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眩晕诊疗规范与临床路径.docx
《中医眩晕诊疗规范与临床路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眩晕诊疗规范与临床路径.docx(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医眩晕病中医临床路径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医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眩晕病(TCD:BNG070)o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ICD-10:I1OIDo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年8月)与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5月)。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联盟和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制定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老年病重点专科协作组老年高血压协作分组和心血管重点专科协作组高
2、血压协作分组制订的“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常见证候分为: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肾精不足证气血亏虚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窍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老年病重点专科协作组老年高血压协作分组和心血管重点专科协作组高血压协作分组制订的“眩晕(原发性高血压)中医诊疗方案”。1 .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以眩晕为主要表现。2 .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四、标准治疗时间为W8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 .第一诊断符合眩晕病,无多种兼杂证候的患者。2 .第一诊断符合原发性高血压1级、2级的初发或治疗未达标的患者。3 .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
3、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4 .高血压3级、合并严重慢性肾脏疾病的高血压以及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不列入本路径。5.由肿瘤、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眩晕患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体征、舌、脉特点。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坐立位均必须在非同日各测量3次,共计6次;静息心电图;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24小时动态血压:如无相关检查设备,推荐动态监测至少2天以上的诊所血压和(或)至少3天以上的家庭自测血压。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眼底检查;尿常规+酮体;胸部正侧位片;
4、甲状腺功能;口服糖耐量+胰岛素释放+C肽释放;超声心动图;颈动脉超声;大动脉硬度检查:脉搏波传导速度、中心动脉压、大小动脉弹性指数等;选择磁共振、CTA或组织多普勒超声了解肾脏/肾动脉解剖;其他检查: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而定,推荐有条件时优先选择检测多导睡眠监测图、卧/立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可考虑选择肾同位素检查了解分肾功能,必要时做卡托普利激发试验。3.必须的复查项目坐立位双上肢肱动脉血压:坐立位均必须在非同日各测量3次,共计6次;静息心电图;尿微量白蛋白;(4)24小时动态血压:如无相关检查设备,推荐动态监测至少2天以上的诊所血压和(或)至少3天以上的家庭自测血压。八、治疗方案1
5、.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1肝火亢盛证症候:眩晕、头痛、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澳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治法:平肝清火,补肾潜阳。代表方:调肝降压方加减。柴胡、香附、佛手、夏枯草、炒桅子、丹皮、菊花、双钩藤(后下)等。中成药:牛黄降压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2 .阴虚阳亢证症候:腰酸、膝软、五心烦热、心季、失眠、耳鸣、健忘、舌红少苔、脉弦细而数肾。治法:平肝清火,补肾潜阳。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中成药:天麻钩藤颗粒、全天麻、清脑降压片等。3 .肾精不足症候:眩晕欲仆,耳鸣,头痛且胀,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胁部隐痛,腰酸膝软,咽干口燥,少寐多梦,舌质红,脉眩细数。治法:养
6、阴益肾,填精补髓。代表方:左归丸加味。常用药:方中熟地、山茱萸、山药滋补肾阴;枸杞、菟丝子益肾生精,引药入肾;龟板胶滋阴降火,补肾壮骨。中成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肾阴虚证)、右归丸(肾阳虚证)等。4 .气血亏虚眩晕,动则加剧,遇劳则发,面红目赤,急躁易怒,肢麻震颤,腰膝酸软,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遇劳、恼怒加重,神疲懒言,乏力自汗,面色无华,唇甲淡白,心悸少寐,舌质淡,脉细弱。治法:补养气血,健运脾胃。代表方:归脾汤加减。5 .痰湿中阻证症候:视物旋转,头重如裹,胸闷作恶,呕吐痰涎,皖腹痞满,纳少神疲,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腻。弦滑治法:燥湿祛痰,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6
7、 .瘀血阻窍证症候:眩晕时作,头痛如刺,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治法: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7 .辨证选择静脉滴注中药注射剂。瘀血阻络证:可选择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川穹注射液、灯盏花注射液、丹红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舒血宁注射液、疏血通注射液等。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肝火亢盛、阴虚阳亢证:可选择具有益气养阴功效的中药注射液,如黄芭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配合应用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注射液。痰浊中阻证:可选择醒脑静注射液。8 .中药足浴(1)夏枯草30g、钩藤20g、桑叶15g、菊花20g。上药制成煎剂,用时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医 眩晕 诊疗 规范 临床 路径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