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体会.docx
《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心得体会.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版)心得体会19日在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一口气听了6节跨学科主题学习展示课。省里各地优秀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扎实,观察生活之细,让我大开眼界,原来数学课还可以这么上。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3版)指出“注重引导学生经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由学生自己或与他人交流中提出的,解决问题的过程要与提出问题的过程有机结合,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同时提出“各门课程用不少于10%的课时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这些内容彰显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特有的育人价值,明确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回顾反思这6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将自己的几点感悟阐述如下,不当之处,请批
2、评指正。一、提出真问题数学源于生活,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常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将实际问题数学化,再运用数学建模思想加以解决。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镜”显完美人身以物理学科中的“镜像问题”为蓝本,提出了数学化的最小镜长问题(如图示)。它以学科为依托,但靠单门学科不足以解决此问题。通过设计这样一个具有高度真实性的驱动性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带入几何的世界,强化学生“中位线”、“轴对称“相似形”的基础知识,同时渗透模型思想,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是一面长85Cm的平面镜且垂直于地面,如果站在镜子正前方,你能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吗?”、“当镜子的长度是人身高的一半时,说一说镜子下沿离地高度与人眼离地高
3、度的关系?”、“镜子宽度35cm,能做个动作使自己看不全自己的全身像吗?”这些问题既不宽泛、也不复杂,着眼实际,将最小镜长问题的解题模型进一步分解成有结构的问题链,引发学生的一系列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调动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意愿,通过问题思考,利用学科知识的融合,进而促进学生数学眼光的发展、数学思维的进步、核心素养的强化。二、内容真融合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过程中,要使各个学科的思想方法具有统一性和一致性,进而达成“真融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3版)指出:主题活动教学是跨学科背景下的数学内容学习,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在跨学科背景下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4、中事物的概念、关系和规律,帮助学生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以数说音之韵为例,本节课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音乐,将数学学科教学目标与音乐知识融合、统一。很多人应该都知道“宫商角徵羽”五音,却不知道五音是怎么来的,更不会发现基本的音律数学原理。本节课从欣赏我和你奥运主题曲切入,过渡到“八度音”。在1个八度音中探索“宫商角徵羽”五音的计算方法,利用教具实践弦长规律,让学生利用自制教具弹奏小星星,让学生真切了解“三分损益律”这一基本乐理,进一步计算得出十二律,教会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然而本课并不止步于此,教师进一步将琵琶弦长与函数对应,指出十二律与指数函数的联系,将计算后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版 2023 义务教育 课程 方案 课程标准 2022 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