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docx
《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docx(41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与对策第一讲第一章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及特征一、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当地资源优势和加工流通企业为依托,以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对农业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企业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所形成的一种较为完整的产业系统,农业产业化是一种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是农业、农村经济经营方式的创新,同时又是一种建立在各参与主体共同利益基础上的运行机制。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一)市场化即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市场化。它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发展农业产业
2、化所需的资金、技术、人才、劳动力、土地资源、设备等生产要素要靠市场机制来平配置,而不是靠计划分配来获得。二是农业产业化各生产、加工、流通环节所需的生产资料、社会化服务、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要靠市场机制来配置。三是农业产业化的产品要通过市场来销售,实现其价值和剩余价值,国家和政府不包销、不分配。(二)区域化即农副产品的生产区域化、基地化,加入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形成比较稳定的生产基地,以防止生产布局的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三)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要求农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服务等环节的专业化。没有生产、加工、销售、
3、服务环节的高度专业化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就不会有发达的农业产业化。(四)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和重要特征之一。形不成一定的规模,就无法构成一个产业,因此,农业产业化要求生产基地或加工企业要具备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五)企业化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为了提高农业产业化的总体效益,农业产业化的生产、加工、经营各环节,一般都借鉴工业企业管理的经验,加强了组织管理、计划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设备和工具管理、劳动管理、工资管理、物资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加强了经济核算和成本核算,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六)一体化即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这是农业产
4、业化的核心,它是建立在各生产经营环节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一种调节各参与主体利益关系的经济利益机制和运行机制。通过这种利益机制,使产加销各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有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机制,是衡量是不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标准之一。(七)社会化即服务体系的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为其产前的优种与生产资料供应、信息指导,产中的科技服务,防疫灭病,主要生产环节支持,产后的储运销售等提供全程服务。(八)效益最大化追求产业化经营中的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发展农业产业化的最终目的,也是衡量农业产业化成败的重要依据。因此,发展农
5、业产业化,不仅要提高各生产经营环节的经济效益,而且更要注重提高总体经济效益,要注重相关产业的配套发展,要提高产业化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三、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意义农业产业化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发展,正在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作用将远远超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范畴,它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作用至少有以下六点:(一)农业产业化是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和纽带推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可以大大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分散的小规模家庭经营与瞬息万变的市场的矛盾。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农村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这是长期不变的两项基本制度,因此,我们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面对着两个不能改变,一个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和基本制度,适应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拥护,必须长期坚持,只能不断发展完善,不能改变。第二是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确定的改革的根本目标,必须作为基本原则长期坚持不变。实行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的农业产业化,通过实力较强的、具有带动辐射、服务扶持、市场开拓能力的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做龙头,把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农户和市场紧密连接起来,使分散的家庭经营做到了种养有指导、生产有服务、销售有市场、价格有
7、保护,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生产的社会化水平,增强了农民抗御市场风险和自然风险的能力,使千家万户的生产经营活动通过龙头企业顺利地实现同国内外大市场的接轨。(二)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最佳切入点党中央提出:要全力推进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两个根本性转变,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实现“十二五”计划和远景目标所在。首先,农业产业化本身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农业产业化项目,就是根据国内外市场的需求选择和确立的。农业产业化是最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经验模式,因此推行农业产业化就为第一
8、个转变奠定了基础。第二,全国多数地方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基本上处于粗放经验的状态,从很多地方看,粗放经营的突出表现是:单位面积的产量低,农业劳动效率低,农业增加值的科技贡献率低,农村经济结构和农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原料性产品多,方面加工值少,特别是深加工、精加工产品少,低档次的T殳产品多,高品质、高科技、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名优特新产品种、无公害绿色食品少。实施农业产业化,可以吸引各种生产要素向高效益的主导产业及优势产品流动和聚集,这个流动和聚集的过程本身就是农业产业化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过程,其结果必将带来结构效益。(三)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改革发展”第二个飞跃的必然条件邓小平同志深刻指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产业化 发展 思路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