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炉煤气脱硫技术路线.doc
《焦炉煤气脱硫技术路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炉煤气脱硫技术路线.doc(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焦炉煤气脱硫技术路线、现状及五种工艺对比焦炉煤气中的硫化物是一种有害物质,若不对其进行脱除,不仅会腐蚀生产设备,而且会带来环境污染,因此焦炉煤气在使用前必须进行脱硫处理。本文对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焦炉煤气脱硫技术方案进行介绍,包括PDS法、HPF法、改良ADA法等。通过对这些脱硫工艺在脱硫效果、碱源、成本等方面进行比较,发现PDS法和HPF法因其脱硫效率高、不需要外加碱源、生产流程简洁,被大多数企业所青睐,综合效益最佳。引言煤在炼焦生产时一般72%78%转化为焦炭,22%28%转化为荒煤气,干煤中含有质量分数为0.5%1.2%的硫,其中有20%30%的硫转到荒煤气中,形成有机和无机硫化物。而焦炉
2、煤气中,硫化氢的含硫量占总含硫量的90%以上。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是一种有害物质,它会对化学产品回收设备和煤气输送管道产生腐蚀。硫化氢含量高的焦炉煤气用于炼钢,会导致钢的质量下降; 用于合成氨生产,会导致催化剂中毒失效和管道设备等腐蚀;用于工业和民用燃料,其燃烧所排放废气中的硫化物会污染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焦炉煤气不论是用作工业原料还是城市燃气都需要对其进行脱硫净化。煤气脱硫不仅可以改善煤气质量,减轻设备腐蚀,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本文对目前企业中常用的焦炉煤气脱硫方法进行分类介绍,主要对常用的一些湿式氧化脱硫法,包括PDS法、HPF法、改良ADA法等进行分析对比,说明各种工艺的优缺点
3、。1 焦炉煤气脱硫方法焦炉煤气脱硫工艺发展至今已经有50余种。虽然工艺数量众多,但是根据反应的接触条件以及催化剂的种类的不同,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干法脱硫; 另一类是湿法脱硫。1.1 干法脱硫干法脱硫是利用固体吸附剂,例如活性炭、氢氧化铁等脱除煤气中的硫化氢,使煤气中硫化氢的含量达到12mg/m3。该工艺在脱硫反应中无液体存在,脱硫环境完全干燥。一般适用于量不大的煤气脱硫或者精度要求较高的焦炉煤气二次脱硫( 即为在一次脱硫的基础上根据煤气的使用需要来进行第二次精脱硫)。干法脱硫装置占地面积大,生产周期较长,更换脱硫剂的劳动强度大,废脱硫剂和废气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一般不会优先考虑
4、使用干法脱硫方式进行焦炉煤气的脱硫净化。1.2 湿法脱硫湿法脱硫一般是焦炉煤气通过液态脱硫剂进行脱硫反应,从而实现焦炉煤气的净化。根据脱硫剂对硫化氢的吸收方式和脱硫剂的再生方式,又可以将湿法脱硫再分为湿式氧化法、湿式吸收法。其中,湿式吸收法又可以在细分为化学吸收法、物理吸收法、物理- 化学吸收法。目前,净化焦炉煤气最为常用的脱硫方法为湿式氧化法。湿式吸收的3 种方法一般不在焦炉煤气脱硫脱氰中使用,主要用于炼油厂等煤气脱硫,不能直接进行硫磺的回收。根据焦炉煤气净化工艺流程中脱硫过程的先后顺序又可以将湿法脱硫分为前脱硫和后脱硫两类。前脱硫是指焦炉煤气经过冷凝鼓风后先进入脱硫工段,脱硫完成之后再进行
5、氨和粗苯的回收。使用前脱硫工艺可以有效降低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对设备和管道的腐蚀,同时前脱硫工艺一般以煤气中的氨作为脱硫的碱源,不需要外加碱,减少脱硫工艺外部消耗。但是前脱硫较难使得脱硫后硫化氢的浓度下降到20mg/m3以下,若要进一步降低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浓度,只有对其进行二次脱硫。后脱硫工艺一般是完成了氨和粗苯的回收之后,再对焦炉煤气进行脱硫。由于煤气中的氨已经被回收,所以后脱硫需要外加碱源。后脱硫后,硫化氢浓度可以达到20mg/m3以下。但是后脱硫的工艺设备投资较大,外加碱源提高了脱硫成本,硫化氢在氨和粗苯回收工段时会对设备产生较严重的腐蚀。在实际生产应用时,需要根据企业自身需要进行选择。
6、湿式氧化法脱硫技术一般是利用催化剂( 或氧气载体) 使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在脱硫液中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一般脱硫液为弱碱性,焦炉煤气中的硫化氢在弱碱性脱硫液中被吸收氧化成为元素硫沉,脱硫后的溶液返回再生系统再生后循环利用。2 湿法脱硫工艺现状我国焦化行业中常用的湿法脱硫工艺主要有:PDS法、HPF法、改良ADA法、FRC法、TH法等。2.1 PDS法PDS法由我国自主开发,脱硫催化剂为双核酞菁钴磺酸盐。该工艺的脱硫碱源既可以选择煤气中的氨也可以外加碱源碳酸钠。一般根据焦炉煤气的含硫量选择碱源,当煤气含硫量在35g/m3时,选择煤气中的氨作为碱源可以满足生产要求,而当煤气含硫量大于6g/m3时,氨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焦炉煤气 脱硫 技术 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