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发展核能供热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大气环境.doc
《积极发展核能供热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大气环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积极发展核能供热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大气环境.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积极发展核能供热改善我国北方地区大气环境以化石能源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是导致我国北方地区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主要诱因,冬季燃煤供热带来的大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低碳清洁的能源,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烟尘颗粒物,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缓地球温室效应,改善大气环境。本文探讨了我国北方城市群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研究认为发展核能供热是落实低碳清洁能源战略解决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的有效策略,最后提出推进核能供热在我国北方地区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前言由于我国广大的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的比例低,特别是部分地区冬季大量使用散烧煤,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导致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长期高
2、位运行,空气中细颗粒物(PM2.5)浓度高居不下,雾霾天气日数多。我国目前北方地区冬季70%左右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新的环境质量标准,雾霾天气频繁发生,对交通运输、人们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等均产生了严重影响,引起了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和强烈担忧。核能作为一种安全高效、低碳清洁的能源,与煤炭等化石能源相比,不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二氧化碳和烟尘颗粒物,积极发展核能替代部分煤炭等化石能源,可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减缓地球温室效应,改善大气环境。1. 冬季燃煤取暖是造成北方城市群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我国北方地区的取暖供热热源以热电联产和区域锅炉房为主,取暖使用能源以燃煤为主。随着居民冬季供暖需求的增加,冬季
3、空气污染随之加剧。据统计,截至2016年底,我国北方地区城乡建筑取暖总面积约206亿平方米,燃煤取暖面积约占总取暖面积的83%,天然气、电、地热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工业余热等合计约占17%,取暖用煤年消耗约4亿吨标煤,排放的二氧化碳约为10.48亿吨,二氧化硫340万吨、氮氧化物296万吨,粉尘排放2.72亿吨。从地理气候条件来看,北方地区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冬季少雨,空气中更容易滞留漂浮颗粒物。北方昼夜温差较大,秋冬季时更易形成静稳天气,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加之静稳气象条件多发,污染物难以稀释和扩散,极易形成雾霾天气。北方地区人口占比大,面积约占全
4、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战略地位突出,严重的大气污染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态安全构成了重大威胁,已成为今后一个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突出环境问题,寻找代替燃煤锅炉的新型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大气污染形势迫切。此外,我国热电联产供暖占比明显提升,燃煤锅炉占比正在逐步下降,燃气锅炉和壁挂炉占比在提升。我国虽有丰富的工业余热资源,但是利用率不高。我国还正在积极推进地热供暖的发展,部分区域利用过剩的风电和光电推动电采暖,工业余热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污水、垃圾、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供热仍有较大发展空间。2. 发展核能供热是落实低碳清洁能源战略、解决北方地区大气污染的有效策略与传统热源相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积极 发展 核能 供热 改善 我国 北方地区 大气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