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docx

    • 资源ID:1038883       资源大小:47.15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docx

    更多资料关注公众号一论安安全智库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依据和方法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辨识重大危险源的依据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a)危险物质的生产、使用、贮存和经营等各企业或组织;b)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化学与热力学性质的加工工艺活动和与这些工艺活动相关的,属于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储存活动;c)厂内危险物质的运输。本标准不适用于:a)核设施和加工放射性物质的工厂,但这些设施和工厂中处理非放射性物质的部门除外;b)军事设施;c)矿山、采石场中矿物的开采、勘探、提取、加工;d)厂外危险物质的运输;e)地下储罐。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在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 危险物质hazardoussubstance一种物质或若干种物质的混合物,由于它的化学、物理或毒性特性,使其具有易导致火灾、爆炸或中毒的危险。3.2 单元unit指一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工厂的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3.3 临界量thresho1dquantity指对于某种或某类危险物质规定的数量,若单元中的物质数量等于或超过该数量,则该单元定为重大危险源。3.4 重大事故majoraccident工业活动中发生的重大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事故,并给现场人员或公众带来严重危害,或对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3.5 重大危险源majorhazardinsta11ations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4重大危险源辨识4.1辨识依据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其数量,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1和重大危险源辨识表2。表1危险物质名称及其临界量序号危险物质名称临界量(吨)1氨液化的,含氨50%502苯,甲苯503苯酚104苯乙烯505丙酮506丙酮合氧化氢(丙酮鼠醇)107丙烯睛抑制了的208丙烯醛抑制了的509丙烯亚胺抑制了的(甲基氮丙环)2010二氟化氧111二硫化碳2012二氯化硫113二氧化硫20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20二异鼠酰甲苯氟10氟化氢(无水)20谷硫磷0.1光气1过氧化钾20过乙酸(浓度60%)10环氧丙烷40环氧氯丙烷10环氧澳丙烷10环氧乙烷20甲苯50甲苯-2,4-二异鼠酸酯50甲醇100甲基异氟酰0.2甲醛5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可吸入粉尘的银化合物(一氧化镁、二氧化银、硫化0.1锲、二硫化三镇、三氧化二镇等)联苯胺和/或其盐类0.1联氟螭0.1磷化氢0.5硫化氢液化的20六氟化硒0.5氯化氢无水100氯甲基甲醛0.1氯气10氯酸钾20氯酸钠20氯乙烯20煤气(CO,Ce)与H2、CH4的混合物等)10汽油(闪点>-18°C<23)500氢20氢氟酸40氢化铺0.5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氧化氢10三甲苯100三硝基苯甲醛10三氧化(二)碑0.1三氧化二碑。三价碑酸和盐类0.1三氧化硫30碑化三氢0.5四氧化二氮液化的20天然气50烷基铅10五硫化(二)磷10五氧化二碑,五价碑酸和盐类0.5戊硼烷1烯丙胺50硝化丙三醇1硝化纤维素20200硝酸镂含可燃物柳.2%65硝酸镂肥料含可燃物柳.4%50066硝酸乙酯5067澳2068澳甲烷2069烟火制品(烟花爆竹等)2070氧20071液化石油气5072一甲胺2073一氯化硫174乙撑亚胺1075乙烘2076异氟酸甲酯0.577重铭酸钾20表2未在表1中列举的危险物质类别及其临界量物质类别爆炸性物质爆炸性物质说明临界量(吨)1.1A类爆炸品:有整体爆炸危险的起爆药101.1类爆炸品:除11A类爆炸品以外的,有整体爆炸危险的50其他1.1类爆炸品爆炸性物质其他爆炸品:除1.1类爆炸品以外的其他爆炸品100压缩和液化气体易燃气体:主危险性或副危险性为2.1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50压缩和液化气体氧化性气体:副危险性为5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100压缩和液化气体有毒气体:主危险性或副危险性为6类的压缩和液化气体20易燃物质(a)极易燃液体:初沸点小于或等于35或保持温度一直在其沸点以上的易燃液体50易燃物质(b)高度易燃液体:闪点小于23的易燃液体200易燃物质(c)易燃液体:闪点大于或等于23,且闪点小于61的易燃液体500易燃物质一级易燃固体:危险性类别为4.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易燃物质50易燃物质二级易燃固体:危险性类别为4.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大于500号的易燃物质200易燃物质一级自燃固体:(自燃物品)危险性类别为4.2,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自燃固体(自燃物品)50易燃物质二级自燃固体:(自燃物品)危险性类别为4.2,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大于500号的自燃固体(自燃物品)200易燃物质遇湿易燃物品:危险性类别为4.3易燃物质50氧化性物质一级危险的氧化剂:危险性类别为5.