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微课及教学设计.docx
-
资源ID:1014079
资源大小:18.8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统编版六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微课及教学设计.docx
【总第54期】统编版六下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微课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准确、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本词,大体把握词意。2 .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3 .体会古诗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1准确、有节奏地朗读并背诵本词。4 .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以及朋友间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难点】体会古诗词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教学过程】一、解题目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送别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1 .出示课题,读课题,正音。2 .读题目,你有什么发现?解题目:"卜算子''是词牌名,它标明了词的格式,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呢?对,“西江月”“如梦令”“渔歌子”“忆江南”“浣溪沙”等等。词牌远不止同学们说的这些,据统计词牌的名称多达一千多种呢!词牌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是这首词的题目。鲍浩然是作者的朋友,浙东是浙江的东路,鲍浩然的家乡在那里。题目的意思是作者送别好友鲍浩然去浙东,题目点明了要描写的主要事件。二、知词人接下来我们赶紧请出这首词的作者吧!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今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高太后对王安石变法不满,认为王观是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由,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其词学柳永,情景交融,生动风趣,时有奇想。三、读词文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词长短错落而又和谐的韵律美。1 .读准节奏: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至必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2 .读准字音:通假字:“那''通"哪","哪里”的意思。这是古代汉语里特有的语言现象,叫做“通假字“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这种用字现象只能在古代汉语中,如果现在再用的话,就是错别字哦!回忆以前接触过的通假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知”通“智”,智慧。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说''通"悦”,愉快。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见”通"现“,出现。四、品上阙感悟景之美(一)上阙: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1 .引诗句,入诗境。鲍浩然要去的浙东位于江南,我们都知道江南景色优美、风景如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白居易记忆中的江南;“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是杜牧眼中看到的江南;“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是韦庄耳中听到的江南。作者王观又是怎样描绘江南浙东美景的呢?画一画,读一读。(上阙)2 .借注释,说词意。结合注释,你能来说说上阙词的意思吗?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要问远行的人儿去哪里?去那山水交汇处的地方。3 .寻景物,品修辞。(1)浙东风景如画,作者却只抓住了浙东的山和水来描写。作者运用比喻,把清澈的水流比喻为美人的眼波,把碧绿的山峦比喻为美人的蹙起的眉毛,这样的比喻很是新奇。在王观之前,文人习惯用“眉如春山"眼如秋水”来比喻形容女子容颜之美。资料补充:东晋葛洪在西京杂记中记载卓文君容貌姣好,她画的眉眉形细长,眉色略淡,如望远山,时人纷纷效仿。从这之后,后人用“眉如春山”来比喻美女的眉。白居易在筝诗中写到:“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后世文人就用秋水、秋波来形容美女的眼“眼如秋水”。王观很聪明,这首词中他反用其意,把秀丽的浙东山水比作美人的眉眼。真是比喻新奇,不落俗套呀。(2)三四两句,词人采用设问的修辞方法,一问一答,点出鲍浩然此行要去的地方,是“眉眼盈盈处”,是有着秀丽山水的浙东。小结:上阙写景,巧妙运用了新奇的比喻,把江南秀丽的山水比作女子的眼波和眉毛,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4 .读上阙,感受景之美。这样美丽的景色,让我们用轻松活泼的语调来读一读吧。五、析下阙,体会情之切1 .抓关键词,感受离愁别绪。美丽的景色令人心情愉悦,面对好友的离去作者的心中会是怎样一番滋味呢?难过、不舍、伤感。你从哪些诗句,哪个字感受到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大意:刚刚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家乡。“送春”,已让诗人满怀伤春之愁,十分惆怅;而今又要“送君”,更添离愁。所以,两个“送”字强调表达了作者因朋友离去依依不舍的心情。2 .抓关键句,体会美好祝福。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作者心中虽然不舍,但是想到朋友此去是回家和家人团聚,想到朋友一家人其乐融融、共享天伦的幸福画面,作者心里的难过,离别的忧伤荡然无存,并祝福鲍浩然“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大意:假如你到了江南,还能赶上春天的话,千万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和春住”,作者一语双关,表达了对朋友的美好祝愿。作者既希望朋友和春天相聚,享受春天的美好,也希望他和家人相聚,享受家庭的幸福。3 .小结:词的下阙抒情。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表达了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总结:词的上阙写景,下阙抒情。这样的写作手法就是借景抒情。借景抒情是送别诗词最常见的写作手法。六、比较阅读1 .出示三首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送别。2 .读一读,比一比。“悲欢离合”,乃古往今来、大千世界的永恒主题。以送别为主题的诗词不胜枚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另外三首送别诗,同学们读一读这三首诗和今天这首词相比,抒发的情感有何不同?“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向潇洒的李白,高站在黄鹤楼上,孟浩然的影子都看不见了,他还依依不舍地站在那里不忍离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别好友到塞外临别时殷殷关切,为友人再无知己而伤神。白居易更是伤心到断肠,连头都不敢回。“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自古送别诗词都充满着离别之苦,写得悲悲切切。反观王观的这首词虽有不舍,仍祝福友人,送得欢欢喜喜的。我想这也是这首词在送别诗中独树一帜流传至今的重要原因。这样的好词,我们一定要把它积累下来,为我们的诗词宝库再添一颗珍珠。七、作业:1 .背诵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2 .课下搜集其它的送别诗词。假如有一天,我们面临和亲朋好友分别的时候,希望同学们能想起今天我们学的这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同学们,今天的课我们就上到这里,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