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幼儿良好习惯的调查(报告)》4500字】.docx
-
资源ID:1031971
资源大小:20.27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关于幼儿良好习惯的调查(报告)》4500字】.docx
关于幼儿良好习惯的调查报告目录关于幼儿良好习惯的调查报告1一、调查的目的1二、调查的意义1三、调查内容2四、调查对象2五、调查方法2六、调查结果2(一)个人卫生习惯方面2(二)良好的睡眠习惯3(三)良好的饮食习惯3七、建议和对策3(一)与幼儿协商,订立规矩,严格执行4(二)注重培养方法,坚持不懈帮助幼儿养成朗习惯4(H)家园配合,保持教育一致,5调查结论5一、调查的目的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然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物质条件可以说是空前的优越,随之而来的“溺爱”、“娇生惯养”也比比皆是,他们对幼儿生活方面大大小小的琐事儿几乎是一切包办代替,从而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面,父母、爷爷、奶奶背着或抱着健康结实的孩子上幼儿园;在家里四个大人轮流充当“保姆”,穿衣、洗脸、洗手,一切都照顾得周周全全。吃鱼吃虾更是挑净刺,剥去壳,亲自送到孩子的口中。造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局面。如此这般,父母的辛苦。幼儿受害,我们着急,现在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良好的生活处理能力(包括饮食、睡眠、穿脱能力等);急在如何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行列中来,让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互相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别主动地同步对幼儿实施教育从而产生综合化教育效应。二、调查的意义如何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即良好的生活处理能力(包括饮食、睡眠。穿脱能力等);急在如何让家长也参与到我们的教育行列中来,让我们朝着共同的目标,互相利用各自的优势,分别主动地同步对幼儿实施教育从而产生综合化教育效应。三、调查内容本次调查以了解班幼J1的生活习惯的养成状况为目的。主要对班有的卫生习惯、饮食习惯、睡眠习惯和白理能力进行调查和了解。四、调查对象调查对象为XX幼儿园3至4岁幼儿25人.家长25人。五、调查方法调查主要采用观察法和访炎法。六、调查结果为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能让幼儿正确、有序、科学、合理地进行生活活动,形成良好的情感和个性心理品质,为成为未来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打下扎实的基础。在通过对3-4岁25名幼儿的观察和对其监护人的访谈,得出如下结论:(一)个人卫生习惯方面1、保持个人身体和服装整洁的习惯。例如:会正确地洗手、洗脸,勤理发、洗头、洗脚、洗澡、剪指甲,这不仅能清洁身体,保证卫生,而且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增进健康。调查中95%孩子在幼儿幼儿教师的指导下养成饭前、便后和手脏时及时洗手的习惯。85%的幼儿洗手时要认真用肥皂搓洗,如果只用水冲冲是洗不干净的,还有5%的幼儿没有养成勤洗手的匀惯,另有15%的幼儿洗手时不认真,忙着玩水。2、口腔卫生方面经调查90的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75%的幼儿有饭后漱口的习惯。还有10%的幼儿没有养成刷牙的习惯,究其原因主要与家长的引导有关,极少部分认为孩子的乳牙反正要换,因此不注意对它的保护。如果不注意保护乳牙,一旦它被肺坏缺损,将影响对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不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乳牙被踵蚀还会影响恒牙的生长发育。因此定要注意保护孩子的乳牙,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会漱口、刷牙,睡觉前不吃糖果饼干等。3、五官的使用卫生方面,小班的幼儿对五官的作用有定认识,但如何保护五官还不是很明晰,需要教师和家长进步教育和引导4、保持周围环境整洁的良好习惯。例如: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和换鼻涕,不随地大小便。这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据化验,马路上百分之二十的痰都带病菌,结核病人的一口痰里就有大约四、五千个结核菌。这些带病菌的痰干了以后,随风到处飞扬。污染空气,危害人们的健康。因此,从孩子到大人都要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习惯。另外人在患病时咽喉和鼻腔里住往有大量的病菌,打喷嚏时很容易将病菌喷出来,所以应该教孩于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绢捂住口鼻。(二)良好的睡眠习惯1、睡眠时间方面。科学家发现,孩子熟睡时比醒着时的生长速度快3倍,睡眠甚至还会影响大脑的活动质量,总之充足的睡眠对于幼儿来说尤为重要。调查发现小班幼儿的晚上上床睡觉时间大约在八点半到九点之间,早上人约在7点种左右醒来,中午午睡时间为两个小时,98%的幼儿有充足的睡眠时间2、正确的睡眠姿势、睡眠环境及睡眠前的活动都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通过观察发现被调查的5名幼儿基本上能保持真确的睡眠姿势,极少出项趴着睡觉的(三)良好的饮食习惯1、养成经常及时喝水的习惯。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物质,孩童时期体内水分相对的较成人多,约占休重的70-75%。他们的新陈代谢旺盛,热量需要较多,因此需水量也较多,1岁到3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量人约10150毫升:四岁到六岁的孩子每人每日需水福人约90至100号开这些水分陈广从食物中获得一部分外,还应由饮料补充。所以我们应该观察孩子,提醒他们喝水。每天上下午固定喝水次,其余时间随渴随喝。有的孩子常常只题玩耍,忘记喝水,到了吃饭时才觉得口渴,于是饭前大量喝水,这会)中淡胃液,影响消化。解决这个题的最好办法是在吃饭前半小时到一小时内,提醒孩子喝水,饭食内也可通节加些菜汤、稀饭,让孩子干稀搭配着吃。2、不吃不净的食物。地下拣的东西绝对不能随便往嘴里放,生吃瓜果一定要洗干净,最好削皮。有的孩子生吃瓜果时只在自来水笼头下把瓜果一-冲就算洗过了,其实这达不到消毒杀菌的目的。应该用刷子或丝瓜瓢擦上肥皂把瓜果刷洗干净,再冲洗两遍,然后用干净的布擦干净才能吃。七、建议和对策习惯贯穿于人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好,就有益于身体健康成长:文明礼貌习惯好,品德就优良,学习习惯好,定能取得好的学业成绩。总之,习惯对人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就都至关重要。