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浅谈.docx
《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浅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浅谈.docx(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浅谈中国现代文学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二级学科,在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本科是必修基础课程,在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本科也属必修课程。由于二者的教学对象不同,无论在教学要求、教学条件还是在培养目标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就要求从事这门学科教学的教师明确自己的教学对象,针对不同对象的具体要求、条件和目标,设定这门学科的教学要求和方法。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一方面要大量地阅读作品,另一方面还要掌握现代文学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包括重要的文学思潮和文学流派,掌握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个追求、奋斗和反思的大致历程,虽然不需要很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但应该对此有所了解和感悟。而在精神层面上的学习
2、、感受、探讨,对现代知识分子人文传统的继往开来,薪火传承,则可以作为中文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入思考的问题。相对于中文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要求和目标均有所降低,再加上教学课时也相对较少(只有80个学时),不可能像中文专业的教学一样,文学史、文学思潮和流派及作家作品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所侧重,做出取舍。下面以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历为例,谈谈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中国现代文学教学方法及其经验教训。我曾给中文专业的学生讲授过几年的中国现代文学,初次给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的学生讲授这门课时,虽然对两种专业教学目标的差异性也有所意识,但考虑到汉
3、语国际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向外传播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我们积淀了千年的传统文化发展到20世纪初期时迎来了一次剧变,中国文化由此开始走向现代之路,中国现代文学形象地记录了20世纪中国文化发生裂变的大致历程,因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应该了解中国文学从古典演变到现代的过程,同时通过阅读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来认识中华民族所拥有的美好情操和传统文化积淀,无论对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现代文学素养,还是向外传播中国现代文化,都大有裨益。基于这种考虑,我基本沿袭了给中文专业的授课方法,文学史的梳理、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作家作品的解读等全面兼顾。但受课时所制,复杂的文学史过程只能作粗略化地处理;对文学
4、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也是做大概的介绍;在作家作品上,除了鲁郭茅巴老曹等几位文学大师,包括萧红、钱钟书、张爱玲等这样的大作家也只能浅尝辄止。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无论对文学史,还是对文学思潮和流派以及作家作品都有所了解,却又都一知半解,他们收获的是一门混沌的现代文学课。文学史的过程本来包含了复杂的思想过程和历史过程,用简单粗略的方式处理,不仅无法让学生了解文学史的真相,还可能使学生对某些复杂文学现象的认识流于片面和武断。文学思潮和流派的形成和发展的也不像一般现代文学史教材描述得那样简单明晰,并且,隶属同一流派的作家在创作上也会有较大的差异,对思潮和流派的梳理需要相当的时间保证。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现代文学 教学方法 浅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