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业生态环境保护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类平台课程,是在生物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农林牧渔类各专业学生了解当前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状况,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的来源、特征及其防治措施等基础知识和基本应用,为培养其行业通用能力提供课程支撑,同时也为相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基础。二、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职业能力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农业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知识学习与职业精神培养。1 .依据农林牧渔专业类行业面向和职业面向,以及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
2、导方案中确定的人才培养定位、综合素质、行业通用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环境保护、绿色防控等能力的培养,确定课程目标。2 .根据课程目标,以及绿色生产、环境保护等岗位需求,对接国家职业标准(初级)、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初级)中涉及种养殖业绿色生产的基础理论知识、基础技能和职业操守,兼顾职业道德、职业基础知识、安全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前沿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3 .以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生产为主线,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所设置的模块和教学单元。遵循
3、学生认知规律,参考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能对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种植、生态养殖、高效农业、持续农业等有整体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1 .能认识当前农业、农村所面临主要农业环境问题;能区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含义及标准。2 .掌握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理论;能正确理解动植物生产中绿色综合防控的原理和方法。3 .能正确诊断农业环境问题并能够分析产生的原因,制订出合理的防治措施。4 .能按照规范操作流程,规范、合理、安全、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兽药、饲料。5 .具有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环保意识、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6
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操守和严谨求实的精神。五、课程内容与要求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的概念1 .了解环境及其分类,能描述出环境的概念及其主要类型;2 .理解农业环境概念,能归纳出农业环境的特点;3 .理解农业生态环境的组成,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农业生态环境的组成要素16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1了解系统组成,能说出系统的概念;2 .了解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的概念,能说出生态系统和农业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区别与联系;3 .理解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其相互关系;4 .理解并能归纳生态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及主要特点
5、;5 .能运用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等原理分析实际农业生产中实际问题农业发展与可持续农业1了解全球环境存在的问题,能说出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2.了解全球农业发展趋势,能列举出我国与发达国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家的差距;3 .理解可持续农业,能描述可持续农业的概念,了解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途径;4 .认识我国农业生态环境,能列举出我国农业生态环境出现突出问题,并能归纳出我国当前农业生态保护的主要措施;5 .了解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的变化、酸雨的形成原因,能列出各自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农用化学品污染及其防治农用化学品使用概况及发展趋势1 .了解我国及全球化学肥料使用现状,能说出化学肥料的发展趋势
6、;2 .了解我国及全球农药使用现状,能说出农药的发展趋势;3 .了解我国及全球兽药使用现状,能说出兽药的发展趋势;4 .了解我国及全球农膜使用现状,能说出农膜的发展趋势8化学肥料污染及其防控措施1 .了解化学肥料污染,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化学肥料污染类型;2 .掌握化学肥料污染的防控措施,能防控化学肥料污染农药及兽药污染和防控措施1 .了解农药污染危害,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农药污染类型;2 .掌握农药污染的防控措施,能防控农药污染;3 .了解兽药污染危害,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兽药污染类型;4 .掌握兽药污染的防控措施,能防控兽药污染农膜污染及其防控措施1.了解农膜污染危害,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农膜污染
7、类型;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2.掌握农膜污染的防控措施,能防控农膜污染农业废弃物控制和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的产生及危害1了解畜禽废弃物的来源,能列举出畜禽废弃物的危害状况;2 .了解农作物秸秆焚烧的危害;3 .了解农村生活垃圾产生来源,能列举出农村生活垃圾危害状况4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与管理1 .了解国内外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状况,能说出国外的主要方法,并能归纳出国内资源化利用的主要途径;2 .能分别列举出畜禽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农作物秸秆和农村生活垃圾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模式;3 .理解农业废弃物管理的主要措施,能合理利用和处理农业废弃物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农业发展历程1 .
8、了解农业起源与原始农业的特点;2 .能列举出传统农业优点和缺点;3 .能列举出机械化集成农业(石油农业)的优点和缺点8农业发展的探索1 .能列举出国外替代农业的主要种类;2 .能分析出自然农业、生物动力学、有机农业等国外替代农业的主要优点和不足之处;3 .了解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历程生态农业工程实践1 .了解生态农业工程概念,能列出实施生态农业工程的基本步骤;2 .了解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立体种养模式,能用文字或图表列出各自模式及特点:3 .能运用农业生态学相关原理分析生态农业中的结构和功能;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4.理解生态农业设计的步骤,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计较为合理的生态农业模
9、式绿色生产食品安全、绿色食品及相关概念1 .了解我国农业生产和食品生产状况,能描述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类型;2 .了解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能说出其三者的概念;3 .能正确识别和区分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8绿色食品生产1 .了解绿色食品生产标准体系,能搜集并阅读相关标准体系信息;2 .了解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选择及环境监测的相关要求;3 .了解绿色食品申报程序和方法,会模拟申报绿色食品认证;4 .理解绿色食品生产、加工及贮运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会生产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产1 .了解有机食品生产标准体系,能搜集并阅读相关标准体系信息;2 .了解有机食品生产基地选择及
10、环境监测的相关要求;3 .了解有机食品申报程序和方法,会模拟申报有机食品认证;4 .理解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及贮运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会生产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业产品生产1 .了解地理标志农业产品申报程序和方法,会模拟申报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2 .理解标志农业产品生产、加工及贮运过程质量控制的关键技术,会生产地理标志农业产品模块教学单元内容及要求参考学时参观与调研参观典型生态农业模式1能分析出生态农业中生物组成、能流和物流等;2.能分析出生态农业的优点及不足,并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10农业环境污染调查会农业污染调查方法,能对一定区域内农业环境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防
11、控或治理建议或意见六、实施建议(-)教学建议1 .深入挖掘本课程的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将立德树人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环境课程的育人功能。2 .确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选用典型生态农业模式、农业环境环境污染典型案例等,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行动导向教学。鼓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可采用组织参观、调研、专家讲座等方式。4 .将职业岗位要求融入教学。加强对学生的
12、安全教育、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等,注重环保、安全生产和绿色生产理念的培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品质和职业素养。(二)评价建议1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5 .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随堂测验、阶段测验、撰写调查报告等多元的评价方法。6 .教学评价要与相关的职业岗位技能鉴定相结合,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提高相结合。发挥教师、学生、家长、实训基地人员、企业技术人员、行业专家以及专业建设指导机构等不同评价主体在评价中的作用。7 .注重将评价结果及时、客观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
13、,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1 .教材编写与选用必须依据本标准。2 .教材内容应引入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内容,将行业企业职业岗位要求引入教材内容,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在难度上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考虑学生发展的差异性、满足不同学生需求。3 .教材呈现方式应符合中职生的年龄特征与认知规律,图文并茂,增强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为学生提供思考的空间。(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1 .加大对校内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配置不同技术标准的设施设备。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学生的校外实践提供环境条件。2 .配全本专业常规必备的工具书和电子读物,充分向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场所定期向学生开放,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3 .注重发挥企业生产现场的教育作用,跟踪企业技术进步,吸引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开发。4 .可组织教学研究人员、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共同开发适合学生学习的信息化、数字化教学资源。七、说明本标准依据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类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编制,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林牧渔专业类(三年制)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