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树突棘变形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docx
《2023树突棘变形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树突棘变形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023树突棘变形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研究进展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painzNP)是感觉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一种慢性疾病,其特点是痛觉过敏、痛觉超敏以及自发痛,其慢性化的过程常依赖于中枢神经系统内异常适应的过程。研究发现,疼痛传导通路中神经元树突棘变形和NP之间存在很强的结构功能关系。了解树突棘动力学和NP之间的联系可能为研究NP机制提供新的启示和治疗靶点。1树突棘的结构和功能考虑树突棘结构与功能的相关特征对于进一步了解树突棘在疼痛病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树突棘是神经元树突中富含肌动蛋白的小突起,构成大多数兴奋性突触的突触后成分,其可塑性变化主要体现在形态和功能上。虽然它
2、们的体积很小,但树突棘中存在数千种蛋白质,包括受体、通道、支架蛋白和信号酶等。1.1 树突棘的结构树突棘根据形态特征可分为3种类型:蘑菇状、短粗状和细杆状,其中前两者被认为是成熟类型,常参与突触后结构的重塑。树突棘远端表面包含突触后致密带(Postsynapticdensity,PSD)1该区域包含高水平的神经递质受体、骨架蛋白以及信号蛋白等,通过与丝状肌动蛋白的连接而稳定下来。离子型谷氨酸受体包括M基3羟基5甲基4异恶嘤丙酸(-amino-3+ydroxy-5-methy14-isoxazo1epropionicacidzAMPA)受体和N甲基Q天冬氨酸(N-methy1-D-asparta
3、te,NMDA)受体介导兴奋性突触传递,是树突棘PSD的主要神经递质受体类型。这些受体通过与PSD95的相互作用锚定在细胞膜上。树突棘内富含肌动蛋白,它既作为树突棘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也作为招募各种其他突触后蛋白的支架。肌动蛋白有2种存在形式,并保持动态平衡,一种是单体的球状肌动蛋白(G-actin),另一种是聚合状态的丝状肌动蛋白(Iactin),二者可通过聚合或解聚进行相互转换,这种平衡由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进行双向调节。树突棘的生长和成熟以及活性诱导的形态变化是基于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变化,故肌动蛋白动力学的变化是树突棘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核心。除肌动蛋白之外,树突棘内存在许多肌动蛋白结合蛋白,例
4、如Ca2+/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H、Profi1in.Arp23复合体、drebrin等,这些蛋白与肌动蛋白相互协作,在树突棘的形态学改变和重塑中发挥重要作用。1.2 树突棘的功能1.2.1 树突棘调节突触功能树突棘是突触后信号转导的基本结构单位,在整个神经系统中主要存在于接受汇聚输入的刺状神经元上,如海马神经元、皮质的锥体神经元和脊髓背角(spina1dorsa1horn,SDH)神经元,突触可塑性主要受树突棘的数量和形态影响,蘑菇状棘与成熟的、稳定的突触和记忆形成有关,而细杆状棘与较弱的或发育不成熟的突触有关。在细胞水平上,树突棘密度的增加代表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输入的增加,这表明神经元进
5、入了一种更具可塑性的状态,更容易形成新的或更强的突触来提高所在神经回路的整体兴奋性。故树突棘的结构与其突触功能紧密相连,树突棘可塑性提供了一种基于结构的机制来改变和维持突触的长期功能。1.2.2 树突棘参与学习和记忆过程双光子成像技术的发展使学者们将树突棘的发生与学习记忆联系起来,学习是以树突棘的形式诱导形成新的兴奋性突触,比如新的树突棘会在获得新的经历或技能时出现,并在行为训练后持续数天至数周甚至更长时间。目前认为短期记忆可以通过调节影响突触强度的已有蛋白来形成,但长期记忆则需要激活基因表达、合成新蛋白质和形成新的连接。事实上,在学习过程中观察到新的树突棘形成和稳定的同时伴随着原有的树突棘的
6、消除,有研究表明学习的有效性与观察到的树突棘消除程度相关。强烈刺激可以长期提高突触效率,即长时程增强(1ong-termpotentiation,1TP)z是突触可塑性、学习和记忆的核心,痛觉中枢敏化与学习和记忆同享类似的机制,慢性疼痛可以被认为是一种持续的感觉记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DH和皮质区域的1TP和长时程抑制1ong-termdepression,1TD)与慢性疼痛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周围神经损伤可能会通过诱导1TP1以及进一步抑制1TD来增强兴奋性突触传递从而有助于NP的维持。在对脆性X综合征(FMR1-KO小鼠,FMR1基因敲除)的一系列研究中,发现了疼痛、记忆和树突棘可塑性之
7、间结构功能关系的新证据:野生型小鼠在各种疼痛模型中表现出正常的疼痛敏感性;然而,在FMR1-KO小鼠中因Rad功能障碍出现1TP受损,皮质和脊髓树突棘形态异常以及NP敏感性降低,同时伴有认知障碍。2各种类型NP常伴随树突棘发育不全中枢神经系统内异常的神经元可塑性是NP趋于慢性化的主要机制,可塑性在本质上不仅是功能性的,而且还可能涉及依赖于活动的结构改变。一项双光子体内成像研究表明,NP首先引发从树突棘消除到新树突棘形成增加的转变(第3天),然后是蘑菇状棘形成增加(第7天I在一些临床前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观察到包括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脊髓损伤(spina1cordinjury,SCI周围神经损
8、伤、皮肤烧伤和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在内的模型都显示出相似的树突棘变化模式,包括更多稳定/成熟的蘑菇状棘、整体棘密度增加、树突棘向更靠近胞体的树突分支处重新分布等一系列的变化,这种形态改变可能允许突触后膜表达的谷氨酸能突触后受体(如AMPA受体、NMDA受体)增加,有助于增强输入强度和频率,导致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之间失衡,参与中枢敏化的发生、发展。2.1 树突棘参与脊髓和高位脑区的中枢敏化SDH神经元突触可塑性是持续伤害性活动引起正常伤害敏感化的基础过程,在链服佐菌素诱导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中发现SDH神经元树突棘重塑伴随IV-V层广动力阈神经元(Widedynamicrangeneu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树突 变形 神经病 理性 疼痛 中的 作用 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