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氧化性物质20氧化性物质二级危险的氧化剂:危险性类别为5.1,且危险货物品名编号后三位小于500号的氧化性物质100氧化性物质有机过氧化物:危险性类别为5.2的氧化性物质20剧毒物质有毒的固体和液体10剧毒物质有毒物质50剧毒物质有害物质200表3毒性物质分级级别经口半数致1D50(mgkg)死量经皮接触24h半数致死量1D50(mgkg)吸入Ih半数致死浓度1C50(mg1)剧毒品1D50<51D50<401C50<0.5有毒品5<1D50<5040<1D50<2000.5<1C50<2有害品(固体)50V1D50(液体)50V1D50<200<2000200<<10001D502<1C50<104.2重大危险源辨识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标准表1、标准表2规定的临界量,即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量,若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被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品种时,则式计算,若满足式,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式中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在或者以后将要存在的量,且数量超过各危险物质相对应临界量的2%,t;Q1,Q2,.。,QN与标准表1和标准表2中各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t;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5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说明1.1 重大危险源单元内危险物质的辨识单元内危险物质的辨识需要考虑以下三个方面:单元内从每次存放某种危险物质的时间计时起2日内;单元内每年存放某种危险物质的次数超过10次;单元内的危险物质是否在非正常作业条件下产生。如果单元内储存着多种的危险物质,那么在辨识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首先考虑危险性最大的那种物质是否超出上述的定义范围,这样生产经营单位就可以基本的辨识出单元内的危险物质。1.2 危险物质最大量的确定当生产经营单位对单元内的危险物质辨识清楚以后,那么单元内危险物质的量也应该确定下来。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储存区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储罐或者其他容器的最大容积量。注意这个最大容积量不同于最大实际使用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存放危险物质储罐和其他容器的生产场所重大危险源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储罐或者其他容器的实际存在最大量。 对于危险物质的包装存储区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目前实际存在的物质最大量。这些数据应当从每天、每季度或者自身规定的时间段内的登记情况来获取。注意这个量不同于储存区的最大容积量,这一点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在申报表格中进行详细的说明。 对于管道来说,危险物质的量应当是发生重大事故后,生产区域外管道所能泄露出的物质最大量。 如果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低于相对应物质临界量的2%,并且该物质放到单元内任何位置都不可能成为重大事故发生的诱导因素,那么就其本身而言,单元内应该不会发生重大事故,这时该危险物质的数量不计入辨识指标的计算中。但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提供相应的文件说明,指出该物质的具体位置,证明其不会引发重大的事故。1.3 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的确定标准表1列举了许多危险物质的名称和临界量,标准表2列举了许多危险物质的危险性类别和临界量。以下几种方法适用于从标准表1和标准表2中确定危险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危险物质属于标准表1,同时也属于标准表2的一种物质类别,那么该物质应当使用标准表1中所对应的临界量。 危险物质不属于标准表1,但可以从标准表2中选取一种适合于该物质的危险性类别,那么该物质应当使用标准表2中所对应的危险性类别的临界量。 标准表2有一种以上的描述适用于某种危险物质,那么应当使用最低临界量的那种物质危险性类别。通常标准表1中危险物质的临界量是很容易查询、确定的,但是对于标准表2中危险物质危险性类别的界定,并确定其相对应的临界量是很困难的。此时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参照国家标准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A58-93剧毒物品品名表、GA57-93剧毒物品分级、分类与品名编号、GB/T15098-94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原则和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等法规标准对危险物质进行分类。1.4 混合物的临界量的确定如果危险物质只是混合物中的一部分,那么确定该物质相对应的临界量就应当参照标准表1和标准表2。如果危险物质找不到相对应的临界量,那么该物质就不能包括在计算过程中。不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综合考虑混合物的特性,以决定该物质是否应当列入考虑的范围内。标准表1中的大部分危险物质都没有规定百分比浓度,所以这些物质的混合物都按照附录中例2的情况来处理。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6附录例1:单一品种危险物质最大量的计算

    注意事项

    本文(重大危险源辨识依据和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