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食一味》读后感.docx
一食一味读后感想起汪曾祺在一食一味中写过: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看到菜场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最大的乐趣是看家人或客人吃得很高兴,盘盘见底。在现在这个比较浮躁的社会,许多人吃外卖,能不自己动手就不自己动手,不能体会做菜的快乐,也不能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与幸福。在这样的社会就会发生很多的问题,家庭中因为做家务而爆发各种矛盾,公民缺少责任感,孩子较少做家务劳动和社会劳动,各种心理问题困扰青少年。国家也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在2023年下半学期,所有中小学将开设劳动课。马克思说:“劳动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劳动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劳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智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劳动教育可以健体,锻炼我们的肌肉和感官。通过劳动使我们成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智者,克服困难征服困难的勇者。在劳动中可以更好地发现问题。激发学习欲望,培养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劳动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强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树立平等观念,克服人际关系障碍,维护心理健康。劳动中可以发展和丰富个性,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另外,劳动可以使人学会宽容、理解、诚信、珍惜时间所以我们通过劳动改造社会的同时,也改造着人自身。当前我们社会出现了一些问题:大学生上了大学生活不能自理;厌恶劳动,不愿干体力活,鄙视劳动人民;随意浪费水、电、粮食,不珍惜别人的劳动。成年后在家庭中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主要是许多男性当甩手掌柜从而导致家庭冲突频发。希望人们能转变对劳动的观念,特别是为青少年营造一个好正确的价值导向,认为劳动光荣,劳动会给人带来幸福。在课堂中能够学到一些劳动的技能,体会劳动的快乐与幸福。具体而言,小孩在少年时期能够自己洗干净衣服,应该会体谅妈妈的辛苦,爱惜自己每天穿的衣服;能够自己炒菜做饭,自是能够体会做饭的不易也不会吃饭时挑三拣四;能够自己做卫生,整理自己的房间,可以让自己生活比较有秩序。长大以后在家庭中夫妻双方也能够分担家务,特别是孩子出生以后孩子的养育父亲要承担一半的责任,否则妈妈活成千军万马,这个家庭就会不幸福,众多这种家庭就有一个不好的社会风气和氛围。导致现在的许多年轻的女性恐婚恐育,社会生育意愿极低。梁永安教授在高黎贡山劳动时第一次品尝到自己亲手种出的番茄的味道,印象深刻,那个味道特别香甜,比我吃过的所有东西都要香甜。很多人一生都没有品尝过那种滋味,那时候我才体悟出来,人的生命有两种,一种是快乐,一种是幸福,而幸福必然是投入劳动才能获得的。也就是在那个时刻,我明白了幸福与快乐不是一回事儿:快乐是轻松欣喜,实现心之所欲;而幸福,那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地活过。唯有劳动者才能打开幸福的内核,播撒未来的种子。这段话深刻地描述了劳动带来的幸福,让人非常想尝试收获的快乐。希望人们都能在生活中努力多参与,尽量转变自己的想法,你会发现生活的更多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