(至少两处)四、迁移扩展1与当今社会相比,你是喜欢“桃花源”,还是喜欢当今社会,为什么?2.陶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象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生任选一题,可各抒己见)五、强化词练解释下列红体字在句中的意思(1)阡陌交通(2)便要还家芳草鲜美屋舍俨然便扶向路寻病终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 .用原文语句作答。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5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6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7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8 .“黄发垂髯”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桃花源记导学案第二课时一、自主预习1、解释下面红体字的意思。缘溪行渔人甚异之欲穷其林便要还家便扶向路欣然规往2 .翻译下列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 .按要求默写。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句子: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写桃源人生活恬静舒适的句子: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人们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常引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4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二、自主探究,释疑解惑1桃花源神秘在何处?2桃花源的幸福表现在何处?3 .作者怎样描写桃花林的自然景色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4 .你能用古人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5 .渔人“处处志之力与后面的“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用意何在?三、迁移扩展假如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桃花源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且已经对外开放了,全班同学打算组团前往观看;又假定你就是桃花源旅行杜的导游,现请你为我们设计一段导游词,要求语言象生动富有趣味四、强化词练阅读下面诗歌节选,回答问题。桃花源诗(节选)陶渊明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余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俎豆犹古法,衣裳无新制。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注】肆:尽力。靡:没有。暧:遮蔽,俎豆:古代祭祀时所用的礼器。纪历志:岁时的记载1解释下列红体字日入从所憩(2)虽无纪历志2说说下面句子的大意。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3 .下面各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前A.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一段文字,与桃花源诗节选部分的内容是一致的。B节选的诗句与桃花源记有许多内容上相对应的句子如:“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一"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一“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等。C.诗中的“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和选文中的“其中往来种作”都暗示了作者对桃花源人终日耕作不得休息的同情。D.桃花源记是桃花源诗的序,二者都是通过虚构一个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也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美好愿望。4 .根据所给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另写一个含这个字的成语。示例:虽无纪历志(无中生有)日入从所憩()俎豆犹古法()荒路暧交通()5 .你认为桃花源真的存在吗?桃花源记课堂同步测试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垂号(ti6o)日人(yi)便舍船(Sh。)落英缤纷(bin)B.俨然(ydn)叹惋(Wdn)及郡下(jtn)然开朗(hu6)C.怡然(yi)阡旭(m6)申太守(yi)便事还家(ydo)D.间隔(jidn)衣着(ZhU6)刘子矍(ji)无人问申jin)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与“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中的“悉”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B.村中闻有此人,越来问讯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问所从来。县答之3 .下列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忘路之远近B.初极狭,才通人C.便要还家D.寻向所志4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中无杂树,芳草鲜去B.率事于邑人来此绝境C.阡陌交遐,鸡犬相闻D.未果,寻病终5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余人各复延至甚家得若船B寻向所志寻病终C便舍船屋舍俨然D.迄迷,不复得路屋与外人间隔6 .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林尽水源(形容词用作动词,消失)B渔人甚导之(意动用法,对感到诧异)C.复刘行(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前)D欲为其林(形容词用作名词,尽头)7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连实德队主帅科萨的夺冠梦想终于在高原实现,压抑半个月的郁闷和焦虑终于赣然开里B在这儿,在这世外机遮的仙境中,有了人世喧器的声音。C.这部传记小说,虽然摆在书架上的显眼位置,却无人问津。D.正常人都不能忍受与世懈津的生活。8 .根据要求默写。桃花源记冲表现桃林美景的句子是:J桃花源记呻交代桃花源中人来历的句子是:9 .翻译下列句子。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0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世称因宅边曾有五棵柳树,又自号O本文原是他的的序文。本文以为线索,以为顺序,按照发现桃林、桃花源、桃花源的顺序来记叙渔人的所见所闻,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的美好境界,寄托了,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含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髯,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些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I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含义。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香如外人余人各复延至其家12 .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售哪若有光B.阡陌穿遐,鸡犬相闻C.率妻子邑人来此犁镇D.乃不知有汉,无诊魏晋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黄发垂髯,并恰然

    注意事项

    本文(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