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节能节电总体情况分析.doc
《我国节能节电总体情况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节能节电总体情况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我国节能节电总体情况分析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实施,节能优先的理念已被社会各界普遍接受,未来能效提升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将在我国能源电力转型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节能节电分析报告是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推出的“能源与电力分析年度报告系列”之一。本报告主要对国家出台的节能节电相关政策法规以及先进的节能节电技术措施进行系统梳理与分析,并测算重点行业和全社会节能节电成效,为准确把握我国节能减排形势、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本文基于该报告对2018年我国节能节电总体情况进行分析。1 2018年我国节能节电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全国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单位GDP电
2、耗近年来首次升高。2018年,全国单位GDP能耗为0.56tce/万元(按2015年价格计算,下同),比上年降低2.9% 。全年实现节能量1.40亿tce,相当于2018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3.0%;全国单位GDP电耗828kWh/万元,比上年提高1.8%,自2015年以来首次升高。表1 2015年以来我国单位GDP能耗、电耗及其变动情况多数工业产品能耗持续下降。2018年,在国家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背景下,大多数制造业产品能耗持续下降。其中,电石、钢、烧碱、合成氨、平板玻璃的单位综合能耗分别比上年降低2.2%、2.6%、0.6%、0.7%、1.6%。建筑部门是最重要的节能节电部门。与2
3、017年相比,2018年全国工业部门、建筑部门、交通运输部门分别实现节能量4087万、7674万、1475万tce,分别占全社会节能量的29.2%、54.9%、10.5%;建筑部门节电量最大,为3115亿kWh,工业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的节电量分别为936亿kWh和0.21亿kWh。2节能减排政策措施不断出台,有效促进节能工作开展持续提升工业能效和绿色发展水平,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能源消费是我国能源消费的重点领域,工业领域能效提升是实现全社会节能目标的关键。2018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委出台了包括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办法等在内的多项工业节能政策措施,大力推动能源效率
4、变革,积极促进工业清洁生产,扎实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培育壮大绿色制造产业。制定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助力节能工作开展。2018年7月,国务院公开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和用地结构,强化区域联防联控,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环保政策对高耗能产业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运用节能环保价格杠杆“撬动”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能源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2018年6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印发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旨在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市场化进程,不断完
5、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更好发挥价格杠杆引导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生态环境成本内部化、促进全社会节约、加快绿色环保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此外,国家发展改革委还将深入推进能源、公共服务等重点领域价格改革,适时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通过碳排放权交易促进减排,成效显著。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草案已经形成并经过多次修改,出台进程正在加速。截至2018年11月,试点地区碳排放配额成交量达2.7亿吨二氧化碳,成交金额超过60亿元,开展碳交易试点地区的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实现双降。持续更新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并出台环保标准,形成对节能工作的引导效应。2018年1月,财政部印发关于调整公布第二十三期节能产品政府采购清单的通
6、知;2018年12月,环保部发布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 平板玻璃制造等五项标准,在全社会形成了良好的节能引导效应。3我国节能潜力依然巨大,节能产业发展前景广阔我国工业产品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节能潜力巨大。工业部门特别是高耗能行业很多产品的单位产品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10%30%的差距,如钢材、水泥、乙烯等,总体上尚未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方式,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迫切需要加快推进工业绿色发展。工业节能依然存在较大潜力,是我国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中小型企业的节能潜力有待充分挖掘。我国的中小企业数量多、涉及行业广,但其节能工作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大型用能企业低成本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我国 节能 节电 总体 情况 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