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大坝加宽改造工程(市政部分)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
资源ID:1037104
资源大小:343.19KB
全文页数:6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水库大坝加宽改造工程(市政部分)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docx
水库大坝加宽改造工程(市政部分)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1.1项目区位12工程规模本次施工图设计范围为涪陵区水磨滩水库大坝加宽改造工程(市政部分),道路主线是集锦大道二段的组成部分,起于溢洪道桥,止于现状环湖路,全长139.310m,含溢洪道桥1座,X706连接道1条。主线设计为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50kmh,双向4车道。本次施工图设计内容为坝顶路面铺装及附属、溢洪道桥上下部结构。大坝拼宽路基设计详见水利工程相关设计。13主要设计内容本次施工图设计共二册:第一册:道路、交通及排水工程。第二册:桥梁、结构工程。本册为笫一册。二、设计依据2.1 设计依据2.1.1 1.1合同依据(1)暂无:2.1.2 政府相关批复意见及相关文号(1)重庆涪陵慧谷湖科创小镇控规规划方案(2023.01);(2)重庆市涪陵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涪陵区水磨滩水库大坝加宽改造(3)重庆市水利局关于涪陵区水磨滩水库大坝加宽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渝水许可202365号)。(4)关于涪陵区集锦大道二段工程(大坝拼宽段K3+743.828-K4+030)初步设计审查的批复(建管科)(涪交发(2023)100号);2.1.3 相关道路、建筑等设计资料(1)环湖路竣工图资料;(2)重庆市涪陵区水磨滩水库坝顶加宽通车初步设计报告(重庆市水电院);2.1.4 相关勘察、测量、检测报告文件(1)项目范围内1:500现状地形图(2023.05)(市勘测院);(2)水磨滩水库大坝加宽改造工程勘察报告(2023.10)(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3)纵横地面线测量资料(2023.04)(市勘测院);(4)项目范围内管线物探资料。2.2 采用的主要设计标准、规范本项目设计执行国家、地方及行业所颁发实行的最新标准、规范。(1)国家标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199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50688-2011)(2019年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涪发改委发22023106号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F20-201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JTGT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D40-2011)小交通量农村公路工程设计规范(JTG33111-202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10-201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JTGF80/2-200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TD33-2012)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GB04-2010)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D81-2017)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D81-2017)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2015)(4)地方规范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DB33/704-2008)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标准(DBJ50/T-064-2023)重庆市城市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DBJ50/T-078-2016)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标准(DBJ50/T-O29-2019)城镇道路路基设计规范(DBJ50-145-2012)城市道路维护工程设计规范(DB50/T305-2008)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50/T548.1-2015)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2017年版)重庆市市政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技术审查要点(2019年版)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要点(2019年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3)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50420-2007)(2016年版)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规范(GB/T36670-2018)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GB/T50805-2012)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2018)(2)住建部规范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193-2012)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169-2012)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194-201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064-2010)城市地下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221-20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1997)岩土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工程技术规范(GB-50086-2015)(3)交通部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17)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4)本项目的土石方调配方案是否有相关协议,土石方调配方案对本项目造价有一定的影响;回复:暂无调配相关协议,后续结合周边项目土石方情况统一调配。