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会中级服务》考试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
资源ID:1030476
资源大小:24.4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新)《社会中级服务》考试重点知识点梳理汇总.docx
社会中级服务考试重点知识点一、社会心理服务体系1、常见的人格障碍与八类特殊人群涉恐、涉稳、重大刑事犯罪前科、涉毒、社区矫正、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重点上访人员、其它人员(如邪教人员)等。2、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第一,推进“三级”服务平台建设;第二,壮大心理服务人才队伍;第三,加强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第四,提升精神障碍患者发现能力;第五,提高全民心理健康意识;第六,完善心理服务信息化建设。3、 红黄绿“三色等级预警”“红”色系高危对象;“黄”色系关注对象;“绿”色系一般对象。4、 村(社区)心理咨询(辅导)室建设标准五个一:一个团队支撑服务:社区关爱帮扶小组,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咨询师;一间房,不小于12平方米,配备必要的设备;一套管服务制度:政策引导、组织排查、应急处置、信息登记、信息报告、协调网络;1名工作人员,由社区综治网格员兼任;一块牌子。二、心理咨询的一般流程1、心理咨询流程心理咨询是一个过程,一般会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评估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关系,完成咨询的后续安排;第二个阶段是咨询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围绕目标化解问题;第三个阶段是结束咨询阶段,也是巩固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疗效,助人自助。2、 首次咨询五步法评估阶段第一,专业介绍,相关告知;第二,承接需求,共情理解;第三,收集信息,找到根源;第四,分析评估,做好初筛。GPMe系统:咨询阶段用GPMC系统来阐述,G是目标,P是解决的路径,M是使用的方法,C是控制因素。即目标、路径、方法和调控八个字。三、认知行为疗法的含义1、CBT基本理念:归纳起来有这么四句话,观念决定情绪,经验决定观念,经验需要比较才有意义,经验也存在着个体差异2、认知行为疗法,咨询分为三个阶段: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里,把认知这个部分分成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自动思维、中间信念和核心信念,咨询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处理自动思维,纠正错误的自动思维第二阶段:处理中间信念,纠正错误的认知方式第三阶段:处理核心信念,纠正错误的自我概念3、 补偿策略的种类:第一个补偿策略是努力,总的来说就是付出自己,得到别人的认可;第二个策略是回避策略,回避策略的意思是我们避免让自己去遭受、去面对可能失败的情形;第三个策略是顺从,顺从就是听话的意思;第四个策略是警惕策略,警惕策略是防患于未然的意思;第五个策略,我们把它叫做归因。归因的意思就是把一件事搞砸了,有的人就把它归结为外部原因,有些人把它归结为自身原因。归结于外部原因,通常就是指责,归结为自身通常就是自责;第六个策略是自弃,前面五个都是通过表现自己的好的部分来让别人接受自己,自弃就是通过表现自己不好方式来反面地证明自己;第七个策略是自恋,自恋的方法跟前面的人都不一样,前面六种实际上讲的就是我们怎么看自己取决于他人的评价和看法。自恋的想法就是我怎么看自己,然后希望让别人来接纳自己。4、中间信念干预流程:第一、识别中间信念;第二、评估中间信念;第三、矫正中间信念;第四、新信念巩固和应用。健康人格的修炼:归纳起来讲的就是三句话:认识自我,认识到自己是不完美的;悦纳自我,接受我们的局限;发展自我,努力修炼,让自己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让自己变得更好。四、精神分析理念及应用1、人格结构理论: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原始的部分,实质上本我存在于潜意识里,本我主要代表性本能的冲动和原始的一些欲望。