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乌海市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

    • 资源ID:1069861       资源大小:37.09KB        全文页数:2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乌海市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

    乌海市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编制单位:乌海市林业和草原局前言1第一章森林草原防火现状与形势1第一节建设成效1第二节防火面临的形势和问题3第二章规划总则11第一节指导思想11第二节基本原则11第三节规划范围与期限12第四节规划依据13第五节规划目标14第三章建设分区与布局14第一节分区依据和治理方法14第二节分区结果17第四章建设内容与规划任务18第一节防火体系建设18第二节规划任务19第五章效益分析23第一节社会效益23第二节经济效益23第三节生态效益24第六章森林草原防火保障机制建设25第一节组织保障25第二节政策保障25第三节奥金保障26刖S近年来,乌海市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持续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强化火源管控力度,细化责任分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宣传,提升基础保障能力,增强全民防火意识,有效地保护了森林草原资源,维护了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乌海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是黄河入蒙第一站。国土面积1754平方公里,属于典型的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年均降水量159.8毫米,蒸发量3500多毫米。乌海市现有林地面积15.08万亩,草地面积128.93万亩,湿地面积17.53万亩。辖区内分布有139.07平方公里的西鄂尔多斯国家级四合木自然保护区,11平方公里的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8平方公里的乌海湖,野生植物280多种,珍贵药用植物有甘草、麻黄、石蒜等,国家二级濒危珍稀植物有四合木、沙冬青、罗布麻等。森林草原面积小,分布较为分散,且大体分布于山体、远郊,给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压力。本规划涵盖乌海市所有森林草原,结合全市森林草原防火具体情况,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开展的总体思路、工作目标、建设重点和长效机制。通过规划的实施,着力完善乌海市森林草原防火体系,全面提升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实现森林草原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森林草原资源安全提供保障。第一章森林草原防火现状与形势第一节建设成效(一)森林草原防火责任不断压实近年来,乌海市坚持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科学扑救、以人为本、属地管理”的原则,以“保证无火灾,力争无火警”为工作目标,狠抓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克服年蒸发量是降雨量10倍的防火不利因素,在日常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加强日常巡护、严格管控火源、落实值班制度,在重点防火期内各有关单位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领导带班、护林员全部上岗到位,携带扑火机具不间断进行巡护,确保第一时间发现火情并迅速处置上报,严格细致地开展森林草原火灾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及时整治,确保隐患治理无盲区、防火措施全覆盖,有效预防和控制了森林草原火灾,确保了森林草原安全。(二)“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树立得更加牢固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理念。工作方式灵活转变,工作重点合理转移。在工作程序上,突出“预防为主”。通过强化多种形式的宣传,营造了良好的防火氛围;通过修建防火道路、开设防火隔离带等,减少了火灾隐患。在工作方式上,注重科学性、时效性。通过合理引导野外生产生活用火,实行“疏堵结合”的方式,全面防范与严防死守并举,火源管理进一步强化;通过定期会商火险形势,制定中短期火险预报,发布高火险警报等,增强了工作针对性;通过塔台瞭望与地面巡护相结合,较好地保证了火情的早发现、早报告、早扑灭。在工作重点上,将保护人身安全置于首位,坚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原则,合理制定扑救方案,宣传普及安全扑火和紧急避险知识,加强扑火防护装备配备,为我市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正规化、规范化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三)全民防火安全意识不断提升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中,大力普及森林草原火灾安全扑救常识,大力宣传林区草原安全用火知识,把森林草原防火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森林草原防火的重要性等宣传到千家万户。每年全市积极开展“防火宣传月”、“清明节”及“火险高峰期”等时段的森林草原防火宣传工作,制作宣传彩页、手提袋、笔记本、音频移动宣传播音等宣传资料,对市区内市民、乡村的农户、社区内居民、校园内学生进行广泛的宣传活动。三区针对高火险天气,在重点区域出入口悬挂火险预警信号旗、设立防火警示牌等方式,提醒群众野外注意森林草原防火,并通过短信、网络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及时发布宣传服务信息,提醒社会公众注意森林草原防火。(四)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长期以来,乌海市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扑救、积极消灭”的森林草原火灾防控方针,多渠道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各类项目,不断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在重点防火区域初步建立了视频监控、高山瞭望和地面巡护结合的立体监测网络,确保火情早发现、早扑灭;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和装备,广泛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提升森林草原火灾防控能力;市林业和草原局领导班子成员定期不定期对扑火物资准备情况和林业草原安全生产工作及时进行检查,确保各项扑火机具准备充足和全市林业草原生产安全。第二节防火面临的形势和问题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安全保障,是森林草原资源保护的首要任务,是国家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森林草原资源安全,事关国土生态安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责任重于泰山。当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着不利的气候、多年集聚而形成超载的可燃物、日益复杂而难于管理的火源、严重滞后的防火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困难,使森林草原防火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一)面临的严峻形势1极端天气频繁出现,森林草原防火气象条件不利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广泛且明显加剧,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仍在持续,高温、干早、大风天气增多。