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补术的研究进展.docx
《202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补术的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补术的研究进展.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膝关节半月板损伤修补术的研究进展半月板是膝关节内重要的新月形纤维软骨结构,主要起传递负荷、缓冲震荡、润滑关节、维持膝关节稳定和本体感觉等作用。既往由于缺乏对半月板功能和生物力学的理解,且认为半月板愈合能力较弱,损伤后通常采取半月板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术。然而,过度切除半月板组织会破坏膝关节正常的生物力学结构,损伤半月板对关节软骨的保护作用,往往导致术后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远期疗效较差。近年研究发现,半月板修补术能有效恢复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减缓骨关节炎的发生。越来越多学者支持尽可能保留半月板的治疗理念。关节镜下半月板修补术已成为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治疗方式,也是国内外关注热点。目前,半月板修补术
2、适应证逐步扩大,各术式已发展成熟,其中、远期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然而,关于半月板修补术中纠正下肢力线与半月板外凸异常的方法、生物增强修复技术可行性、术后康复方案选择方面仍存在较大争议。01、半月板修补术成为治疗新趋势的原因半月板修复的最早术式是半月板修补术,但由于当时修补技术不成熟,且早期观点认为半月板是无功能的肌肉残余止点,不久即被半月板切除术所取代。近年来,随着对半月板传递负荷等功能以及切除后会加速骨关节炎发生的认识不断加深,半月板修补术重新成为首选手术方式。半月板修补术流行的另一原因在于半月板修补技术与术后康复技术的成熟。与既往开放性手术不同,关节镜技术与现代化康复使得患者早期即可开始活动
3、,改善了术后长时间石膏固定导致膝关节疼痛与活动受限等并发症。另外,近年来各种半月板筵合器械的出现使得手术更加简便、安全与有效,推动了半月板修补术的流行。02、半月板修补术的手术适应证目前,随着尽可能保留半月板治疗理念的推广以及技术的进步,半月板修补技术手术指征不断扩大,但尚无统一标准。1、半月板损伤部位良好血供是决定半月板修补后能否愈合的关键性因素,但2019年欧洲运动创伤、膝关节外科和关节镜学会(ESSKA)发表的共识认为半月板损伤位置和血供只是修补术的相对适应证。半月板是一种血管分布密度相对较低的组织成人半月板仅外周10%30%组织有血管分布。多项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有血运的红区和红-白
4、区损伤,临床上通常采取半月板修补术。对于半月板白区损伤是否可采取修补术,目前仍有争议。既往认为白区无血管分布,修补后难以愈合,主张采取半月板切除术。有学者研究证明,对于白区损伤,存在一定不愈合风险,修补后功能评分差于红区和红-白区修补。但考虑到半月板修补术的关节保护作用,目前也有学者建议对白区损伤采取积极的修补策略。2、半月板损伤类型半月板损伤类型是决定能否修补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垂直纵向撕裂容易修补,且损伤后易于愈合;而放射状撕裂、水平撕裂和复杂损伤的修补则较为困难。垂直撕裂往往不破坏环形纤维,易于缝合固定,适合采取半月板修补术。与之相比,放射状撕裂常导致环形纤维结构破坏,失去正常的桶箍作用;
5、且修补后缝线难以承受外缘处环形应力,常导致再断裂或失效。水平撕裂可导致半月板纵向分层,撕裂的上、下层之间存在剪切应力,难以通过缝线有效固定,且常由慢性退行性病变引起,既往不建议采取半月板修补术。复杂半月板损伤常由退行性病变引起,损伤数量和范围往往更大,难以修补。但复杂损伤对半月板传递负荷功能破坏较大,采取保守治疗或半月板切除术无法有效修复生物功能,常继发骨关节炎。虽然有报道表明,复杂半月板损伤修补的手术难度和失败率较高,但从保留半月板功能和远期疗效来看,半月板损伤修补术仍有治疗意义。3、根部和Ramp区损伤半月板根部和Ramp区是半月板发挥次级旋转稳定功能的重要结构。半月板根部具有传递负荷与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膝关节 半月板 损伤 修补 研究进展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