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地区城市抗旱规划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干旱地区城市抗旱规划报告.doc(5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XX市XX区抗旱规划报告目 录前 言 5第一章总则8第一节 规划目的与意义8第二节规划编制依据10第三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10第四节规划范围和水平年13第五节规划目标和任务13第六节规划技术路线16第二章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评价18第一节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18第二节抗旱基本情况调查21第三节干旱规律及情势分析24第四节现状抗旱能力评估及存在问题分析25第三章旱情监测预警系统30第一节旱情监测30第二节旱情分析评估31第三节旱情预警预报31第四章抗旱水源工程规划33第一节已建抗旱水源工程配套设施挖潜和改造33第二节新建抗旱应急水源工程33第五章抗旱指挥调度系统36第一节 抗旱会商系统36
2、第二节 调度决策系统39第六章抗旱减灾保障体系53第一节组织机构53第二节抗旱预案制度53第三节政策法规54第四节抗旱投入机制54第五节抗旱服务组织建设54第六节抗旱物资储备55第七节抗旱减灾基础研究和新技术应用55第八节抗旱宣传培训55第七章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意见57第一节投资估算编制依据57第二节投资估算与规划实施意见57第八章规划实施效益分析评价63第九章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65第十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6752前 言旱灾是海南区主要灾害之一,它直接影响了旱区的工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严重时甚至影响灾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解放以来,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区人民群众为防治旱灾害做出了巨大努力,
3、大大提高了抗灾减灾能力。西宁海南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2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自治区唯一的国家级海南区,也是全国53个国家级海南区中唯一冠有稀土专业名称的海南区。海南区先后被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为“国家科技兴贸出口创新基地”、“国家稀土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青年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近年来,海南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旱灾情,每次灾害对全市经济都造成较为严重的损失,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旱灾害造成的损失有愈来愈大的趋势。因此,旱灾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高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大隐患。如何正确认识旱灾害,减少损失,创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和谐氛围
4、,提出科学的抗旱减灾规划,不仅是水利部门而且是全市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本规划以2007年为规划水平年,对1990年以来的旱情、数据及旱灾害资料做深入分析,提出了2008至2020年期间全市抗旱减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项目布局等。海南区抗旱规划正是基于以上需要,并根据包汛指字 20094号西宁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转发新疆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要求,依据抗旱规划工作大纲、抗旱规划技术大纲编制的。本规划以2007年为现状基本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对1990年以来的旱情、数据及水旱灾害资料做深入分析,提出了2010至2020年期间全区抗旱减灾的目标、任务、措施和项目布局等。(注:
5、海南区2008年重新区划,基本资料为区划前,规划按区划后。)本规划包括规划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编制依据,规划目标和任务,基本情况调查分析与评价,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水源工程规划,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抗旱减灾保障体系,投资估算和规划实施意见,规划实施效益分析评价,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等共12个部分。本规划虽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因海南区旱灾害定量资料少,加之时间紧,水平有限,总感到还有许多不理想的地方,有待于在今后抗旱减灾规划实施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二零零九年五月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规划目的与意义干旱灾害是海南区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造成不同
6、程度的影响,严重制约地方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干旱灾害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从1990年2007年的18年间,海南区每年3到7月份都会发生干旱,最严重的是1995、1998、1999、2000、2005年。干旱发生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过去旱灾高发区域主要是在海南区南部万水泉镇和红泥井牧场。近些年来,我区其他乡镇的旱情也在扩展和加重,目前旱灾发生的范围已经遍及全区。同时,旱灾影响范围已由农业为主扩展到工业、城市、生态等领域,工农业争水,城乡争水和国民经济挤占生态用水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地区经常性地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是冬春夏三季连旱,
7、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影响。随着海南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乡镇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人民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发生几率增加,干旱灾害的发生会越加频繁,旱灾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更加严重。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宁市市委和政府高度重视抗旱工作,统筹规划,组织实施了应对抗旱的基础设施建设,也为海南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面对严峻的干旱形势,当前我区抗旱减灾工作仍存在着基础薄弱,城乡供水体系抵御旱灾能力较弱,抗旱减灾管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抗旱工作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因此,加强抗旱管理,提高海南区综合抗旱减灾能
8、力,预防和减少干旱灾害损失,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迫切的重要工作。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抗旱工作,国务院办公厅于200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明确要求“各地区应结合经济发展和抗旱减灾工作实际,组织编制抗旱规划,并与其他相关规划做好衔接,以优化、整合各类抗旱资源,提升综合抗旱能力,避免重复建设。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地方抗旱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指导”。编制抗旱规划,既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的通知精神,也是保障城乡供水安全,粮食安全,保护生态与环境,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编制和实施抗旱规划,逐步提高我区减灾能力和管理水平,主动应对日益严重的干旱灾害,最
