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项目施工案例-PPT演示文稿.pptx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项目施工案例-PPT演示文稿.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项目施工案例-PPT演示文稿.pptx(5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塔吊平面布置、施工道路及堆场学习重点:了解装配式建筑常用塔吊设备选型及布置方法。 掌握装配式建筑施工道路及构件堆场的布置原则及要求。1、塔吊平面布置 在项目确定后,根据结构、建筑设计图纸及相关规范进行预制构件的初步拆分,再进行预制构件的深化设计。根据预制构件拆分图得出每块预制构件的重量,进行吊装设备的选型。吊装区域内最重构件吊装区域0m-20m20m-25m25m-30m30m-40m构件名称WGX103NQY403WGX102WGY102构件类别外挂墙板内墙板外挂墙板外挂墙板构件重量5.7T4.8T 5.7T3.07T1、塔吊平面布置1、塔吊平面布置 由于10#栋建筑高度为97.8m,塔吊独
2、立高度必须大于建筑高度,塔吊实际使用是的最大高度为110.5m。根据6517B-10塔吊说明书中有关附墙高度的要求,以及项目实际情况绘制塔吊附墙立面图。塔吊说明书中要求第一道附墙不得高于37m,实际第一道附墙安装在建筑物的12层,高度为33.6m;第二道附墙与第一道附墙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5.2m,实际第二道附墙安装在建筑物的19层,两道附墙之间的间距为22.4m;第三道附墙与第二道附墙之间的距离不得超过25.2m,实际第二道附墙安装在建筑物的27层,两道附墙之间的间距为22.4m;塔吊附着3道附墙后,上部自由高度应小于37.4m,实际上部自由高度为32.1m。2、施工道路 施工现场预制构件运
3、输道路为环形道路,道路宽度为8m,路面平整无急转弯、大坡度、泥泞、坑洼等。2、堆场 10#栋预制构件运输道路经过地下室顶板,在运输构件车经过的地下室顶板位置搭设满堂架支撑,在地下室顶板后浇带位置铺设钢板,并经过了原结构设计单位验算,满足承载力要求。在塔吊周围预留了3-4个半挂车停靠位置,并将此区域内的地下室顶板下搭设满堂支撑,使其满足由于存放预制构件而产生的荷载。既保证了构件的及时供应,也避免了构件由于卸车而带来的二次吊运工作,提高了塔吊的工作效率。三维模型绘制施工流程图编制测量放线图编制吊装顺序编制支撑平面图编制学习重点:了解三维模型绘制方法及要点。 掌握施工流程图编制的方法。熟悉测量放线图
4、绘制的流程。掌握外墙板吊装顺序编制的原则。编制叠合梁、内墙板吊装顺序。编制隔墙板吊装顺序图。编制叠合板吊装顺序图。板底支撑平面布置图绘制。梁底支撑平面布置图绘制。1、三维模型绘制 根据建筑、结构施工图以及预制构件深化设计图纸,绘制三维模型,模拟现场吊装施工。检查预制构件深化设计高度是否与建筑、结构施工图一致;检查叠合梁锚入同一支座中的底筋是否有干涉;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及现浇构件连接节点是否合理。2、施工流程图编制根据以往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中统计的人工工效:(1)外墙挂板约为15分钟一块;内墙板、隔墙板约为15分钟一块;叠合梁和叠合楼板约为12分钟一块;楼梯梯段吊装约为15分钟一块;(2)若
5、大模板需要塔吊配合安装时,模板吊装构件长度大于2.5米约为10分钟一块,其余均按6分钟一块安排;(3)剪力墙混凝土吊运为1.5m量每次,每次每斗约为20分钟;楼板混凝土每斗每次约为10分钟每次;(4)剪力墙钢筋绑扎、楼板钢筋绑扎约为20/每人每工日;(5)模板安拆约为15/每人每工日;(6)水电预埋约为50/每人每工日;(7)支撑搭设约为100(标准层面积)/每人每工日。2、施工流程图编制 为了各工序之间有序的穿插作业,各工序穿插节点根据经验可参照如下:(1)在测量放线的同时可以准备支撑材料、吊装所需的辅材及设备等进行一些辅助工作;(2)在外墙挂板吊装完成之后,可以将剪力墙柱的钢筋绑扎至梁底;
6、如项目防护采用外挂架时,外墙挂板吊装完成之后可将外挂架提升一层;(3)吊装内墙、叠合梁及内隔墙时,根据吊装顺序将整个作业面分区分段,在某个区域内的预制构件吊装完成之后,可以在这区域内穿插钢筋绑扎、水电预埋、模板安装、支撑搭设等作业;如采用大模板作为竖向墙柱模板时,可将隔墙放在竖向墙柱模板拆除完成之后吊装,且同时可以搭设支撑;(4)叠合楼板上的水电预埋及钢筋绑扎也可根据吊装顺序分区分段穿插作业。(5)叠合梁、叠合楼板支撑搭设应在该构件吊装前提前一个时间段搭设完成。2、施工流程图编制 项目实际工程情况1、吊装构件中外墙板数量为30块;叠合梁数量为34块;内墙板为27块;隔墙数量为10块;叠合楼板为
7、49块;楼梯2块;2、吊装大模板数量为72块;3、本项目临边防护采用的是外挂架;支撑体系采用的是独立三脚架支撑;模板采用的是大模板;混凝土浇筑采用的是竖向墙柱与水平梁板分次浇筑,用1.5方量料斗吊运浇筑。根据上述说明编制标准层流程图,细化每个工作时间段的工作内容,优化施工顺序,注:图表中红色箭头加粗的为关键线路,其余的均为非关键线路。3、测量放线图绘制 测量放线图绘制步骤:首先确定测量放线孔,根据测量放线孔定出主控线,再根据主控线标注出主控线与轴线之间的尺寸关系,最后根据轴线定出预制构件的边线及端线。本项目中外墙挂板突出楼层结构标高,所以外墙挂板边线为200mm的水平控制线。4、外墙板吊装顺序
8、编制本项目外墙挂板从楼梯间位置开始按逆时针方向编制,这要编制主要原因是即避免了最后一块外墙挂板插入式吊装;避免了由于漏编墙板而要从新调整吊装顺序;减少了吊装工人来回跑动的时间,增加了施工效率;且由于楼梯间有大面积的剪力墙钢筋需要绑扎,提前给钢筋工创造作业条件5、叠合梁、内墙板吊装顺序 根据三维模型编制叠合梁及内墙板吊装顺序,为了保障后续工序的有序进行,将整个作业面大致分为三个区域,首先编制1-9轴交E-P轴作业面的叠合梁与内墙板,再编制4-15轴交A-E轴作业面的叠合梁与内墙板,最后编制9-18轴交E-P轴作业面的叠合梁与内墙板。叠合梁的吊装顺序编制时,按底筋的避原则让先下锚、后直锚、再上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 项目施工案例-PPT演示文稿 装配式 混凝土 建筑 施工 技术 项目 案例 PPT 演示 文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