(5)上河桥路右转弯半径图纸未见具体数值,应核实是否满足平交口设计规范要求;回复:补充上河桥路右转弯半径,半径值为5%满足重庆市城市道路交通规划及路线设计规范表6.4.3路缘石转弯半径中要求。(6)防撞护栏应满足规范要求,水库路段建议提高一个等级;回复:本次防撞护栏设计采用SB级,满足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50688-2011)表7.2.4-2中50kmh的最高标准。(7)本项目针对大坝路段进行了限重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道路的使用功能。绕行方案对路段的道路等级应补充完善,是否能实现较接列车通行?应进一步核实;回复:经荷载复核验算,大坝拼宽后能够满足主干路荷载(城T级)要求,已无绕行需要。(8)本项目是城市主干路,由交通局批复是否合理有效?请进一步落实;回复:经同业主确认,本段道路作为集锦大道二段的一部分,后续纳入集锦大道二段进一步完善审批手续。(9)本项目交通量,近期1190,远景2160,是否剔除中重载车辆的交通量,城市主干路,不同的路段,不同的交通量,采用相同的技术标准,建议补充论证;回复:经核实,本项目交通量是包含了中重载车,预测过程中进行了车辆换算。服务水平选取的是饱和度最高的路段进行评价,能够满足全线通行需求。(10)建议专题报告增加车辆荷载静、动力分析方法(由交大完成)。回复:已按专家意见补充,根据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0相关规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要点(2023年版)(5)其他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通告;国家及部(委)发布的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2. 3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项目符合现行规范的所有强制性条文。三、上阶段审查意见执行情况2.1 前期主要工作情况2023年10月,取得本项目可研批复。2023年4月18日,区交通局组织道路方案初步设计评审。2023年4月26日,取得区交通局初步设计批复。2023年8月14日,取得市水利局初步设计批复。2.2 上阶段审查意见的执行情况(1)本项目在大坝路段提供了两个比较方案,设计深度基本达到初步设计要求,平纵指标基本满足规范要求,两家设计院工作界面划分应明确;回复:工作界面划分为:市水电院设计溢洪道至环湖路区间内的大坝拼宽路基,市政院设计坝顶路面铺装及溢洪道桥上下部结构。(2)根据本项目的功能定位,本项目是否通行易燃易爆炸物品、化学物品车辆通行?若允许通行,应考虑设置危险物品收集系统:回复:本项目不通行易燃易爆炸物品、化学物品车辆。在分流路口设置禁令标志,通行路径需提前向交管部门报备。(3)大坝的新旧路基方案及施工工艺未见详图;回复:新旧路基方案及施工工艺详见水电院设计内容。四、建设条件4.1场地现状本工程区域行政区划隶属重庆市涪陵区管辖。拟藻场地内的项目周边现状有长涪高速、国道319、环湖路,交通总体较为便利。4.2气象水文根据重庆市气象局气象观测资料,项目区域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日照总时数IOOO1200h,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春夏之交夜雨尤甚,素有“巴山夜雨”之说。气温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高程30On1以下的沿江河谷区,年平均气温为18.018.8oC0年无霜期349天左右。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X2,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月平均最低气温在1月为5.7C,日最高气温43.Ot(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T.8eC(1955年1月11日),最大平均日温差11.91(1953.7)。19512007年累计年月各月及年平均总降水量(0.1BnI)月份123456年平均降水量1932043809141583165010828月份789101112平均降水量153013691329965461248降水量、蒸发量:最大年降水量1544.8mm,最小年降水量740.Imn,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6mm,降雨多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降雨量的70舟,且强度较大,暴雨时有发生;日最大降雨量266.5mm(2007.7.17),日降雨量大于25In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5mm;多年平均蒸发量1138.6mmo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定,采用城市A级道路荷载进行荷载布置。根据荷载影响线最不利原则,二维有限元计算采用车辆荷载进行加载。三维静力分析按照车道荷载和人行荷载进行加载。详见水磨滩水库工程坝体扩宽与坝顶通车方案专题报告。第四系残坡积(Q4e1d):为灰褐色、紫红色含少量碎石粉质粘土,主要分布于岸坡缓斜坡地带,厚约054.Om;河床部分较密状,两岸坝肩中下部和河床坝基下部尚留有34m厚未清除。第四系冲洪积(Q4a1p):为砂土、砾石土等,主要分布于库内河床和坝下游沟谷内,厚度不定。第四系湖积(Q41):主要为含淤泥质粉质粘土,长期静水环境沉积,主要分布于坝前河床浅表,厚约052.0m。侏罗系中统上沙溪庙组(J2s):主要出露第四段(J2s4)和第三段(J2s31上部第四段(J2s4)岩性为青灰色、灰白色厚层至块状中粗粒钙质砂岩、钙质石英砂岩,含泥质角砾或砂质角砾,局部夹泥质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夹层,底部为中细粒泥质砂岩,层厚约29m,分布于坝址两岸及坝后。下部第三段(J2s3)岩性为紫红色中厚层夹薄层状泥岩、砂质泥岩,层厚约28.6%存在相变现象,分布于河床坝基及两坝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