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肢端肥大症及其并发症的现状、治疗与管理策略.docx
《2023肢端肥大症及其并发症的现状、治疗与管理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肢端肥大症及其并发症的现状、治疗与管理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肢端肥大症及其并发症的现状.治疗与管理策略肢端肥大症患者长期过量分泌的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I)促进全身软组织、骨和软骨过度增生,导致患者出现典型的肢端肥大症症状、体征,并可引起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和糖代谢等多器官/系统合并症及并发症,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健康。近年来,随着国内外肢端肥大症研究的不断开展和相关指南/共识的制定,为肢端肥大症及其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治提供了更多强而有力的依据。实现生化控制是肢端肥大症治疗的主要目标,也是降低合并症及并发症发生风险的重要举措,其中,第一代生长抑素类似物SSAs,如醋酸兰瑞肽缓释注射液(预充式)(兰瑞肽ATG)、醋
2、酸奥曲肽微球(奥曲肽1AR)在实现生化控制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是临床治疗肢端肥大症的一线用药,相信随着SSA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未来将有更多肢端肥大症患者从中受益。11月1日是世界肢端肥大症日,肢端肥大症(以下简称肢大)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且可能致死的疾病,绝大多数由分泌生长激素GH的垂体腺瘤引起,肢大可能并发内分泌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骨骼系统等多系统疾病,导致临床负担增加、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下降1o对临床而言,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肢大及其合并/并发症进行治疗和管理,依然任重道远。至关重要一一肢大可能产生多种合并症及并发症,亟需有效的治疗与管理肢大患者确诊时中位年龄为40.5-47.0岁,
3、延迟诊断长达4.59.0年以上,延迟诊断会显著增加肢大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治疗难度,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表现出晚期疾病的相关特征1-2合并症是由于原发疾病导致的病症,而并发症是同时出现了两个或是两个以上完全不同的病症,由于肢大延迟诊断的存在,以及肢大与共病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导致无法判断肢大患者出现的疾病属于合并症还是并发症,文中将保留两种名词。2023肢端肥大症合并症诊断和治疗共识:最新进展等国内外指南/共识指出3-5,肢大患者可能伴有多种合并症及并发症,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表1)。改善肢大临床表现,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和代谢等合并症及并发症是肢大治疗的目标之一2,有效的治疗和管理对
4、于优化肢大伴有合并症及并发症患者的长期预后结局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指南/共识对肢大伴随不同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治疗和管理均有明确推荐3-5(表1):表1.肢大相关合并症及并发症的治疗与管理肢大相关合并症肢大相关合并症的治疗和管理心血管疾病约39%的肢大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已成为肢大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20-30%的肢在患者可能出现高血压,高血压是肢大合并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S在筛查方面,心血管疾病的筛查应在确诊后进行,活动性肢大患者的随访应每6个月1次在药物治疗方面,生长抑素受体配体SR1,如兰瑞肽ATG,奥曲肽1AR和聚乙二醇可减少左心室肥大的风险,并改善结构性心功能
5、障碍的其他标志物,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等。使用卡麦角林*治疗可能不会增加瓣膜疾病的发生风险N糖尿病(DM)30-50%的患者确诊肢大时即可出现糖耐量受损或DM,糖耐量受损和DM是肢大患者最常见的代谢合并症,随着DM在一般人群中患病率的增加,预计肢大合并DM患者人数将会进一步上升3在抗糖尿病治疗方面,应将二甲双艇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肢大治疗方面,兰瑞肽ATG和奥曲肽1AR对血糖控制具有中性作用,而帕瑞肽发生高血糖的风险较高,不推荐用于不受控制的肢大合并糖尿病患者35血脂异常30-40%的肢大患者可能出现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心脏和脑血管合并症的发展有关,是造成肢大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5血脂异常的诊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肢端肥大症 及其 并发症 现状 治疗 管理 策略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