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葡萄酒发展趋势.docx
《2006葡萄酒发展趋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6葡萄酒发展趋势.docx(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葡萄酒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5年的中国葡萄酒产业发展是万众瞩目的。2005年我国葡萄酒产业经济保持了快速发展的局面。葡萄酒总产量达到43.43万千升,同比增长25.40%,实现利润12.56亿元,同比增长58.78%,上交税金12.07亿元,同比增长30.21%。我国葡萄酒行业的集中度、效益不断提高,葡萄酒生产、消费与市场不断扩大,我国葡萄酒市场继续保持着活跃的态势,葡萄酒产业与市场环境向理性发展,盲目投资有所遏制,低价竞争的情况得到改善,生产经营秩序井然。特别是高端市场发展较快,葡萄酒城乡消费继续保持增长。总之,在北纬40度至44度酿酒葡萄黄金生长带上自西向东分布着风格各异的九大产区,已经成
2、为我国版图上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展望2006年,悬念太多,给我们的期待更多!2006年,是我国进入十一五的开局年,宏观经济运行仍然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葡萄酒产业发展环境良好,同时葡萄酒是世界公认的对人体有益的健康酒精饮品。葡萄酒作为具有突出健康功能并有深厚的国际性文化基础的果类酒精饮品,凭借独有的特定优势,以产业化的发展方式对中国现代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自身健康追求日益重视,在世界范围内的葡萄酒热方兴未艾,那么在中国也会形成热潮。笔者认为,2006年我国葡萄酒业发展趋势是:一、葡萄酒产销量将稳步增长,价格稳定将成为葡萄酒市场的主旋律。进入2006年全国
3、葡萄酒市场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葡萄酒市场仍有潜在空间。进入春节后葡萄酒市场可能出现稳中有旺,蓄势向好,价格总水平基本保持稳定,但不排除个别产区的稳中有升。预计,葡萄酒销量将会增加,但进入6月后价格将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同时产业政策与有关标准将成为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商务部关于酒类产品批发、零售两个标准的颁布实施、葡萄酒国家标准的出台、葡萄酒及果酒等食品类产品列入市场准入管理制度这些政策、标准、规定等将对我国酒类产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葡萄酒产品由于历史的原因,一直定位在奢侈消费品,税收上与白酒等一样要多交纳10%的消费税,从客观上误导了消费者,影响了葡萄酒产业平民化、普及化发展。葡萄酒市场
4、的扩大,成本因素和国家政策导向因素极其重要,如果国家调整葡萄酒产品税收政策将在成本构成和国家政策导向二个方面为葡萄酒产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二、东西差距将会逐步缩小,但各有特色,葡萄酒将凸现“西部沙地”与“东部海岸”的主流风格。目前我国葡萄酒生产与消费的主要区域还是在东、南沿海发达地区,而东部地区海岸概念又在引导着我国整个葡萄酒市场的转变。而在上海、北京、广州、南京、厦门这些发达地区,东部干红葡萄酒已占据了人们生活消费的很大比重。在西部沙地概念的推动下,我国葡萄酒工业与市场将打破“东高西低”的生产增长和市场需求规律,将出现西部与东部增长速度并驾齐驱的局面,葡萄酒市场将出现大融合的趋势。目前
5、,重庆、西安、兰州、成都、昆明和乌鲁木齐等葡萄酒消费出现了新的转折,西部葡萄酒市场消费升温趋势进一步明朗,促进了西部葡萄酒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善。如,成都作为葡萄酒消费比较成熟的城市,各个国产品牌已经培育了一批忠诚度较高的消费群,其葡萄酒消费并不亚于东部城市。因此,我国葡萄酒市场不平衡性的矛盾将会缓解,东、西部地区的生产与消费将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格局。可以预测,2006年,东西差距将会逐步缩小,葡萄酒市场将出现多元化、大融合的趋势。三、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国际市场上流行的葡萄酒品将成为我国葡萄酒品种发展的主要方向。健康、安全、个性化是酒类企业产品调整的重要依据。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识的增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06 葡萄酒 发展趋势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