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牛鼎不可以烹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
资源ID:1064520
资源大小:18.79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牛鼎不可以烹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文言文双文本阅读:牛鼎不可以烹鸡(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题。材料一: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冬加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文王举闵天、泰颠于置罔之中,授之政,西土服。故当是时,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弛;<AA>½fe-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彰而恶不生。是故墨子言日: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选自墨子尚贤,有删改)材料二:或曰:“人材有能大而不能小,犹函牛之鼎不可以烹鸡J愚以为此非名也。若夫鸡之与牛,亦异体之小大也,故鼎亦宜有大小。若以烹犊,则岂不能烹鸡乎?故能治大郡,则亦能治小郡矣。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夫人材不同,能各有异。有自住之能,有立法使人从之之能,有消息辨护之能,有德教师人之能,有行事使人谴让之能,有司察纠摘之能,有权奇之能,有威猛之能。夫能出于材,材不同量。材能既殊,任政亦异。是故自任之能,清节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任,为国则矫直之政。立法之能,法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任,为国则公正之政。计策之能,术家之材也。故在朝也,则三孤之任,为国则变化之政。人事之能,智意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冢宰之佐,为国则谐合之政。行事之能,谴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寇之佐,为国则督责之政。权奇之能,伎俩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司空之任,为国则艺事之政。司察之能,不查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师氏之佐,为国则刻削之政。威猛之能,豪杰之材也。故在朝也,则将帅之任,为国则严厉之政。(选自人物志材能,有删改)注函:包含,容纳。消息:变化,这里指在变化中周旋自如。辨护:治理修护,这里指用智谋权术治理修护政事及制度。师人:让人效法。行事:出使之事。使人:使节。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虽在农A与工肆之人B莫不C竞劝D而尚德E故土者F所以G为辅H相承嗣也。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州,又名中土、神州,可代称古代中国,包括冀州、豫州、扬州、荆州、雍州等。B.“政之本也”与“物有本末”(礼记大学之道)两句中的“本”字含义不同。C.“有自任之能”与“任重而道远”(论语十二章)两句中的“任”字含义不同。D.臧否,褒贬、评论,与出师表中“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的“臧否”含义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尧、大禹和商汤都重用了贤士,把政事交给贤士并依靠他们做出了一番事业,那时大臣兢兢业业,农民与工匠崇尚德行。B.能做大事的人,也能做小事;能治理大的郡国的人,也能治理小的郡县。正如鼎可以用来烹煮牛,也可以用来烹煮鸡。C.对有自我修养、能够洁身自好的才能的人才,可以利用他的才能,让他在朝廷担任冢宰,来实行矫正邪僻提倡正直的政治。D.具有建立法律制度使人遵守法律能力的人是法家之才,可以担任司寇,让他们来治理国家,就会实行灵活顺势的政治。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故得士则谋不困,体不劳,名立而功成,美彰而恶不生。(4分)译文:(2)推此论之,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4分)译文:14 .两则材料都谈论了人才,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解析】10. BEF【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原文标点)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竟劝而尚德。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11. B【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文言知识的能力。两句中的“本”字含义相同,均为“根本”。12.D【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概述文章内容的能力。张冠李戴,“就会实行灵活顺势的政治”不是担任司寇的法家之才,而是担任三孤的术家之才。13 .(1)因此得到了贤士(的辅佐),那么(君主)谋划(国事)就不困难,身体就不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得到)彰显并且丑恶不会产生。(“谋”“劳”“彰”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2)由此推论,人才各有其适宜担当的职位,不能只用高低大小去论说(概括)。(“所宜”“独”“谓”翻译正确各1分,句意1分)【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题关键在于对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理解,翻译时要注意抓得分点。第(1)句:谋,谋划;劳,劳累;彰,彰显。第(2)句:所宜,适宜担当的职位;独,只、只有;谓,说、论说。14 .材料一侧重阐述崇尚贤士是治国的根本,(1分)材料二侧重阐述人才各自有其适合的位置,要人尽其才。(2分)(意思答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相关内容的能力。根据原文“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人材各有所宜,非独大小之谓也”等内容,概括即可。【参考译文】材料一:所以古时候尧在服泽的北边提拔了舜,交给他政事,天下太平。大禹在阴方之中提拔了伯益,交给他政事,九州统一。商汤从厨房里提拔了伊尹,交给他政事,他的治国谋略得到成功。周文王在渔猎者中提拔了闵天和泰颠,交给他们政事,西方的诸侯为之臣服。所以在那个时候,即使是有优厚俸禄和尊贵地位的大臣,也没有不兢兢业业的,并且都不敢松弛懈怠;即使农民与工匠,也没有一个不竞相劝勉而崇尚德行的。所以说贤士,是国家辅佐大臣的接替者。因此得到了贤士(的辅佐),那么(君主)谋划(国事)就不困难,身体就不劳累,功成名就,美善(得到)彰显并且丑恶不会产生。所以墨子说,国家太平的时候,不可不选拔贤士;国家不太平的时候,也不可不选拔贤士。如果想继承尧、舜、禹、汤的治国之道,就不能不崇尚贤士。崇尚贤士,是政治的根本。材料二:有人说:“人才能任高级职务不能任低级职务,就像煮牛的鼎不能用来烹鸡一样我认为这个形容是不对的。至于鸡与牛的关系,也是物体大小的区别,所以鼎也应该有大有小。如果鼎能够用来煮牛,那么难道不能用来煮鸡吗?所以能够治理大郡的人,也能够治理小郡。由此推论,人才各有其适宜担当的职位,不能只用高低大小去论说(概括)。人才各有不同,才能也各有其异。有的人才有自我修养洁身自好的才能,有的人才有建立法律制度使人服从的才能,有的人才有在变化中周旋自如而用智谋权术治理修护政事的才能,有的人才有以德教人让人效法的才能,有的人才有充任使节对别国进行谴责的才能,有的人才有督察是非检举揭发的才能,有的人才有用奇谋妙计建功立业的才能,有的人才有勇猛刚毅震慑敌国的才能。人的能力出于才智,才智又有大小的不同。人的才能既然有大小的不同,其所承担的国家的政事也有所差异。所以具备修身自好能力的人,是清节家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冢宰,治理国家则会实行矫正邪僻提倡正直的政治。具有建立法律制度使人遵守法律能力的人,是法家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司寇,治理国家则会实行公正无私的政治。具有谋划奇计妙策能力的人,是术家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三孤,治理国家则会实行灵活顺势的政治。具有通晓人情事理才能的人,是智意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冢宰的副手,治理国家则会实行和谐融洽的政治。具有使节才能的人,是谴让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司寇的副手,治理国家则会实行督察问责的政治。具有奇思妙想能力的人,是伎俩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司空,治理国家则会实行推崇技艺的政治。具有监察检举能力的人,是臧否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师氏副手,治理国家则会实行苛刻严酷的政治。具备威武勇猛能力的人,是豪杰之才。所以他在朝廷,则会担任将帅,治理国家则会实行严肃厉害的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