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灌区干渠防渗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灌区干渠防渗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灌区干渠防渗改造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要21.1 项目背景21.2项目依据21.3项目建设任务及目标31.4项目建设的范围和规模3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31.6工程效益指标3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情况42.1自然概况42.2社会经济条件62.3水资源及水利工程基本情况7第三章 工程地质93.1区域地质概况93.2渠道工程地质条件93.3天然建筑材料93.4工程地质评价与建议10第四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114.1 项目区水利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114.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4.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2第五章 项目建设的任务与规模135.1项目
2、建设的任务135.2 项目建设的规模135.3水土平衡分析13第六章 工程设计及方案比选216.1建设标准216.2渠道工程设计216.3渠系建筑物设计25第七章 施工组织设计287.1项目组织机构设置287.2项目实施管理287.3施工条件297.4施工进度安排297.5工程永久占地29第八章 项目区运行管理308.1项目区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08.2管理体制改革30第九章 环境影响评价339.1环境现状339.2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339.3环境影响评价33第十章 工程投资估算3410.1 编制说明3410.2 编制依据34第十一章 国民经济评价及效益分析34第十二章 结论39第一章 项
3、目概要1.1 项目背景 根据我国制定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 在今后十年中,将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的规模。在新世纪,以工代赈将对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更加重要作用。xx农五师xx位于新疆xx西缘的xx中游,是以农牧业为主的边境团场,也是xx重点扶持的贫困团场之一,xx地区耕地全部利用xx水进行灌溉,全团海拔较高,积温低,年日照时短,不适宜种植棉花等高产值作物,只能种植小麦、油葵、苜蓿等几种作物。由于xx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造成团场农业结构单一,农产品产值较低,团场经济效益较差。该团自1960年建场以来,团场十分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几十年修建各级渠道
4、总长448.72km,修建各类渠系建筑物978座,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为灌区工、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为巩固边防,屯垦戍边,改善团场职工的生产、生活环境,使边境居民安居乐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xx自六十年代大规模开发以来,团场兴建的水利工程对其工农业以及畜牧业生产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灌区的引水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全团灌溉面积已达6.99万亩,占农五师现有灌溉面积的8.1%。虽然灌区的水利工程建设对团场经济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相对来说,水利工程建设还是比较缓慢,很多水利工程已严重老化失修,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加之大河来水时空分配不均匀,仍然对灌区工农业生产的正常发
5、展造成影响。xxxx干渠建成于1963年,担负着xx和地方上四个地区的灌溉任务:xx县xx镇1.44万亩耕地、xxxx地区2.53万亩耕地、xx县xx镇7.22万亩耕地和xx2.89万亩耕地。干渠渠首设计引水流量10m3/s,总控制灌溉面积14.09万亩,全长28.6km,跨越农五师2个团场和xx县2个镇,属于xx和地方共用渠道,是当地引水灌溉的主动脉,决定着当地农田灌溉的质量和农业的生产效益。渠道运行四十年来,没有进行过大的防渗改造,由于资金的缺乏,当地水管部门只能在每年灌溉前对局部损坏的地方进行修补,目前渠道设施简陋,渠系建筑物不配套,部分渠段破损严重,输水能力不足,防渗率低,水量损失大,
6、供需矛盾突出,严重制约了项目区农业的灌溉和经济发展。为保证xx农业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的稳步增长,xx团党委决定申请部分上级资金和自筹一部分资金对xx干渠渠首至xxxx地区这一渠段进行防渗改造,长度为11.243km。为搞好xx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促进团场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对xx干渠进行水利配套改造是十分必要的。1.2项目依据(1) 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村改革,确保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要多渠道增加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和节水农业。”(2) 中国农村
7、扶贫开发纲要,纲要中提出, 在今后十年中,将进一步加大以工代赈的规模。在新世纪,以工代赈将对解决剩余贫困人口的温饱,促进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作用。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DL50209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SL23-2006;渠道防渗工程技术规范SL18-2004;水工建筑物抗冰冻设计规范SL211-200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1.3项目建设任务及目标根据新疆xx农五师“十一五”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0年)及新疆xx农五师
8、xx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报告(20062010年),在“十一五”期间,xx将改造输水渠道43.2km,其中包括xx干渠及其渠系28.5km,xx干渠及其渠系14.7km。本次建设任务就是通过改造项目区骨干输水工程xx干渠,配套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恢复和提高渠系输水能力,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以此提高团场的综合经济效益。实现团场增效,职工增收的目的。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渠系水利用系数将从目前的0.65提高到改建后的0.78,将节水1056.9万m3,改善灌溉面积4.02万亩。粮食平均单产由原来的402kg/亩提高到430kg/亩,项目区职工可年增收入1636元,达到为团场脱贫,职工致富的目的。1.
