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听《昆明的雨》一课随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听《昆明的雨》一课随感.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听昆明的雨一课随感走过流年,辗转岁月,因一个人而冷眼清心,却会为一座城去魂牵梦萦。昆明之于汪曾祺,我想应该不只是雨中风物,也不只是隅中人事,抑或青葱光阴,更多的是闲到深处的冲和,逸在随处的雅趣。昆明的雨是汪曾祺先生的怀旧散文,似信笔而来,实不蔓不枝。状物,摹景,忆人,叙事,都在“雨”中徐徐不迫地铺展,让人始终氤意在湿润和饱满的氛围中,化不开,走不出。较之于季羡林、梁实秋,我偏爱汪曾祺的文字,季老用语朴实,但透着通达。实秋先生笔端平和,但始终保有一份雅致。我醉心于汪老平而不俗、细而不碎地表达,很多时候不忍心多读,一读就是一个生动有趣的空间,一个淡然而深情的世界。年岁逐增,对人间烟火开始报以虔诚的
2、姿态,对云烟往事渐渐什袭珍藏。于是,你更懂得他的“草木春秋”“舌尖韵味”“岁月留痕”(系汪曾祺散文精选编辑板块),你更懂得他近乎平俚的叙说满贮着对小日子的大爱恋,那是一个走过平湖岁月、经历过困顿偃蹇的老者对生命的最大敬意。在昆明的雨中,菌子的种类与特点,经他之笔,形态各出,味道毕现,若无“吃货”之痴,哪来庖厨之乐?写昆明的杨梅,以苗族小女孩来点染,辅以“娇娇的”声音来呈现,看似闲笔,实则是给连绵不断的昆明雨季增添一抹亮色、一点柔和,若无对城的痴,何来匠心独运?写缅桂花,多写花下寡妇,“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这“怕”里玩味出的是一个女子对花木的尊重,恰是一个经历过拂逆的女人对生活的仪式感,
3、是骨子里透露出的精致态度。若无对昆明人的欣赏,又何故“使我的心软软的“?最让我迷醉的是写木香,“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如果只从“茂密”的角度观之,不免平淡。此处一笔,我极易想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里的文字:“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与其说郁达夫钟情于“一丝一丝”的日光,“破壁腰中”静对“蓝朵”,不如说他的生命底色已烙印着这种清冷的色调,也是他“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来表白故都的秋的原因吧。汪曾祺写木香,“细碎”“半开”的状态暗合着他当时的生
4、活状态:青春懵懂,学无定所,前途未明。即使是“饱涨”,也在“花骨朵”的时候,对生命和生活没有明确的安定感。这样的氛围感的营造,需要极高的美学品鉴力,如同郁达夫略带伤逝的笔触写颓败,写残乱,却直抵人的内心。在莲花池边的小酒店喝酒,因雨而坐到午后,四十年后,依然忘不了那天的情味。究竟是怎样的“情味”?似乎在“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中,似乎不尽在表达对友人的追念,更像是怀想彼时彼境的安然闲逸,颇有苏轼的“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的随缘自适、随遇而安。跨越千年,让一个读者能勾连起两个场景,产生共鸣的,我认为绝不是主观臆断,恰恰是对中国文人文化修养的深深敬意吧。而正是这份文人修养,才是汪曾祺“
5、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是人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的期待与追求吧。以上所写,皆是在担任2023年汨罗市初中语文教学竞赛评委时,对文本的一些理解与感受。可能有很强的个人色彩,仅仅是带来一些思考。观课七堂,应该说收获丰实。一感老师们与时俱进,设计均不同程度融入新课程标准中的素养导向;二感教者素质全面,语言表达清晰优美,控场与互动没有明显雕琢之痕;三感情境设置多能融合汨罗的本土文化,根植传承文化的意识。亮点很多,不能一一阐述。但心底一个热切的希望,也算是一个语文人的坚守吧。希望每一位语文人走进课堂,永远记得我们是在捡拾文字、发掘文字的美,永远记得既要俯身在文字里也要俯身去尊重课堂里的每一个发现,永远记得我们是用自我世界的丰盈去滋养讲台下的生命从而帮助他们建构丰富的精神世界,让他们能走向美好的人生。初次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感叹汨罗初中语文教研实力之强,更相信有山鸿主任的强大影响力、映红主任美好的引领力、一众名师蓬勃的辐射力,我们这棵大树一定碧绿威蕤,苍翠挺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