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江苏卷)(解析版).docx
《【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江苏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第二模拟(江苏卷)(解析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江苏卷)第二模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 .黑龙江小南山墓葬遗址出土9000年前的玉器200多件,品类众多,加工工艺达到一定水准,尤其是采用了砂绳切割技术,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了6000多年,该技术
2、也是后来红山玉器、良渚玉器的主打工艺。该材料可以说明A.阶层分化已经初现端倪B.社会分工促进技术进步C.人类向新石器时代迈进D.中华文明发展一脉相承【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9000年前(中国)。根据材料“品类众多,加工工艺达到一定水准,尤其是采用了砂绳切割技术,为目前世界上最早的发现,比中美洲同类技术早了6000多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9000多年前的小南山遗址中,出现了水平较高的玉器加工工艺,其中一项工艺是世界上最早的发现,反映了当时生产力水平发展,手工业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人类在向新石器时代迈进,C项正确:
3、材料没有阶级分化的信息,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手工水平较高,没有涉及社会分工与技术进步的关系,排除B项;D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C项。B.农业经营的主体多样2 .下图为山东临沂五里堡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图中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在烧烤肉串,另一人持扇扇风。这幅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A.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材料“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可知烧烤肉串,属于社会上层的生活内容,普通百姓生活还是比较平淡的,与上层生活有定的差距,D项正确;材
4、料体现的是社会上层的生活,无法判断百姓的生活状况,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农业的发展情况,仅是上层社会的简单生活描述,排除B项;农产品商品化指的是农产品投放到市场,受到市场的影响,材料未涉及,排除C项。故选D项。3 .魏孝文帝太和十四年,南齐派使节北上,恰逢冯太后丧事,齐使欲以朱衣入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得以丧服入见。这一事件反映当时A.南人无视北方习俗B.魏晋玄学由盛转衰C.地域文化南北分明D.北朝深受儒学熏陶【答案】D【解析】根据“齐使欲以朱衣人见,北魏派人四次往返劝阻,皆不肯更衣。后北魏以精通礼学的名士成淹与之辩论,齐使不敌,只
5、得以丧服入见。”可得出北朝注重儒家的礼仪,强调有丧事要穿丧衣。而南齐使节穿红色的衣服,有违礼数。成淹辩论成功,也反映出北朝的儒学有较好的发展,受到儒学的熏陶,D项正确;A项只是表面,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玄学的发展善,只反映儒学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不是地域文化的区分,而是儒学的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4 .宋代小商小贩们散布街头,叫卖、吆喝是他们主要的口头广告形式。当时“廛市有摇小鼓而售戏面具者”,摇小鼓是在叫卖吆喝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特色音响广告,借助一定的器具,形成一定的音乐认知,成为特定的引向具体商品的替身。这反映出宋代A.商业助推词曲革新B.城市经济形态正转
6、型C.商业文化获得发展D.传统音乐走向世俗化【答案】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根据材料“小商小贩们散布街头”“口头广告形式”“特色音响广告”和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商业除了营业时间的延长,营业环境的改善,广告文化也得到了发展(宋代商业活动较少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商品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自由发展,商业竞争日趋激烈。为了应对激烈的商业竞争,广告在商界得到了广泛、多样化的使用),形成了很具行业特色的叫卖或吆喝方式,C项正确;材料中“摇小鼓”这种形式不属于词曲范畴,且材料也未体现商业与词曲发展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虽
7、能体现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但无法得出经济转型,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传统音乐,排除D项。故选C项。5 .康乾时期,华夷观念发生了新变化。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该变化主要表明A.统治者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B.清朝疆域得到了开拓和巩固C.清政府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D.世界局势影响传统文化观念【答案】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康乾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而夷则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并结合所学可知,中
8、国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文明的东方大国,长期以来,在封建统治者头脑中形成了种居高临下的观念,即“华夏文化优越论”,由此形成古代华夷观念。华夷观念就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儒家文化的自我评价标准和处理对外关系的原则。“华”指华夏族,其主体为汉族;“夷”在古代是对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的贬称,如“四夷”、“九夷”、“夷服”等,故华夷观念从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抬高自己,轻视周边各族的心态。随清朝历代统治者推行民族高压政策和封建经济的高度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冲淡了传统的华夷观念,使其中“华”的主体逐渐从专指汉族扩展到包括满族在内的各民族,且随着西方的崛起和殖民侵略,“夷”开始专指外国人,特别是西方殖民者,故世界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4年一轮复习收官卷 2024 一轮 复习 收官卷 第二 模拟 江苏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