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docx
《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_办公厅、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动我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服务学院长远校建设,全面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精神,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院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创新实践、素质养成、价值积累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要求,提高整体教师水平,提升整体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深入发掘发挥思政课、通识课,尤其是专业课育人作用。使各门课程都“守好一
2、道渠、种好责任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课程育人格局。二、工作目标(-)总体目标所有课程知识体系都体现思政德育元素,所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起教书育人的职责,提高“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责任认知,将“课程育人”提升为“全课程协同育人”。形成覆盖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的大思政体系和大德育格局,使全院各门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课程育人格局,打造具有山科特色的有温度、有厚度、有品位、有实效的高职思政育人共同体。(二)具体目标“课程思政”是指所有课程的知识体系都体现思政德育元素,所
3、有教学活动都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所有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职责,形成覆盖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的大思政和大德育,将“课程育人”提升为“全课程育人二基于以上要求,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主要实现以下具体目标:1 .建成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2 .建成一批充满德育元素和发挥德育功能的通识素养课和专业课;3 .打造一批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教学名师和教书育人团队;4 .打造全院各课程各部门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特色文化;5 .形成学院课程思政改革的特色做法和成功经验。三、基本任务(-)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育人功能1、以“课程思政”为引领,构建山科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大学课程体系。将马克
4、思主义理论贯穿职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资源,从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四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6 .系统优化各教学系部各类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工作。贯彻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各教学系部专业教学需要挖掘所有课程的隐形教育资源,在专业教学中柔性融入专业精神、伦理资源、道德话题,理想境界等内容,搭建科学和人文之间的桥梁,系统设计和优化专业整体教学资源。以推进“三教改革”为转手,鼓励以“基因式”融入式的手段,把思政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将德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主渠道,让所有课程都上出“思政味道”、都突出育人价值,让立德树人“润物无
5、声。从而实现课程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二)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助力课程思政改革继续做好大思政各项工作,发挥“思政课程”作为显性思政教育的传统桥头堡引领示范作用。紧紧围绕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这一核心工作继续深化我院大思政各项工作,加大思政课改革力度,在前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主推体验式思政课改革。推进将传统思政课程优势与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新媒体相结合,逐步提升传统思政课的亲和力和课堂活力。(三)探索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程思政育人模式通过多种方式深挖包含通识课和专业课在内的全课程蕴含的丰富的思政育人资源。“课程思政”的整体架构建立在每一门课程的基础上,思政课、通识课、尤其专业课程的设计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院 课程 政教 改革方案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