9、大可能地减轻旱灾损失,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目前,海南区组织各相关部门制定了许多水利专业规划,如水资源综合规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河沟治理规划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划等,这些规划的实施,对我区的抗旱减灾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次规划主要是针对当前抗旱工作的迫切需要,结合防汛抗旱指挥部门抗旱减灾职能,着重就旱情监测预警系统,抗旱应急水源工程,抗旱指挥调度系统,抗旱减灾保障体系等方面内容进行规划。第二节规划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抗旱条例以及国家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等国家和行业有关法律
10、,法规。2.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抗旱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768号)。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等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标准。4.海南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海南区水利 “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长远规划报告,海南区国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等。5.海南区农村安全饮水规划等。第三节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央水利工作方针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为核心理念,以科学、民主,依法行
11、政为基础,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讲求效益,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继续巩固和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对涉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深化各项水利改革,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妥善处理好抗旱减灾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把保障城乡供水安全作为首要目标,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手段,提高防御重大干旱灾害的能力,完善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实现城乡生活,工农业生产,生态全面抗旱,最大程度减轻干旱造成的损失和影响,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提供有力支撑。(
12、二) 基本原则编制抗旱规划应坚持以下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合理规划的原则。把保障居民生活用水安全放在首位,统筹协调工业,农业及生态用水。抗旱减灾要从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实际要求出发,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抗旱减灾工作的出发点,着力解决好与人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用水问题,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对供水安全,生态环境用水等方面的需求。2.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原则。抗旱规划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充分考虑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妥善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制止对自然无限制的索取和肆意破坏。同时,要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正确认识抗旱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科学处理
13、水源工程建设可能带来的生态问题,保证水利事业持续健康发展。3.坚持与时俱进,以改革促进发展的原则。加大水利改革力度,强化政府对涉及水事务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克服水利发展中的制度性障碍,理顺体制,健全法制,改革机制,加强水利依法行政,全面的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4.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建立和完善防抗结合的抗旱减灾体系,提升抗旱减灾能力,增强抗旱工作的主动性。统筹发展,抗旱减灾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开源节流并重,防洪抗旱并举;统筹考虑不同区域,城市和农村水利发展的特点和需求;统筹考虑水资源条件和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合理确定抗旱减灾规划的目标,速度,规模和重点。5.坚持
14、资源节约和保护的原则。继续把水资源的节约、保护、配置放在突出位置,节水为主,治污优先,把建立节水防污型社会作为抗旱减灾的一项长期性任务,提高全社会节水防污意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6.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原则。结合本地区水资源条件,干旱特点和抗旱能力现状,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合理确定抗旱规划的近远期目标、任务和重点。坚持突出重点,注重效益,根据国家公共财政状况和投资政策,明确抗旱减灾发展的重点,有所为有所不为,合理确定抗旱减灾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优化配置抗旱建设资金,保续建保投产,坚持扩大能力与巩固提高相结合,提高抗旱工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第四节规划范围和水平年(一)规划范围本次
15、规划范围为海南区的主要辖区(建成区、滨河新区、希望园区三部分,编制海南区抗旱规划。(二)规划水平年本次规划以2007年为现状基准年,2020年为规划水平年。第五节规划目标和任务(一) 规划目标本规划用于指导海南区今后十年的抗旱减灾工作.通过规划的实施,使海南区抗旱减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基本达到以下目标:发生中等干旱时,城乡生活,工业生产用水有保障,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不遭受大的影响。发生严重干旱时,城乡生活用水基本有保障,工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发生特大干旱时,保障城乡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尽量保证重点部门,单位和企业用水。(二) 规划重点本规划的重点地区是海南区旱灾易发区和抗旱能力较弱的区域,基本覆盖全区。本规划的重点内容是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建设,抗旱应急水源工程建设,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和抗旱减灾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并逐步健全完善海南区的旱情监测预警系统,做好全区居民饮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及其他用水等抗旱应急水源及保障体系建设,健全完善区级,逐步建立乡镇(办事处)级抗旱指挥调度系统,强化抗旱减灾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