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docx

    • 资源ID:106714       资源大小:395.02K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docx

    UDC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GB/T50785-201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civil buildings20120528 发布20121001 实施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 for in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civil buildingsGB/T507852012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2年1 0月1日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08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第一批)的通知(建标200810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5.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6.基本参数测量。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重庆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送重庆大学(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沙北街83号重庆大学B区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邮编:400045)o本标准主编单位:重庆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编单位: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促进发展中心哈尔滨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李百战王清勤潘云钢李安桂李楠王智超张小玲赵加宁姚润明冯国会孟庆林王昭俊喻伟刘红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吴德绳王有为王唯国J高伍小亭虞永宾艾为学姚杨杨仕超戎向阳31总则12术语23R1 ,ii «».»»««44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51.1 一般规定51.2 评价方法55 mt. I:vT)I 85.1 一般规定85.2 评价方法86 /51!) .mX 116.1 基本参数和仪器116.2 测量条件116.3 测点位置和数量126.4 测量时间12附录A热湿环境调查问卷14W寸*彳H 1口J5"寸,率: .» 15附录C服装热阻值16附录D体感温度的计算方法21附录EPMV-PPD的计算程序22附录F局部评价指标25272829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ContentsI General Provisions 12 Terms23 Basic requirements44 Requirements fb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Heated and Cooled Buildings54.1 General Requirements54.2 Evaluation methods55 Requirements for Thermal Environment in Free-running Buildings85.1 General Requirements85.2 Evaluation methods86 Measurement of Basic Parameters116.1 Measuring Parameters and Devices116.2 Measuring Conditions116.3 Measuring Positions 116.4 Measuring Period12Appendix A Thermal Environment Survey14Appendix B Metabolic Rates of Different Activities15Appendix C Clothing Insulation16Appendix D Calculation of Operative Temperature21Appendix E Calculation of PMV-PPD22Appendix F Local Thermal Comfort Index25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27List of Quoted Standards2829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7.o.为营造适宜、健康的室内热湿环境,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范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制定本标准。1.0.2本标准适用于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教育建筑等的室内热湿环境评价。1.0.3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0.1 热舒适 thermal comfort人对于热湿环境的主观满意程度。2.0.2 I 级热湿环境 thermal environment category I人群中90%感觉满意的热湿环境。2.0.3 II 级热湿环境 thermal environment category II人群中75%感觉满意的热湿环境。2.0.4III级热湿环境 thermal environment category I人群中低于75%感觉满意的热湿环境。2.0.5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 thermal environment in heated and cooled buildings使用供暖、空调等人工冷热源进行热湿环境调节的房间或区域。2.0.6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 thermal environment in free-running buildings未使用人工冷热源,只通过自然调节或机械通风进行热湿环境调节的房间或区域。2.0.7服装热阻 clothing insulation (cj)表征服装阻抗传热能力的物理量。2.0.8热感觉 thermal sensation人体对冷热的主观感受。2.0.9预计平均热感觉指标predicted mean vote (PMV)根据人体热平衡的基本方程式以及心理生理学主观热感觉的等级为出发点,考虑了人体热舒适感的诸多有关因素的全面评价指标,是人群对于热感觉等级投票的平均指数。2.0.10预计不满意者的百分数 predicted percentage dissatisfied (PPD)处于热湿环境中的人群对于热湿环境不满意的预计投票平均值。2.0.11预计适应性平均热感觉指标 adaptive predicted mean vote (APMV)在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中,考虑了人们心理、生理与行为适应性等因素后的热感觉投票预计值。2.0.12 代谢率 metabolic rate人体通过代谢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机械能的速率,通常用人体单位面积的代谢率表不O2.0.13冷吹风感draft因空气流动引起的人体局部不同程度的寒冷感。2.0.14不对称辐射温度 radiant temperature asymmetry与人体相对的两个微小平面辐射温度的差异。2.0.15紊流强度 turbulence intensity (Tu)空气流速标准差与空气流速平均值的比值。2.0.16 局部不满意率 local percentage dissatisfied caused by thermal environment QLPD)由于冷吹风感、垂直温差、地板表面温度、不对称辐射温度等局部热湿环境引起的不满意率。2.0.17体感温度 operative temperature (而)具有黑色内表面的封闭环境的平均温度。2.0.18 室外平滑周平均温度 running mean of outdoor temperature (rrm)连续7d室外日平均温度的指数加权值。33基本规定3.0.1 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宜以建筑物内主要功能房间或区域为对象,也可以单栋建筑为对象。当建筑中90%以上主要功能房间或区域满足某评价等级条件时,可判定该建筑达到相应等级。3.0.2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可分为设计阶段的评价(简称“设计评价”)和使用阶段的评价(简称“工程评价”)。3.0.3设计评价应在建筑的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申请设计评价的建筑应提供下列资料:1相关审批文件;2施工图设计文件;3 施工图设计审查合格的证明文件。3.0.4工程评价应在建筑投入正常使用一年后进行,申请工程评价的建筑除应提供本标准第3.0.3条规定的资料外,尚应提供工程竣工验收资料和室内热湿环境运行资料。3.0.5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的评价应区分为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和非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3.0.6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等级可划分为I级、II级和I级等三个等级,且等级的判定应按本标准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执行。54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评价4.1 一般规定4.1.1 对于采用人工冷热源的建筑室内热湿环境,应在满足下列条件时,再进行I级、H级或I级的判定:1室内温度、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的规定;2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无结露、发霉等现象;3采用集中空调时,新风量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4.2评价方法4.2.1 对于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设计评价的方法应按表4.2.1选择,工程评价的方法宜按表4.2.1选择。当工程评价不具备按表421执行的条件时,可采用由第三方进行大样本问卷调查法。调查问卷应按本标准附录A执行,代谢率应按本标准附录B执行,服装热阻应按本标准附录C执行,体感温度的计算应按本标准附录D执行。表421人工冷热源热湿环境的评价方法冬季评价条件夏季评价条件评价方法空气流速(ms)服装热阻(clo)空气流速(ms)服装热阻(clo)v0.20Zc1.0v0

    注意事项

    本文(《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条文.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