本我就像人类的婴孩,它实质上代表内在,跟现实之间没有联系,那么本我跟现实之间是通过什么发生连接?通过自我。超我,是由自我发展出来的,它是指我们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内化的部分。来自于外在的道德规范,社会的伦理、习俗、文化、法律、纪律、发展的,所有外在的规则,都是通过超我的部分不断的内化。超我的形成刚好跟本我相反,是由外至内的,因此超我的原则,是道德原则,具有监督批判和管束的作用。超我部分的内容叫我应该我必须,因为超我是按照伦理道德法律习俗来行事的。超我和本我之间会出现矛盾,而且是随时随刻都会出现的矛盾。自我,对于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随时可能出现的矛盾,第三个部分一一自我,显得很重要。自我是一个协调者,也是本能内驱力的执行者,还是现实环境的承担者。来自自我的声音,叫此时此地我能怎么样?而不是像本我,我想、我要怎么样?也不是超我的,我应该、我必须,而是它是要兼顾两个方面,也就叫此时此地我能怎么样。2、客体关系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母性分裂(未分化的自体1.5岁);第二个阶段:想像分裂(前分化的自体3岁);第三个阶段:自体分裂(分化的自体3岁-6岁);第四个阶段:认同分裂(社会分化的自体,始于儿童期,延伸扩展至整个成人期)。总结:第一段是跟母亲的母性分裂,跟母亲共生的这种关系里,我们逐渐的由只是能够反映到母亲的一个部分,比如母亲的乳房,是好乳房还是坏乳房,到逐渐形成母亲的这个人是好母亲还是坏母亲,在这一个阶段里感受最重要的,我们会形成我感受舒服还是不舒服,这种感受是会伴随我们整个人生的基调。第二个阶段当母亲越来越忙,我们面对要更多地跟母亲分离之后,逐渐随着我们认知开始飞速的发展,我们形成的想象分裂的阶段,那么这个阶段是一个前分化的自体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能很好的应对母亲不在,但是母亲的印象仍然存在于内在世界里面,这个阶段伴随着认知的迅速发展。第三个阶段到了自体分化,所谓自体分化也伴随着语言不断地迅速发展,我们开始真正地跟母亲脱离,而不是说母亲跟我还是一个你中有我中有你的过程,现在开始有一个独立的我了,那么独立我的这种过程是从一个人开始表达我是谁,我想要做什么,好我和坏我的过程,我们就完成了自体分裂的过程。自体分裂之后,一个孩子开始走入社会,开始有同学有伙伴有老师,到了上社会上,大学毕业以后有同事这样的过程,我们开始社会分化的过程,也开始逐渐在社会上找自己的位置,就到了最后阶段。第四阶段认同分裂的阶段,那么认同分裂的阶段不单只是好我和坏我,开始去区分好的坏的,我的哪些部分是好的,我的哪些部分是坏的,好的是什么,坏的是什么等等。这个过程会持续终生,如果我们自我能够醒思,以及我们周围的环境足够好的话,其实可以不断的去修正我们的客体关系,而使我们的人生逐渐开始走向比较满意,比较和谐,比较幸福。活着是一种享受,而不是充满矛盾。3、精神分析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第一阶段:口欲期(婴儿期0-1.5岁)这个阶段是形成幼儿最初的信任感和安全感的最重要、最关键的阶段,要通过拥抱来表达爱,无条件的接纳孩子,满足孩子的需要。希望品质第二阶段:肛欲期(幼儿期1.5-3岁)自主和羞愧,控制形成的关键期,通过接纳来表达爱。意志品质第三阶段:性器期(学前期3-6岁)主动性与内疚,创造性形成的关键期,要通过和谐的关系来表达爱。目标品质第四阶段:潜伏期(学龄期6-12岁)这个阶段是树立规则,养成好习惯的特别重要的阶段。勤勉与自卑。在该管的年龄是一定要管的,在前六岁我们要无微不至地给予孩子爱,但是从上幼儿园后就要开始规范孩子,尤其到小学阶段,在这个阶段如果你对孩子的教育工作或是规则树立做得好,孩子上初中上高中都会非常省心。想要树立好这个规则,开头是最重要的,也就是小学一年级。能力品质第五阶段:生殖期(青春期12-18岁)其主要任务是解决身份与角色的困惑,也就是说在这个阶段孩子最关键的是发展它的身份认同,去看看他在同龄以及在这个社会里,他的身份认同是怎么样的。在这个阶段是比较关键的开始跟原生家庭的分离。孩子开始渴望建立家庭以外的亲密关系的一个阶段,所以这个阶段的关键期刚好在初中,大概是12岁开始一直到15周岁,实践中发现这是中小学造成心理危机和形成问题最多的时期,所以,这个阶段,对于一个孩子的心理健康是至关重要的。按照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的观点说,对一些早年受创伤来的人来说,或者早年的基本需要被严重忽略的人来说,在这个阶段前三期未解决的冲突就开始从潜意识里面浮出水面了。