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家庭教育》感悟.docx
读家庭教育感悟在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幼儿园教育是需要家庭来配合的,孩子出生以后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怀揣着对家庭教育的困惑,我开始品读陈鹤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以期站在专家的肩膀上,看到更为广阔的天地。读完家庭教育一书,字里行间,能够强烈感受到陈鹤琴先生对孩子的慈爱与严格,慈爱到体贴入微,严格到没有迁就。虽然家庭教育成书很早,但其观点并不落伍,这本近百年前的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中的诸多观点对许多当代父母来说依然是“超前”。陈鹤琴老先生的家庭教育一书对于怎样教养小孩讲述得详细入微,淋漓尽致。小到吃喝拉撒,大到待人处事,都清楚地指导家长应该怎样去做。比如讲到卫生上的习惯,告诉家长应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比如讲到游戏与玩物,提醒家长应当谨慎挑选,保证孩子的安全,确保孩子身体和心智健康的发展;比如讲到责罚孩子时,告诫家长应理性思考,避免意气用事等等。朴实的文字、有趣的事例、诚挚的情感、深入浅出的道理、让人读后茅塞顿开,受益匪浅。阅读过程中我们与作者体会着各种育儿的心得,“如何教育孩子?”真是一门需要用热心、用耐心、用真心堆积起来的学问。“小孩子实在难养得很!”陈鹤琴先生在家庭教育中,提供了诸多养育孩子的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而如何教育孩子则是一门更深的学问。书中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活教育”,“活教育”最主要的特征是强调教育与生活实践,社会现实紧密相联,犹如现代社会所提倡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认识和尊重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规律,倡导“游戏式教育法”。他认为:“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我们应遵循这一规律,“游戏就是学习,学习就是游戏。”例如他提出应该给孩子塑泥的机会,小孩子玩污泥,虽有时会污及身上的衣服,却可以培养他们的创造性和想象力。今天,人们提倡自主性游戏、综合课程、愉快教育、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强调游戏的作用,重视幼儿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和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认为培养孩子应该“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一一“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该让他自己想;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这与我们现在提出的重视儿童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是一致的,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而在陈鹤琴教育思想中体现出来的热爱儿童、尊重儿童、以儿童为中心的精神,更是如今的家庭教育所大力提倡的。没有哪个人天生是教育家,每位家长都在不断地试错,不断地摸索。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链的基础、关键,是任何学校及社会教育所代替不了的。家庭教育有着自身独特的方式和优势,它通过家长的语言、行为和家庭环境氛围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家长的是非观念、善恶标准、为人处世原则,在无形中塑造着孩子的人格与基本素质,影响孩子的一生。在某种程度上说,孩子一生的命运掌握在家长手中。所以,古人讲:“至要莫如教子”,“养不教,父之过”。意思是,教育好孩子是家长最重要的事,只养不教是家长的过错和责任。家庭教育往大了说,还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阅读了这本家庭教育之后,我感觉到我是幸运的,能够让我及时地看到这本书。且读且思,且思且悟,陈鹤琴对儿童的喜爱,对儿童教育事业的热爱,对中国儿童发展的期盼,感动着我,震撼着我;在这种热爱与期盼中,我看到了他的教育思想感染了一位又一位疼爱子女的家长,我看到了无数教育者以此为鉴,努力从生理上和心理上培养孩子陈鹤琴送给孩子们的,不仅是健康的身体还有健康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