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重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docx
《大学体育课重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体育课重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docx(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更开放、更包容、更个性化大学体育课重在激发学生运动热情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日前落下帷幕。从大运会中,我们看到了青年们用汗水诠释昂扬向上的奋斗精神,也直观感受到了运动所特有的磨炼意志品质、培养拼搏精神的育人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体育育人功能的重视,我国学校体育取得了长足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日趋合理、功能显著提升。从中小学到大学,逐渐形成完备的教学体系,学校体育从旧观念里“可有可无的学科”成为学生、家长和学校必须认真对待的学科。从具体执行层面来看,课程设置、考核办法和评价督导等方面,都反映出学校体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有了切实提升。在课程设置方面,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规定“学校
2、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确保体育课时不被占用”,将确保体育课时提高到了法律层面。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的一项调查显示,基础教育阶段高中、初中、小学3-6年级、小学1-2年级体育课开足率分别达到82.06%、57.58%、65.74%和59.75%。在考核办法方面,很多省市持续探索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情况、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等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并提高中考体育分值;部分高校试行在自主招生高校校考中、在“强基计划”招生考试中增设体育项目测试等方案。在评价督导方面,学校体育已被全面纳入教育督导检查。可见,学校体育已从“小三门”转变为具有重要育人
3、功能的学科。尽管体育的地位有了一定提升,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有所好转,但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降的趋势亟须引起重视。相比于中小学,高校体育开设课时更少,到了大学三、四年级及研究生阶段,体育课仅以选修课形式开设,且选修课程的学生占比低,高校体育高质量发展仍有漫漫长路要走。为进一步加强大学体育,应做到普及与提高并重、课内与课外结合、开放与包容共进。首先,普及与提高并重。普及指向学校体育的常规化,提高指向体育教育的专业化;普及奠定提高的基础,提高推动更广泛的普及。作为从未成年人到步入社会的中间阶段,大学期间形成的生活方式和运动习惯更有可能延续到工作生活中,因此大学公共体育教学的使命应着重于帮助学生形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 体育课 重在 激发 学生运动 热情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