比如,初中生开始体验到崩溃,开始体验到不开心,开始体验到自卑,开始体验到各种各样的焦虑、抑郁、强迫、恐惧、仇恨,甚至还有一些孩子有攻击和反社会性的行为。通过尊重来表达爱。诚实品质3、艾瑞克森的“心理社会期”八阶段理论,前五个阶段同前,后三个阶段:第六阶段:成年早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爱的品质。第七阶段:成年中期,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繁衍感,避免停滞感,关心品质。第八阶段: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完善感,避免失望或厌恶感,智慧品质。五、人本疗法1、人本疗法的代表人物罗杰斯2、人本疗法的一般过程:第一,来访者主动求助;第二,咨询师说明情况;第三,鼓励来访者自由的表达情感;第四,咨询师接受、认识和澄清对方的负面情感;第五,促进来访者的成长;第六,接受来访者的正面情感;第七,来访者开始接受真实的自我;第八,帮助来访者澄清可能的决定及应取的行动;第九,疗效产生;第十,进一步扩大疗效;第十一,来访者全面成长;第十二,来访者感到无需再寻求帮助。3、咨询有效的必要条件:共情、真诚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要求设身处地的为来访者着想,暂时抛开自己的价值体系和框架。真诚,要求咨询师要表里如一、言行一致,不娇柔造作。而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要求咨询师要善于关注来访者积极的一面,运用积极面改造或是减少消极的部分。六、心理咨询的过程一亲子咨询为例1、咨疗两层含义:“咨”讲的是咨询,“咨”的核心是商讨询问探究。“疗”指的是治疗、干预和改变特定的健康状况的过程,是为解除病痛进行的一系列活动。2、亲子咨疗的技术要领:第一、道与术的关系:道是根,术是方向我们给孩子在做教育的过程中,要从长远的角度看问题,最后会发现很多时候现在的问题都不是问题。学习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有职业化的发展,学的再多,最终你还是要走向社会,在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让孩子多条发展道路,路越多,最后他的职业取向也就越丰富。第二、包容-支配-情感我们要学会包容、支配和情感的连接,这就是我们讲的控制力。真正孩子的教育的问题为什么出问题?那就是前面说的,孩子把家长的控制的权拿走了,我们真正要想把孩子教育做好,家长一定要有规则意识,原则一定要把握好。第三、亲子融合与亲子分化亲子的关系中有两种结构,一种叫融合,一种叫分化。家长跟孩子融合度越高的,孩子从小孩子跟妈妈爸爸关系越亲近的,双方的角色不清,包办过多,孩子长大之后,冒险意识不强,这样的孩子不够担当,进取心不够强,这种叫融合度。第二种叫分化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阶段性时间跟父母亲分开,孩子出了事情之后,能够让他自己去担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这样的孩子分化性更强,长大了之后,孩子会更擅长于去冒险,擅长于与别人互动,更擅长于去感恩。亲子的融合度和分化度是评价家庭教育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第四、慢就是快我们看问题要看结果,慢就是快,指的是你慢慢来,效果说不定会更好。我们发现早期越优秀的孩子,早期走得太快,对荣誉往往就会忽视掉。第五、格局:人格与局面格局,格局讲的是人格和局面。我们在孩子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格的塑造,以及宽度和广度的塑造。第六、改变:做不擅长的事情改变就自己做不擅长的事情,一句话痛则通,亲子教育中有一个词叫“智者乐水”,指聪明人通过事理,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所以用水来进行比拟。七、情绪压力调控1、姜乾金根据情绪概念和认知-生理理论提出:第一、调整行为目标;第二、改变认知;第三、调整环境;第四、改变生理条件;第五、咨询求助。2、情绪压力问题的判断指标:知、情、意的协调性、社会适应性、自知力。3、“压力层次”的评估与分析:第一个层次,是评估来访者的心身问题,获得医学临床诊断和现象学问题诊断结果,排除各种精神疾病。第二层次,评估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程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