9、4项目建设的范围和规模1.4.1 项目建设的范围本次工程建设范围为xxxx干渠0+000桩号10+078桩号段。1.4.2 项目建设的规模改建干渠11.243km,设计流量Q设8.2m3/s,配套渠系建筑物10座,控制灌溉面积3.97万亩。工程级别为4级,规模为中型,建筑物级别为4级。1.4.3主要工程量 渠道工程量,见表1-2。 渠系建筑物工程量,见表1-3。1.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本项目估算总投资838.06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652.36万元,金属结构设备及安装工程投资11.3万元,临时工程投资43.27万元,独立费用投资34.72万元,预备费74.2万元,水土保持费及环境保护费22
10、.2万元。1.6工程效益指标 工程的经济内部效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8%; 经济净现值大于零; 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第二章 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情况2.1自然概况2.1.1 地理位置xx位于新疆xx西缘的xx谷中游,xx蒙古自治州xx县境内,地理坐标东经81 230481 45 40,北纬445804450218。该团包括xx和xx两个农牧区。本项目位于xx县xx镇和xxxx地区。2.1.2地形地貌xx地处xx河谷中游地区,该团东邻xx镇,西接xx乡,中间被xx镇相隔成xx、xx两区,南邻xx,北靠xx山前冲积扇。xx东距xx市32公里,西距xx县城57公里,xx区东西长7公里,南
11、北宽6公里,全团农区总面积9.4万亩。xx地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度708843米,坡降为17。该区北抵xx洪积扇中部,为一片砾质戈壁滩,地势起伏不平,分布着南北向小冲沟。至xx边,有一明显陡坎,为xx山前洪积扇的中、下部,地势较平坦,是xx地区的农业区2.1.3气象特征项目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平均日较差为12-14。春季气温冷暖多变,晴朗少雨;冬季长而寒冷,冷空气活跃,易造成气温急剧下降,积雪10-28厘米不等。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光热资源较丰富,光照较长,10的积温2417,适宜多种粮食作物和牧草的生长
12、。根据阿合其气象站资料,项目区主要气候因素如下:年平均气温 3.6极端最高气温 39.5极端最低气温 -31.2年日照时数 2813 h 10 积温 2417平均相对湿度 66%年平均降水量 181mm年平均蒸发量 1658mm年平均无霜期 162d年平均风速 2.7m/s年最大风速 22m/s常年主导风向 西南风最大冻土深度 170cm2.1.4 水文xxxx地区主要引水工程xx干渠引水于xx,渠首位于xx中游。现就xx水文情况做如下分析:径流据xxxx水文站和xx水文站观测,xx发源于别珍套山和xxxx处的洪别林达坂,由西向东经xx县、xx市注入艾比湖,全长252km,流域面积12506k
13、m2,河网密度0.176,河道平均坡降为10-8.2。多年平均径流量xx站为3.19亿m3,xx站为4.75亿m3,变差系数Cv=0.14,径流的年际变化不大,径流较稳定,年内分配较不均匀。 xx干流及主要支流水文特征值表2-1河名站名集水面积km2年内分配(%)多年平均径流量万m3多年平均径流深mm不同保证率径流(亿m3)CV春水3-5月夏水6-8月秋水9-11月冬水12-2月20%50%75%95%xxxx220618.641.219.420.831900150.03.603.242.972.600.14洪水流域内洪水全部形成山区和山前冲积扇,由于集水区的高程较低,冰川和高山永久积雪覆盖面积小,不足流域集水面积的4,因此灌区河流洪水主要形成于中山带的季节性积雪融水型洪水和形成于低山带的暴雨型洪水,以及两者的混合型洪水。调查得到的历史最大洪峰流量为337m3/s(1942年7月),发生于xx上游好达河处;根据“地表水资源评价”报告,得出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见表2-2。不同频率洪峰流量表表2-2 单位:m3/s 河 名站 名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