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园电力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公园电力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3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某公园电力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第一章 工程概述1.1 编制依据1.1.1 北京园林局公园管理处2003年 10月20日编制的电力沟工程承包招标文件。1.1.2 北京市京供电缆工程设计事务所2003年8月编制的北京园林局公园管理处电缆预埋管工程施工设计图。1.1.3 有关电力沟工程施工规范: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2 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3 地下防水工种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4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10787)5 铁路隧道喷锚构筑技术规则(JBJ10892)6 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93)7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J21
2、489)8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J8685)9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096)10北京地区暗挖电力隧道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暂行,北京供电局1994.1)1.2 编制原则1.2.1 在充分理解招标文件的基础上,积极响就业主在招标文件中提出的工程进度计划及质量目标。以设计文件为主导,紧密结合现场实际。编制出技术先进,切实可行、经济合理的施工方案。1.2.2 采用的施工工艺与施工规范、设计文件要求相一致,并达到完善先进,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1.2.3 施工进度安排科学合理、高效,施工区段划分协调统一,确保实现业主要求工期目标。1.2.4 整个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破坏最小,占用场
3、地最少,并有周密的环境保护措施。1.3 工程设计概况1.3.1工程总体情况 本工程29#35#竖井之间长416米,按照设计图纸采用浅埋暗挖法修建。1.3.2 隧道平面布置 本工程电力沟平面布置为“一“字型。起点为29#竖井,桩号为0+807.5,复合衬砌2m2.05m电力隧道,终点为35#竖井,桩号为:1+198。电力沟共设七个竖井,30#34#五个竖井为偏竖井,尺寸均为3.62.6m,桩号分别为0+882.5、0+954、1+023、1+128.5、1+176;29#、35#竖井为正线管道二层井,桩号分别为0+807.5、1+198。1.3.3 竖井布置本工程设计共布置7座竖井,其中30#3
4、4#五个竖井尺寸均为3.62.6m,29#、35#竖井为管道二层井。竖井既作为永久维修、通风工作井外,同时又作为施工竖井。根据设计,竖井布置情况如下: 表1序号竖井井号竖井中心竖井地面高程(m)竖井内底高程(m)井深(至内底)(m)竖井间距129#竖井0+807.547.3641.266.307571.569105.547.522230#竖井0+882.546.5540.616.4331#竖井0+95446.4439.966.93432#竖井1+02346.8940.356.59533#竖井1+128.546.7840.956.28634#竖井1+17647.0439.947.5533#竖井1
5、+19846.9440.756.39竖井结构为复合式衬砌,初期支护为喷射混凝土+网构钢架+钢筋网,矩形竖井支护衬砌厚0.25m,网构钢架竖向中一中间距0.6m;二次衬砌为现浇模筑混凝土,矩形竖井二次衬砌厚0.2m;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先施作厚2.0mm的SBC120防水层。1.3.4 隧道横断面 隧道设计模断面设计为直墙、割园拱平底板型。隧道结构为复合式衬砌,由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现浇横筑钢筋混凝土,以及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施作厚2.0mmSBC120防水层。隧道净宽2m、净高2.05m。隧道初期钢架主筋418、用12做成“8”字筋焊接而成、网构钢架间距0.5m,钢筋网为6100100、
6、铺设双层;二次初砌为现浇横筑钢筋混凝土,厚0.2m;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现浇模筑钢筋混凝土之间先施作厚2.0mmSBC120防水层。 1.3.5 隧道纵面 本工程隧道纵断走向为波浪式,坡度在0.6%6.2%之间。 复土层厚度max:5.0m复土层厚度min:3.8m 1.4 工程施工特点、难点及对策1.4.1 工程施工特点及难点1.4.1.1 隧道所处位置工程地质情况不明,施工中要十分谨慎。1.4.1.2 隧道要穿北四环路,因此在其下方施工难度大、施工不慎,将造成路面塌陷。施工中要采取有效技术措施严格控制隧道拱顶及地面不发生过量沉降(拱顶小于4mm、地面小于10mm),确保四环路的平整度。1.4