近些年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希腊、西班牙、葡萄牙等相继发生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森林草原火灾,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森林资源破坏严重。据气象部门研究,我国遭受干旱天气的范围有明显增加趋势,2017年内蒙古相继发生两起特大森林草原火灾。据预测,未来十年全球气温仍将持续攀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对森林草原防火极其不利。2,植被改善和可燃物增多,森林草原防火压力增大随着天然林保护、三北工程建设、退耕还林、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区建设、退化草原人工种草生态修复,以及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深入推进,植被改善,森林草原面积快速增长、更加集中连片,林区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同时全市森林草原资源中幼林面积大,导致森林草原自身抗火能力较差,容易发生重特大森林草原火灾。3.人为活动增加,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因素增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态旅游、生态食品等森林与林下经济快速发展,进入林区旅游、休闲和康养的人员越来越多,极大地增加了森林草原防火的难度。同时,在元旦、春节、元宵、清明、中秋、重阳等节假日期间,登高郊游、扫墓人群增多,祭祀、上坟烧纸、烧香烛,燃放烟花爆竹等用火屡禁不绝,森林草原火灾隐患越来越多,管理难度越来越大。(二)存在的问题1防火基础设施薄弱。由于防火经费不足,我市基础设施和其他盟市相比依然薄弱。许多火灾不能及时发现延误了扑救的最佳时机,森林草原防火通信和信息指挥系统不健全,防火道路和林火阻隔网密度低,起不到实质的阻火、隔火、断火、防止火势蔓延的作用,现有防火道路路况差、毁坏严重,队伍、物资难以快速到达火场。2,预警监测系统不完善。一是森林火灾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区、乡镇、村(社区)三级没有预警监测中心或监测站,信息化水平不高,手段较为落后,林火识别、自动报警等设施设备较为缺乏,综合信息集成薄弱,预测预报准确性、及时性有待提高。二是火场通讯有盲区。林区现有防火通讯覆盖率低,卫星通讯、机动通讯保障能力不强,基础网络建设滞后,难以全面满足语音通讯、火险预警、图像监控、视频调度、信息指挥等防火业务工作综合需要。各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中心设施设备兼容性差,建设标准不统一,“信息孤岛”现象较为普遍,难以实现互联互通。3 .防火隔离带建设滞后。甘德尔山、乌达西山、东山生态林等林区防火阻隔系统建设滞后,无生物隔离带;森林火险高危区部分重要保护目标、城镇和乡村居民点周边缺乏防火阻隔带。4 .火灾扑救能力不足。全市林权单位队伍普遍存在建队标准不高、保障机制不健全、教育训练水平低、扑火装备落后、火场通讯联络不畅及缺少扑救专业知识培训、人员老化等问题。没有建立联训联演机制,交流研讨不够,相互间技战术不熟悉,对林火原理、林火行为相关知识掌握不够,对危险地形、危险气象、危险可燃物环境不能准确判断等情况。应急力量不足,专业人员缺乏,应急处置能力不强。对于关键部位、敏感地区、重点单位等重要目标缺少专项扑灭预案。5 .火源管理难及宣传不到位。火源难于管控,群众防火意识不强。西鄂尔多斯四合木自然保护区内仍存在个别未迁出坟地、龙游玩湿地公园附近还有农事生产活动,居民从事农作,烧荒、点荒,祭祀烧纸烧香,在林中取暖、照明,乱扔烟头等一些不良的用火行为均可引发森林草原火灾,然而对于上述行为只能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短期内无法从根源上杜绝此类行为出现,给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增加了难度。另外,管护人员大多老龄化且专业性不强,流动性较大,往往存在顾此失彼的现象,这也为森林草原管理和防火工作带来难度。防火宣传工作还不够深入,无法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护林护草意识和防火的积极性,因此森林草原火灾得不到群众的高度重视。(三)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重要性针对森林草原防火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新形势下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意见指出: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是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生态安全的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将其作为防灾减火的重要任务,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火灾综合防控能力显著提升。1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提高各级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内容森林草原火灾是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危机事件之一,发生率高、影响面广、损失巨大。森林草原资源是国家宝贵的战略资源。森林草原火灾不仅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而且直接威胁林区社会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能否有效处置危机,能否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能否有效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检验政府执政能力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提高各级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各级政府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体现。2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实现林草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党中央、国务院在全面分析、深刻总结林草发展实践的基础上:确立了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草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草发展战略,就是强调林草可持续发展,要求既要抓森林、草原资源培育,又要抓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保护森林、草原资源、维护林草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保卫国土生态安全,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确保国家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草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3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广泛且明显加剧,气温升高、旱涝不均等自然灾害频发。1860-2000年间,全球地面平均温度上升了大约0.6-0.9。C其中11个最暖的年份出现在1985年以后。2023年历史温度最高,一向风调雨顺的欧洲,2023年以来遭受了近50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降雨量仅相当于正常年份的一半。伴随着气候形势的异常,森林草原火灾的发生日趋频繁。因此,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发挥森林的固碳功能,是维护生态平衡,减缓全球气候变暖进程的客观需要。4 .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是林草管理迈向现代化的需要近年来,世界发达国家越来越重视森林草

    注意事项

    本文(乌海市森林草原防火规划(2023-2025年)征求意见稿.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