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如这一杯好茶.docx
《恰如这一杯好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恰如这一杯好茶.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恰如这一杯好茶从南昌出发时,还是细密的微雨,看不太清沿途景致,以致我对宁都之旅心中惘然。然而车到宁都地界,天空突然就亮堂了。远处矮山起伏,丘陵绵延,近处青石与茶树的纹理也都看得清白。车窗外,叫梅江的河流,从北往南,贯穿全县域,时或露出它银白色的身影。万物勃发,稻田一块块的,像土地捧出的一张张餐盘,盛着大自然的美意。田里有人在劳作,卷了裤脚,偶尔直起腰。宁都一直都是“赣南粮仓”,端的有赖于这天地人和,缺一不可。茶树也多,皆依矮山生长,齐人腰高,墩墩的。它们组队成一座又一座茶园,绿意漫布。此地出名的茶叶有两种,一种叫小布岩茶,一种叫小布茗茶,都是提神清心的美物。南昌我的住家附近,有大茶庄,店堂里种
2、种名茶排列,落地窗玻璃上写的就是“小布岩茶专卖”。可见声名远传。几乎所有茶叶的宣传画、广告片上都是年轻女子,面貌姣好,穿蓝花衣衫,于天朗气清时节作采摘的样子。这当然是暗喻茶叶的至清至纯。我在宁都茶园里见到的劳作者,却多为面貌成熟,懂世故人情,因长时间劳作而体态略呈疲惫的中老年男女我以为这也很美,甚至更美这群劳动者代表的,正是茶之道的本质:本色、真实、娴熟。下榻的宾馆位于并不宽的一条街上,相比簇新、巨大的豪华酒店,它的质朴、不事雕饰更得我心。夜色中出门散步,街边小店灯火可亲,几个本地男人在街角闲聊。我特意驻足倾听,捕捉宁都方言里独特的音韵与意蕴。宁都是赣闽粤客家民系的重要发祥地,因此宁都话属于客
3、家方言,听上去很是复杂难懂。我却暗自欣喜于这种晦涩与难懂。方言正是一地无形的名片,只要方言不灭,乡土便长存。第二日早起,前往小布镇参加活动。小布乃宁都名镇,初听以为此地会与布匹、织布有关。其实原名是“小埠”或“小浦”,叫得太久,成了“小布”,倒也朗朗上口。乡人将镇子拾掇得洁净,房屋多为黄色外墙,黑灰屋檐,兼有樟桂环绕,真是宜居之地。大概有半数小城文化人来,写作的、摄影的、研究美食的,以及精通茶艺的,皆谈吐从容,热情明朗尤其是,眼睛都很亮。或许所有从事艺术者,眼睛都应该如此明亮。眼亮,代表水士的富饶与滋润,代表人的敏感与敏锐,代表人对外部世界精华精髓竭尽全力的吸纳。不禁想到有“文乡诗国”美誉的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恰如 一杯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