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供暖制冷九种方案优缺点.doc
《建筑供暖制冷九种方案优缺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供暖制冷九种方案优缺点.doc(13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建筑供暖制冷九种方案优缺点1常规电制冷空调系统目前使用较多的空调形式,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制冷主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有制冷效率高等的优点,它有如下特点。优点: 系统简单,占地比其他形式的稍小; 效率高,COP(制冷效率)一般大于5.3; 设备投资相对于其他系统少。不足之处: 冷水机组的数量与容量较大,相应地其他用电设备数量、容量也增加,加大了维护、维修工作量。总用电负荷大,增加了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所使用电均为高峰电,不享受峰谷电价政策,运行费用高。在拉闸限电时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2003/2004年夏季就因此出现空调主机减半运行情况,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使用效果。运行方式不
2、灵活,在过渡季节、节假日或休息时间个别区域供冷,需要开主机运行,形成大马拉小车,浪费了机组的配置能力,增加了运行费用。对于大型区域供冷系统较难实现较好的供冷(供水温度不能降低),管网的投资大、输送能耗高、空调品质差。2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空调是在常规水冷冷水机组系统的基础上减小制冷主机容量、增加蓄冰装置,利用夜间低谷低价电力时段将冷量通过冰的形式储存起来,白天需要供冷时释放出来。该技术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应用于美国,在70年代能源危机中得到发达国家的大力发展。从美国、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等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情况来看,冰蓄冷已经成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比如,韩国明令超过2000的建筑,必
3、须采用冰蓄冷或煤气空调,日本超过5000的建筑物,就在设计时考虑采用冰蓄冷空调系统。很多国家都采取了奖励措施来推广这种技术,比如韩国转移1kW高峰电力,一次性奖励2000美金,美国一次性奖励500美金等等。中国也加大对蓄能技术的推广力度,国家计委和经贸委特下达节约用电管理办法,要求各单位推广蓄能技术,并逐步加大峰谷电差价。全国采用蓄能技术的空调系统大幅度增加,2001年10月举办APEC会议的10万上海科技城,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13万,广州大学城500万等大型建筑采用的就是冰蓄冷空调系统。冰蓄冷中央空调代表当今世界中央空调的先进水平,预示着中央空调的发展方向,有如下特点。优点:减少冷水机组容
4、量(降低主机一次性投资),总用电负荷少,减少变压器配电容量与配电设施费。制冷主机制冷效率高(COP大于5.3),同时利用峰谷荷电价差,大大减少空调年运行费,可节约运行费用35%以上(与热泵和溴化锂空调形式比可以节约40%以上)。减少建筑的配电容量,节约变配电的投资,节约约30%(空调的配电投资);免双线路的高可靠性费用,节约投资。使用灵活,部分区域使用空调可由融冰提供,不用开主机,节能效果明显。可以为较小的负荷(如只用个别办公室)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在过渡季节,可以融冰定量供冷,而无需开主机,不会出现大马拉小车的状况,运行更合理,费用节约明显。具有应急功能,提高空调系统的可靠性。在拉闸
5、限电时更能显示其优势:只要具备带动水泵的电力(如发电机发电 限电减电力供电)就能够融冰供冷,不会出现空调不能使用的状况(2003/2004年夏季空调主机减半运行,造成大部分中央空调达不到效果,只有冰蓄冷空调的效果没有受到影响)。制冷温度低而稳定,空调效果佳,提高大楼的舒适性和品位。有低温冷源制冷速度快,上班前启动时间短。上班前启动时间越长,则空调无效运行越多,无谓的浪费越大。作为驱动能源,清洁、环保、稳定、简单可靠,且峰谷电差价在不久的将来势必会更优惠(周边省份在去年已大幅优惠,国外的峰谷差更大)。对于大型多建筑区域供冷,可以低温供水,降低送水能耗、减少管网投资;同时与每一建筑一个供冷站的形式
6、比可以节约投资、减少管理费用、减少机房面积。(如广州大学城500万,浙江大学紫金港新校区13万,杭州商学院10万,杭州市民中心58万等)。可以为末端提供低温冷水,降低末端的投资;加强除湿能力,大幅提高空调舒适性;如果采用低温送风系统,更是可以节约末端的风机能耗、提高空调品质、减少风管的尺寸和投资。空调系统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实现系统的全自动运行,而且具备与大楼的BAS接口,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空调系统。不足之处:如果主机和蓄冷装置等设备均布置于制冷机房内,蓄冰装置需要占用一定的空间(解决办法:可以埋在绿化带下,布置在汽车坡道下等无用空间)。 机房设备投资比常规水冷电制冷和溴化锂机组系统稍高。冰蓄
7、冷只能夏天供冷,需要供热系统(可以采用热网换热供暖,热网容量远低于溴化锂机组所需,只有50%左右容量)。3水源热泵空调系统1)属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水源热泵是具备了利用地球水体所储藏的太阳能资源作为冷热源,进行能量转换的供暖空调系统。其中可以利用的水体,包括地下水或河流、地表部分的河流和湖泊以及海洋。地表土壤和水体不仅是一个巨大的集热器,收集了47%的太阳辐射能量,比人类每年利用能量的500倍还多(地下的水体是通过土壤间接的接受太阳辐射能量),而且是一个巨大的动态能量平衡系统,地表的土壤和水体自然的保持能量接受和发散的相对的均衡。这使得利用储存于其中地近乎无限的或地能成为可能。所以说,水源热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 供暖 制冷 方案 优缺点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