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x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小石潭记教学设计【导学目标】1 .了解柳宗元的经历及作品,能借助工具书翻译课文。2 .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征对自然景物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的写作手法。3 .理解作者寄情山水的复杂感情,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课时计划】4 课时第一课时完成步躲一、二,第二课时完成步骤三、四、五。情景导入生成问题中国有句古话:“一山一水真朋友,一花一鸟好兄弟”。历史上的文人们在失意郁闷时往往喜欢寄情山水。在唐代,有这样一位文学家,他曾经被贬到湖南的永州做司马,到达永州后,他到处寻访山水美景,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文章。这个人就是柳宗元。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小石潭记。自我研学生成新知1 .读准字音,认准字形篁竹(huAn
2、g)清冽(1位)为垠(ChD为屿(yQ)为(k五n)怡然(yi)俶尔(ChC1)翕忽(XD差互(CD寂寥(IiaO)幽邃(SUi)悄怆(qi&ochuAng)2 .文言知识梳理(1) 一词多义乐可清从以参而见环为(2)词类活用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向西,名词作状语)下见小潭(向下,名词作状语)日光下澈(向下,名词作状语)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名词作状语)俶尔远逝(向远处,形容词作状语)潭西南而望(向西南,名词作状语)近岸(靠近,形容词作动词)斗折蛇行(名词作状语,像北斗七星一样)(名词作状语,像蛇爬行那样)其岸势犬牙差互(名词作状语,像狗的牙齿一样)凄神寒骨(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凄凉)(
3、使动用法,形容词作动词,使感到寒冷)(3)特殊句式例装句例:全石以为底。应为“以全石为底”,译为:“以整块石头为底”。省略句例:斗折蛇行。句前省略了主语“溪水”。3 .作者简介柳宗元,唐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原,祖籍河东(今山西永济),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他参加过永贞革新,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柳宗元在荒远偏僻的永州苦待了整整十年,在此期间,写下了一组著名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后又被贬到更为荒凉的柳州。四年后,病魔无情地夺去了他年仅47岁的生命。4 .文体知识“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
4、记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1 .听录音范读课文(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要求学生在文中圈出易错,难读的字。2 .学生试着读课文,注意断句,小组推荐代表诵读。3 .抽一名优等生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吐字清晰,声音洪亮;读出节奏,读出感情。4 .文章描写了哪些与小石潭相关的景物?【交流点拨】水、石、树、蔓、鱼、岸等。5 .作者从哪些景物感受到了愉悦?【交流点拨】水声、游鱼。6 .作者对本次游览的总体感受怎样?(用原文语句回答)【交流点拨】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合作探究生成能力(一)理清思路1 .理解文意【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石潭记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