7、.2 施工对策 对策1。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必须认真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原则,并根据本隧道工程特点,采取有效的措施,以保证隧道安全建成。 对策2。本隧道工程系在北四环主辅路下面修建,且地质条件差、复土层厚最大为7m,隧道开挖对路面结构有一定的影响。为此,隧道施工应十分谨慎,抓好注浆加固地层,开挖步距不得大于0.5m,并及时支护等,确保路面不下沉。 对策3。查清地下管线,采取有效措施,即保证地下管线安全,又要保证隧道施工顺利进行。 对策4。根据现场条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出土、进料、材料机具堆放整齐有序,做到文明施工;采取措施降低施工机械(主要是空压机)噪声,做到少扰
8、民。 对策5。本工程复合衬砌隧道长达390.5m,施工难度大、工期短,是本工程一大难题。为此,本公司经现场勘研究提出全面安排顺序,全面掌握施工节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尽力压缩工期,确保工程在业主要求的时间内完成。1.5 主要工程数量1.5.1 暗挖隧道工程量暗挖土方 3351 m3喷C20早强防水混凝土 1101 m3网构钢架安装 140 t纵向筋、钢筋网 73.6t二衬钢筋 63 t二衬模筑C25防水混凝土 663.9m3防水层 3713.73m2超前注浆小导管 6240m改性水玻璃注浆 178m31.5.2 竖井主要工程量开挖土方 570m3喷C20早强防水混凝土 101m3网构钢架安装
9、10.15t纵向筋、钢筋网 6.43t二衬钢筋 9.3t模筑C25防水混凝土 24.3m3防水层 374.23m3第二章 施工总体部署2.1施工总体部署原则2.1.1 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严格管理,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2.1.2 施工进度安排科学合理、协调统一,确保工期目标实现。2.1.3 本工程前期工程项目多、工作量较大,因此对工程前期工作要抓紧、抓细,尽快落实,以保证主体工程施工全面展开。2.1.4 本工程系采用为浅埋暗挖法在公路下修建,为确保隧道施工安全和路面结构稳定,施工中要认真贯彻“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十八字原则。2.2 施工组织2.2.1
10、施工作业区划分 本工程隧道全长416m,共设七个竖井,竖井开挖作业面为12个。因此可分为三个土建作业队及一个防水专业队进行施工。第一作业队:负责30#、32#、34#竖井的施工。第二作业队:负责31#、33#竖井的施工。第三作业队:负责29#、35#竖井的施工。防水专业队:负责全部竖井及隧道的防水层施工。2.2.2 施工组织机构 本工程按项目法组织施工,公司选派具有丰富经验的项目经理和总工等组成精干的项目经理部,下设办公室、工程部、技质部、经管部、安保部、物资部。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的人、财、物按照项目法施工管理要求实行统一组织、统一规划、统一协调、统一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人员的作用
11、,认真履行职责,确保实现本工程质量目标和合同约定的工期。2.3 工期控制及分阶段目标2.3.1 工期安排 招标文件要求工期:2003 年 11月 1日开工, 2003年12月30日竣工,共 60 日历天。 本公司计划安排工期:2003 年 11月 1 日开工,2003年12月 30日竣工,共 60日历天。2.3.2施工阶段计划目标2.3.2.1 施工准备阶段 完成工程前期所有工作,包括:办妥一切开工手续,施工场地“三通一平”,施工用电及用水、施工临设等。从 2003 年11月 1日开始,至2003年11月7日完成。2.3.2.2竖井施工 七座竖井安排同时施工,竖井从 2003年11月1日共 1
12、0 天完成开挖及初期支护。2.3.2.3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阶段 竖井开挖到底后,即从预留“马头门”进行隧道开挖与初期支护。 计划 11月11日进行隧道开挖与初期支护,按单工作面日进3m计,11月30日全线贯通。2.3.2.4防水施工 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开始SBC120防水施工。计划 11月26日进行防水施工, 12月3日完工。2.3.2.5二衬施工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开始二衬施工。计划 12月4日进行二衬施工, 12月24日完工。2.3.2.5工程收尾 二衬施工完成后,开始工程收尾工作。计划 12月24日开始工程收尾工作, 12月30日完成,具备验收撤场条件。2.4
13、施工现场平面布置2.4.1 施工临设 根据现场条件,设项目经理部办公室、生活区及竖井施工场地,材料堆放设在竖井周边空工,总占地需3000。2.4.2 施工用电根据施工用电方案,本工程施工主要用电设备数量及功率见表2。表2用途设备名称功率(KW)台数合计功率(KV)钢筋加工弯曲机2.812.8切断机1.511.5木工加工木工机床10110降水潜水泵5.51582.5钢筋安装电焊机2010200混凝土灌筑插入式振捣器1.11011喷射混凝土混凝土拌合机13539转子型混凝土喷射机5.51055排水污水泵7.5215办公、生活用明20202.4.4 施工用水拟在施工现场附近接一根DN50钢管供施工用水。2.5工、料、机计划表3序号人员名称单位 年11月12月月月1管理人员人18182直接生产工人人2002003辅助生产工人人10104合计人2282282.5.1 根据工程规模和进度需要,提前做好所需各工种人员的组织和培训工作。人力配置计见表3。2.5.2 材料供应按照工程需要,编制材料供应计划,对钢筋、水泥、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