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路基建造新技术及案例.pptx
《公路工程路基建造新技术及案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工程路基建造新技术及案例.pptx(7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路基路基建造新技术建造新技术及案例及案例1 1 软土路基处理技术软土路基处理技术及工程案例及工程案例软土路基是在工程建设中遇到最多的需要处理的软弱地基,其具有含水量高、压缩性高、渗透性低、固结时间长、塑性指数大等特性。在软土上修筑路基时,极易引发沉降不均匀及承载力不足等问题,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技术困难2.1.2 地基处理方法分类 地基处理的基本方法按原理普遍分为五大类:置换、挤密、排水、加筋和胶结。随着路基荷载逐渐加大,地基处理厚度逐渐加深,地基处理范围逐渐变广,单一的地基处理方法已经不能够达到理想的效果,很多工程采取多种措施相结合的地基处理方法。 (1)置换法 置换法是指利用如砂、碎石等强
2、度较高的材料置换出天然土中性质不良的土体,置换材料与周围土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复合地基能够增强地基承载力,减弱地基变形能力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由于使用的置换材料与施工工艺不同,又产生了不同的置换方式。如振冲置换法利用振动的冲头,振实填入孔洞中的碎石,形成碎石桩;石灰桩法利用生石灰固化剂本身的物理化学作用,将生石灰填入机械成孔的孔洞中形成石灰桩,提高桩体周围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强夯置换法夯击填入孔洞中的碎石,形成深度36m,直径2m左右的碎石柱体,与周围形成复合地基。还有换土垫层法、挤淤置换法、褥垫法、和砂桩置换法、气泡轻质填土法和EPS超轻质料填土法等方法。置换法所适用的土质主要为砂土、粉土、粉质
3、黏土、淤泥以及淤泥质黏土等,最大的置换深度不超过5m。 公路和铁路软土路基置换处理时,常采用如下方法:换土垫层法;挤淤置换法;褥垫法;砂石桩置换法;强夯置换法;石灰桩法;EPS超轻质料填土法。(2)挤密法 挤密法对于松软砂性土湿陷性黄土等土质是一种很有效的地基处理方法。它是利用振动或冲击等方式在地基中形成钻孔,并向钻孔中填入砂、碎石等材料,使得土体在横向上受到挤压作用,增加了桩周土的密实度。当桩周土体距桩越近,土体的密度越接近相应含水率的最大干密度。挤密法能够提高挤密桩间或挤密桩周围土的密实度,对于孔隙率大,压缩性高的土,经过挤密后,使得土的孔隙率变小,压缩性降低。同时,挤密法提高了地基土的隔
4、水性,使得土体的防水、隔水性能比同条件下的垫层好。挤密法处理地基的深度一般以不超过15m的范围较为合宜,若超过15m,则对施工进度和地基处理效果造成阻碍,同时大大地增加了工程费用。 公路和铁路软土路基挤密处理时,常采用如下方法:表层原位压实法;强夯法;振冲密实法;挤密砂石桩法;爆破挤密法;土桩、灰土桩;夯实水泥土桩法;孔内夯扩法。(3)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又称为预压法,特别适用于如软土这样的含水率高同时渗透性又很低的土体。在天然条件下,这种土体因外荷载的作用土中水被大量排出,但由于土体的低渗透性使得土体的排水固结过程相当缓慢。排水固结法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组成(如图2.1-1所示),其作用原
5、理为先在天然土体中设置排水系统,然后通过加压系统作用于土体,此时土中水沿着排水系统快速排出,固结时间急剧缩短,土体强度显著增加。排水系统增加了土中水的排出途径,变相地提高了土体的渗透性,加压系统则是人为地控制荷载的大小与作用时间,使得土体的固结时间与固结后的强度均能满足设计与施工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排水固结法只是加速了地基土体排水固结的时间,并没有减小地基土的沉降量,这是与其它地基处理措施的区别。 图2.1-1 排水固结法的组成与分类公路和铁路软土路基排水固结处理时,常采用如下方法:堆载预压法(超载、等载或欠载);真空预压法;电渗法;降低地下水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4 4)胶结法)胶结法
6、胶结法的本质是化学加固。它是利用粒状浆液或化学浆液(如图2.1-2所示)通过注浆管把浆液注入土体中,挤压土体的同时又与周围的土体混合胶结形成一个强度高、抗水性好的胶结体。胶结法与挤密法有所不同,挤密法在土体中只会使土体在横向上发生挤密作用,而胶结法在挤密土体的同时又能与土体发生胶结作用形成新的一种结构体。但是两种方法都能起到提高地基土的隔水性与加固地基的作用。 公路和铁路软土路基胶结处理时,常采用如下方法:深层搅拌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水泥加固地下连续墙(TRD)法;渗入性灌浆法;劈裂灌浆法;挤密灌浆法;化学注浆;微生物灌浆。图图2.1-2 胶结法胶结法图图2.1-3 胶结法浆液材料胶结法浆液材
7、料(5 5)加筋法)加筋法 加筋法是指在土中加入如纤维组织物、网格片等抗拉材料,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由于土的抗拉强度基本为零,在土体中置入加筋体能够有效地限制土的侧向位移,形成土筋复合体,变相地增加了土体的抗拉能力。因此加筋法特别适用于路堤边坡加固、开挖支护、挡墙结构维护等工程。加筋法分为加筋土、土工聚合物、土钉等方法。 公路和铁路软土路基加筋处理时,常采用如下方法:加筋土垫层法;加筋土挡墙法;土钉支护法;锚杆支护法;锚定板挡土结构;树根桩法;柔性桩复合地基法;刚性桩复合地基法;长短桩、长板-短桩复合地基;加筋碎石桩复合地基法。图图2.1-4 加筋土加筋土 图图2.1-5 土工聚合物土工聚
8、合物 2.1.3 2.1.3 沪通铁路地基处理工程实例沪通铁路地基处理工程实例沪通铁路为连接上海市与南通市的国家铁路级干线,速度目标值200km/h,沿线工程软基及松软土路基长约27.199km,配套工程增(新)建线路软基长6.36km。沪通铁路共分为7个标段,沿线软土厚度分布不均匀。I标路基地基加固处理形式为旋喷桩、水泥搅拌桩。II标路基地基处理形式: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钢筋混凝土管桩。III标路基地基加固处理形式为CFG桩。IV标路基地基处理形式:袋装砂井、水泥搅拌桩、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钻孔桩、真空预压。V标路基地基处理形式:双向水泥搅拌桩、PHC管桩,碎石垫层。VI标路基地基处理形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工程 路基 建造 新技术 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