杰出的思想家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人们应当努力求得好习惯么人的早期可塑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呢?结合本人的幼儿园工作经历和思考,提出如下建议:(一)与幼儿协商,订立规矩,严格执行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时为孩子立规矩。中央电视台的生活空间栏目中曾报道过一名五岁儿童生活很有条理,自己的玩具柜、小书架、抽屉等郁是自己主动整理,小小的年纪已初步养威了爱整洁、爱劳动和有条理的良好习惯,令人称赞。从报道中得知,自孩子两岁开始母亲就对他立下规矩,要求他玩完玩具必须收回原处,若不收,妈妈就将玩具没收。正是由于这位母亲注意立规矩并严格要求,孩子才逐渐养成了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整洁、有条理的好习惯。(二)注重培养方法,坚持不懈帮助幼儿养成朗习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要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采用相应的方法。对于幼小儿童应使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法来引导培养良好习惯。比如培养两三岁的孩子玩完玩具收回原处的习惯。在开始训练时,家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对孩子说:“玩具要回家了,你帮它找找家在嘎儿把它送回家去吧!”这就比干巴巴地向孩子提要求效果好得多。当孩子把玩具收放好以后,家长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孩子受到称赞后,下次定会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的。习惯是在不断重复中逐渐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因此,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作为家长不能想起来就要求一-下,想不起来又听之任之,要始终如一,持之以恒,日血一日地进行训练,使孩子养成良好习惯。当前,对家长说来最难做到的是严格要求,是将爱与严结合起来。这主要是由于家长在对自己子女的教育上,最容易情感失控。不少家长也知道应该如何要求孩子,但做起来又往往以感情代替理智,这在家庭教育上是常见的情况。例如,说好了不能随便吃零食,但只要孩子哭一闹,家长就心软,常常迁就、退让,直至“败下阵来”,以妥协告终,继而发展到有求必应,致使孩子养成了随便吃零食的坏习惯。也有不少家长在培养孩子良好习惯方面取得了成效,这是由于他们能理智地爱孩子,把爱与严结合起来,始终如,坚持不懈地要求和耐心训练的结果,()家园配合,保持教育一致,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特别需要施教者在教育上要求一致。首先,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要一致。不少孩子在幼儿园里能自己吃饭、自己穿衣,一一到家中则判若两人。如果孩子在家、在园表现不一,就说明还没有养成好习惯,也反映出家园在这方面未能很好配合。如果家庭与幼儿园彼此密切配合,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幼儿在幼儿园是一种要求,在家里又是另一种要求,这样很难使孩子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的父母在培养幼儿习惯时,时而执行时而不执行,这会使幼儿在思想上造成混乱而无所适从。其次?教育过程中,家庭内部(父母、祖辈及家中的其他人)对孩子的要求要一致,如培养孩子不随便吃零食的习惯,如果父母严格要求而节谷奶奶放纵,那是不可能培养起好习惯的。著名的生理学家巴南洛夫曾经说过:各种各样的习惯都是种连锁条件反射系统.可见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家同共同努,坚持不懈的场济过程。为了让孩子成为健康、聪明、勇政、略强的惊深之材,让我们家同共同努力。使接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给幼儿份享用终牛的礼物吧。曾经有位科学家说过: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幼儿园学到的,他在幼儿园学到了:饭前洗手,东西要放整齐,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要坚持睡午觉等。由此,我们感到: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需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将会影响到他们的终身。但如今的孩子,一个个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许多家长认为“我们小时候吃了苦,现在条件好了,孩子只有一个,不能让他受苦受累。因此,在生活中他们时时处处依顺孩子,吃饭、穿衣时出现了几个大人围着孩子一人转的现象;晚上睡觉时还任孩子嘴里含着糖入睡或是整天为孩子买一大堆的零食,结果使孩子对正餐了无兴趣殊不知幼儿时期正是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若错过这个宝贵时期,一旦坏习惯形成了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调查结论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包括以下几方面:1、饮食习惯:定时定量、细嚼慢咽、不挑食、不偏食、不吃零食等。2、睡眠习惯:能按时睡眠,按时起床,独立安静入睡,睡姿合理正确等。3、个人卫生习惯:每天有洗脸、洗脚、刷牙的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保持服装整洁和环境整洁的习惯。4、正确的坐姿、站姿、阅读和画画姿势等等。我认为: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家长都知道35岁的孩子正是各种机体发展的关键时期,日常生活中各种技能如:吃饭、穿衣等主要是有小肌肉动作动能所引发的,幼儿阶段正是这一技能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手的动作发展,是孩子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促进孩子独立性的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强也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增强。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手还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工具,手和大脑的关系密切,手和手指的活动能够使大脑的广大区域得到锻炼,为此,我们的家长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促进孩子肌肉的发育和完善,促进他们动作的协调发展,而且还能促进孩子大脑潜能的开发,促进智力的发展。所以说:“孩子的智慧在指尖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