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docx
《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新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2.用浮的材料造船教学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标量和稳定性。第2课用浮的材料造船(教材P2425)授课时间:累计1课时课题用浮的材料造船课型新授课1 科学知识目标2 .知道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性。3 .知道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科学探究目标1 .经历设计与制作竹筏(木排)模型的过程。教学2 .根据设计目标,对制作的竹筏(木排)的性能进行测评,并不断改进结构提高船的载重3 .通过探究,认识到船的结构与载重量和稳定性有关。科学态度目标能利用新的材料,完成设计和制作竹筏(木排)的任务,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船的技术革新对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深远影响和变化。教学重点:通过实验
2、发现浮的材料可以制作船,改变材料的结构可以改变船的载重量和稳定重难性。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生材料一套、独木舟模型、教学课件。流程教学设计二次备课难点:竹筏的制作和测试。为学生准备:竹竿、木条、水槽、橡皮筋、螺母、学生活动手册。1 .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提前制作好的独木舟模型。)它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这种材料放在水中沉浮状况是怎样的?(预设:是木头做的,木头在水中是漂浮的。)聚焦2 .揭题:古人利用可以漂浮的树干制造了独木舟。今天,我们也来研究用浮的材料造船。(板书:用浮的材料造船)【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独木舟模型,引导学生关注独木舟的材料及其特点,激发学生研究船的制作材料和结构的兴趣。探索探索
3、一: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载重量:船舶的载重能力,是船装载的货物、燃料、储备品、船员和乘客的总质量。载重量的计算公式为:载重量二满载排水里一空船排水量,单位是吨。与研1过渡:上节课,我们探索了独木舟的载重情况,在活动中你们发现了讨独木舟有什么不足?(预设:独木舟在水中不够稳定,可装载的货物也有限。)如果可以,你们打算怎么改进独木舟?(预设:加大船体,增加它的底部面积。)2 .提问:(教学提示:出示竹筏图片。)这是什么?它是怎么制作的?(预设:竹筏,是将竹竿并排连接起来制成的。)我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制作一个竹筏模型。3 .活动:指导学生分组活动,设计并制作一个竹筏模型。A-JH佐i11.Wt什B
4、不活器*J+:I任务:改计并料作竹筏垓星修(I)一;Xa(1)先语出设计图再开的刎作,活动;(2)拿成曲竹筏模型要能确定地谆在水面。*(3)竹桩推式牢国、不做架。7d*小制属学先谑一说自己的设想,活甘(2)俄誓要求进行设计,并给如我计重。内容(3)以小1为单位展示设计图,说明设计理由和使用的材Ih(4)时也并修改改计方案.蠢舞材料侬也设计图进行备作活动记录(I)HfJ的设想:R早京*牛林,用来计根度脩植孔隼曲(2)我们的彼计IJh皿1棚山磐(3)11们这样设计的理由:Mr半履次#41.可睢培先昆曲也,从两阜如心友J1;用火*#各樵JueM孔,W以彳K车团窿Q【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按照“思考一画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1 新教 科版五 年级 下册 科学 材料 造船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