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水利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报告.doc
《XXXX水利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XX水利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XX水利发展建设规划研究报告第一章:基本情况滦平县位于河北省北部,承德市中西部,是全省环京津的35个市县之一,自古就是沟通京、津、辽、蒙的交通要冲,素有北京北大门之称。滦平县城西距首都北京165公里,距首都国际机场120公里,距天津港312公里,东距历史文化名城承德65公里,幅员面积3213平方公里,辖22个乡镇、220个行政村,1个城关街道办事处、9个居民委员会,人口总数33.3万人,水利、矿产资源丰富,境内有滦河、潮河两大水系,四条主要河流,潮河水注入密云水库,滦河水注入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是京、津、唐三市的饮水之源。主要矿产有金、铁、花岗岩等30多种。县内旅游资源丰富,国家一级旅游景
2、点金山岭长城、白草洼国家森林公园及碧霞山、转山湖等景区、景点分布在京承旅游公路沿线,旅游交通便捷,电力环网配套,通信实施齐全,京承旅游公路、京沈101国道横穿东西,京通铁路纵贯南北,全县23个乡镇、办事处全部通油路,程控和移动电话遍及全县,独特的区域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水利矿产资源等自然条件,使得本县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第一节: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貌滦平县位于华北北部燕山山脉中段。东经11640151175213北纬403921411253,东部和东南部与双滦区、承德县为邻,西部、西南部与北京市怀柔、密云两县接壤,北部与丰宁、隆化两县毗连。总面积3213平方公里,属八山一水
3、一分田的低山丘陵区,侵蚀构造浅切割中山和山间宽谷地形,侵蚀构造侵蚀堆积地貌类型,总的趋势是中部滦河河谷带较低,四周为低中山环绕,有滦平盆地之称。第二节:河流、水系境内有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潮河四大河流,同属海河流域,分属滦河与北三河两大水系。东部滦河属滦河水系,在东沟门入滦平境,在张百湾镇有兴洲河汇入,在滦河镇有伊逊河汇入,向东穿过我县流经承德县和宽城县,在潘家口进唐山市后入渤海。西部潮河属海河流域北系北三河的潮白河支流,潮河发源于丰宁,经马道沟入滦平境,在古北口入北京市密云县境后注入密云水库,另有100平方公里以上支流7条,72条支沟,上千条小溪。全县河网密度0.137公里/平方公里。第三
4、节:水文、气象滦平县属中温带向暖温带过渡、半干旱间半湿润、大陆性季风型燕山山地气候,四季分明,冬长夏短。春季干旱少雨;夏季雨热同期;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气象要素不但南北差异,且呈立体分布,山地小气候明显。全年平均气温7.6,极端最低气温29.9,极端最高气温38,年平均日照2693小时。10积温3250。无霜期年平均149天,全年多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3米/秒,历史最大风速18.3米/秒。全县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58.3毫米,多年平均年水面蒸发量947.4毫米,多年平均年陆面蒸发量42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78.1毫米,降水和径流时空分布不均,空间上由南向北递减,年内、年际分配差异很大
5、,时间上80%的降水集中在69月份,73%径流集中在710月,最大年径流量是最小年径流量713倍。第四节:地质、土壤、植被本县在地质构造上处于内蒙地轴的最南部分,为滦平拱断束三级构造单元,北以风山一隆化深断裂为界,南以古北口一新杖子深断裂与燕山沉降带邻接。从震旦纪到侏罗纪以前,地轴内除震旦纪早期外,缺失了全部沉积处于隆起状态。中生代燕山运动对本区影响强烈、断裂活动普遍、岩浆活动广泛、同时形成许多孤立的断陷盆地。在滦平拱断束内出现九个中生代凹陷,如朝梁沟断陷盆地,滦平断陷盆地,孤山断陷盆地,县区大部分位于滦平断陷盆地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太古界单塔子群、元古界震旦系、中生界侏罗系及新生界第四系。本
6、县土地分布由高到低主要有棕壤、褐土和草甸土三大类,棕壤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上地带,约占总面积的28.5%,下分棕壤、生草棕壤、棕壤性土三个亚类;褐土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低山区或黄土川地,约占总面积64.7%,下分褐土、林溶褐土、碳酸盐褐土、草甸褐土、潮褐土五个亚类;草甸土主要分布在河流两岸及地势低洼地区,约占总面积的2.1%。滦平属华北植物区系,植被类型属东部湿润森林区温湿带半干旱性落叶、阔叶林和灌丛草原亚带,冀北山地栎林油松和亚高山针叶林。近几年来,经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京津风沙源防沙治沙、21世纪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项目建设,畜牧部门开展围栏、圈舍饲养等措施,使植被有了很大的改
7、善,全县林草覆盖度达到33.4%,森林覆盖率26.8%。第四节:社会经济状况全县国土面积321300公顷,其中林地86189公顷,草地20946公顷,荒山荒坡及未利用地162490公顷,非生产用地25948公顷,耕地25727公顷,在耕地中,川平地20993公顷,坡耕地(8-25) 4734公顷,有效灌溉面积14400公顷。2005年人口总数33.3万人,年均增长0.2,农村人口29.8万人,总劳动力17.7万人,城镇人口7.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23%。全县国内生产总值(GDP)30亿元,年均增长为16,人均(GDP)8800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6亿元,占20,播种面积19376公顷,粮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XX 水利 发展 建设 规划 研究 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