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第一文库网! | 帮助中心 第一文库网-每个人都是第一
第一文库网
全部分类
  • 研究报告>
  • 学术论文>
  • 全科教育>
  • 应用文档>
  • 行业资料>
  • 企业管理>
  • 技术资料>
  • 生活休闲>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第一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 资源ID:103029       资源大小:10.14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

    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2013年版)消渴病肾病,包括“消渴病”继发的“水肿”、“肾劳”、“关格”等,消渴病日久,阴虚燥热,血脉瘀滞,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与古代文献中的“肾消”密切相关,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糖尿病肾病。一、诊断依据(-)中医证候诊断参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1.气阴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四肢困倦,气短声低,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肌肤甲错,尿频量多,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2阳气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夜尿频多色清,畏寒肢冷,阳萎早泄,肌肤甲错,大便滤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3.阴阳俱虚血瘀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夜尿频多,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凉,肌肤甲错,大便时干时稀,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二)西医疾病诊断标准消渴病肾病即现代医学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可参照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和美国肾脏病协会2007年提出的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标准进行。(1)有确切的糖尿病史。(2)持续性蛋白尿:尿蛋白0.5g24h连续2次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引起尿蛋白增加的原因者,可诊断为临床期糖尿病肾病。(三)消渴病肾病分期消渴病肾病临床上可划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即现代医学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m期;中期,即现代医学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肾功能正常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W期肾功能正常者;晚期,即现代医学临床期糖尿病肾脏疾病存在肾功能不全者,相当于Mogensen糖尿病肾病W期肾功能不全和V期患者。二、鉴别诊断:1 .中医鉴别诊断:鼓胀:主症是单腹胀大,面色苍黄,腹壁青筋暴露,四肢多不肿,反见瘦削,后期或可伴见轻度肢体浮肿。2 .西医鉴别诊断:(1)过敏性紫瘢肾炎:好发于青少年,有典型的皮肤紫瘢,可伴关节痛、腹痛及黑便,多在皮疹出现后14周左右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典型皮疹有助于鉴别诊断。(2)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好发于青少年和中年女性,依据多系统受损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学检查可检出多种自身抗体。三、证候诊断1 .主证(1)气阴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四肢困倦,气短声低,五心烦热,心烦失眠,肌肤甲错,尿频量多,舌质暗红,少苔,脉沉细。(2)阳气虚血瘀证:神疲乏力,心悸气短,夜尿频多色清,畏寒肢冷,阳萎早泄,肌肤甲错,大便澹稀,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水滑,脉沉细无力。(3)阴阳俱虚血瘀证: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口干咽燥,夜尿频多,手足心热而手足背冷凉,肌肤甲错,大便时干时稀,舌体胖大,舌苔白腻,脉沉细无力。2.兼夹证(1)兼痰阻证:形体肥胖,胸脱满闷,或呕吐痰涎,或咳嗽有痰,肢体困重,舌苔白腻,脉滑。(2)兼水湿证:面目及肢体浮肿,或小便量少,四肢沉重,舌体胖大有齿痕,苔水滑,脉弦滑,或沉。(3)兼湿热证:头晕沉重,脱腹痞闷,四肢沉重,口中粘腻,大便不爽,小便黄赤,舌偏红,舌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滑、弦滑。(4)兼郁热者: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心烦眠差、恶心欲吐,食欲不振,胸胁苦满、暧气,舌略红,舌苔略黄,脉弦或数。四、治疗方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1 .主证(1)气阴虚血瘀证: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生脉散加减:党参15 g,麦冬15 g,五味子10g,桃仁10g,红花10g,川芭10g,熟地15g,赤芍10g,当归 10g(2)阳气虚血瘀证:益气温阳、补肾化瘀。苓桂术甘汤加减:茯苓15g,桂枝10 g,白术15 g,炙甘草10g,桃仁10g,红花10g,川号10g,熟地15g,赤芍10g,当归10g(3)阴阳俱虚血瘀证:补肾培元,益气固本。肾气丸加减:熟地15 g,山茱萸15 g,山药15 g,茯苓15 g,泽泻10 g,丹皮10 g,桂枝10 g,制附子6g,桃仁10g,红花10g2 .兼证(1)兼痰阻证:化痰除湿。酌加陈皮、半夏、荷叶等;(2)兼水湿证:利水渗湿。酌加大腹皮、冬瓜皮等;(3)兼湿热证:清化湿热。酌加苍术、松仁等;(4)兼郁热证:清解郁热。酌加柴胡、黄苓等。(二)中医特色疗法有选择使用以下特色疗法:1 .耳穴治疗:取耳穴肺、肾、脾、膀胱,取王不留行籽置于菱形胶布上,贴一侧耳穴上述各穴,嘱病人每日按压4次,每次每穴按压40次,5天交换1次,10天为1疗程。2,糖尿病治疗仪:选取肾俞、气海、三阴交、足三里、涌泉等穴位治疗。3 .中药灌肠:选用清热泄下、活血解毒、收敛固涩之剂。用生大黄15g,丹参15 g,蒲公英30 g,煨牡蛎30 g,煎成水剂灌肠。4 .艾灸:选穴:足三里、中皖、气海、关元、肾俞。将生姜切成0.3厘米厚姜片,放在穴位上,然后置艾绒点燃,每穴3-5壮,每天2次。(三)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根据具体病情,可选用黄黄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四)基础治疗主要参考肾脏病学第二版(王海燕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2009年)拟订。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节血脂等。(五)护理1.饮食护理:优质低蛋白饮食、低盐、低脂、低磷饮食。2生活护理:适当休息,劳逸结合。3.情志护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五、难点分析消渴病肾病的难点,是临床糖尿病肾病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难治性水肿的患者,如何有效治疗?消渴肾病基本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本虚为脾肾阳虚,标实多为血瘀、湿阻、浊毒等,病机核心是毒邪蕴结,毒损脾肾之阳。毒损脾肾之阳这一病机在指导消渴肾病的治疗中有重要意义。在治疗上,无论何期,均应使用具有温补脾肾的药物,以促进脾肾恢复其运化水湿的功能,有利于血瘀、湿阻、浊毒等实邪的消除。针对以上难点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思路:体针疗法:取水分、脾俞、肾俞、列缺、天枢、关元、足三里、复溜穴,平补平泻,留针2030分钟,以温阳健脾,行气利水。10天为1疗程。六、疗效评价(-)评价标准1 .疾病判定标准参照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中西医诊治学(第二版)(吕仁和、赵进喜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显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减轻250%,尿蛋白定量减少250%,或正常。有效: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减轻230%,但不足250%,尿蛋白定量减少230%,但不足250%。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者。2 .症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消失,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减轻三50%。有效: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减轻230%。,但不足250%。无效:临床主要症状积分减轻30%,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评价方法采用中医证候学评价与实验室理化指标相结合的方法。必要时引入终点事件评价和生存质量评估。

    注意事项

    本文(消渴病肾病(糖尿病肾病)中医诊疗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lao****ou)主动上传,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2 001doc.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085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必要时第一文库网拥有上传用户文档的转载和下载权。第一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第一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