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对口升学:川信复习精简版.docx
《中职对口升学:川信复习精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对口升学:川信复习精简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计算机硬件基础与计算机组装一、计算机的基本概念(5分)1计算机常识、发展史;冯诺依曼体系结构冯诺依曼理论的要点是:数字计算机的数制采用二进制;计算机应该按照程序顺序执行。计算机必须具备五大基本组成部件,包括:输入数据和程序的输入设备、记忆程序和数据的存储器、完成数据加工处理的运算器、控制程序执行的控制器、输出处理结果的输出设备。1、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的是真空电子管,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阴极射线示波管静电存储器、磁鼓、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的是磁带。软件方面采用的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应用领域以军事和科学计算为主。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
2、64年)硬件方的操作系统、高级语言及其编译程序。应用领域以科学计算和事务处理为主,并开始进入工业控制领域。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的提高。3、第3代:集成电路数字机(19641970年)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MSI、SSI),主存储器仍采用磁芯。软件方面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规模化程序设计方法。特点是速度更快(一般为每秒数百万次至数千万次),而且可靠性有了显著提高,价格进一步下降,产品走向了通用化、系列化和标准化等。应用领域开始进入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4、第4代:大
3、规模集成电路机(1970年至今)硬件方面,逻辑元件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S1和V1SI)。软件方面出现了数据库管理系统、网络管理系统和面向对象语言等。特点是1971年世界上第一台微处理器在美国硅谷诞生,开创了微型计算机的新时代。应用领域从科学计算、事务管理、过程控制逐步走向家庭。2 .微型计算机的逻辑组成以及各部分的作用;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1)硬件的组成(输入设备,醯此选备,存储器,运熨遇,控制器)输入设备:使计算机从外部获得信息的设备如鼠标,键盘,光笔,扫描仪,话筒,数码相机,摄像头,手写板输出设备:把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结果以人们能够识别的形式表示出来的设备如显示
4、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投影仪存储器:如硬盘,光驱,U盘,运算器:算术运算,逻辑运算,控制器:如从存储器中取出指令,控制计算机各部分协调运行控制器和运算器整合在CPU中(2)软件的组成软件定义:程序和有关文档资料的合称软件分类:系统软件(使用和萱理it篁机的软件)和应用软件(专为某一应用编制的软件)常见的系统软件有: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常见的应用软件有:辅助教学软件,辅助设计软件,文字处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和自动控制软件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3 .微型计算机执行程序的工作过程以及处理数据的本质。二、微处理器(2分)1主频、倍频、外频、FSB之间的概念以及相互之
5、间的关系。前端总线是处理器与主板北桥芯片或内存控制集线器之间的数据通道,其频率高低直接影响CPU访问内存的速度。电脑时钟是由主板晶振提供时钟,称为系统总线频率,cpu的实际运行频率是通过内部倍频技术提供,所以要比系统频率(又称外频)高2的整数倍。如:外频100,倍频为4,则CPU主频即为100*4=4。前端总线(frontsidebus)是cpu和北桥芯片组通讯的通道(内存和cpu交换数据就是通过北桥芯片组),通常,前端总线频率要高于外频。但是与CPU主频不一样的是,前端总线不是通过倍频技术来提高前端总线频率(由于内存部件自身频率不能太高),而是通过变相增加前端总线宽度的办法实现相对升频。具体
6、而言,P4的外频为10。(133),但是采用了多通路的技术将内核到内存与北桥的总线宽度相对增大,也就是前端总线(FSB)宽度相对增大,换句话说,物理总线宽度不变,不过采用了多路并行传输技术,让总线宽度等价于增宽。系统总线是物理位宽,而FSB是实际位宽(注意,是位宽,而不是带宽),目前流行的处理器都采用了不同的技术增大自己处理器的位宽,以达到增强处理器性能的目的。(1)主频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X倍频系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2)倍频在电子电路中,产生的输出信号频率是输
7、入信号频率的整数倍称为倍频。假设输入信号频率为n,则第一个倍频2n,相应地3n,4n等均称为倍频。在电脑CPU中,主频=外频X倍频(3)外频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而且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卜,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4)前端总线(FSB)频率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宜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由于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
8、宽度和传输频率,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X数据带宽)/8。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三、主板与总线(2分)1南、北桥芯片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南桥芯片负责I/O总线之间的通信,如PQ总线、USB、1AN、ATA、SATA、音频控制器、键盘控制器、实时时钟控制器、高级电源管理等,这些技术一般相对来说比较稳定,所以不同芯片组中可能南桥芯片是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北桥芯片。所以现在主板芯片组中北桥芯片的数量要远远多于南桥芯片。北桥芯片(NorthBridge)是主板芯片组中起主导作用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称为主桥(HOStBridge)一般来说,芯片组的名称就是以北桥芯片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对口 升学 复习 精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