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光1 .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为(光源)。最重要的光源是(太阳)。2 .夜空中的星星有很多,有些是恒星,恒星能自己发光,所以是(光源);有些是行星,行星能反射太阳光但自己不能发光,所以(不是光源)。3 .没有处在发光状态的物体(不是光源),如没有通电的电灯,没有点燃的蜡烛,它没有处在发光的状态,所以不是光源。4 .来自光源的光或来自物体的(反射光)进入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5 .完全黑暗的房间里有一个红苹果,无论我们在这个房间里待多久,都(不能看到)这个红苹果。6 .在“黑暗”的环境中,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看到物体的
2、仪器是(夜视仪)。7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而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传播的。8 .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影子、激光准直、纵队看齐、射击瞄准等。9 .验证光沿直线传播:(1)当所有卡纸上的小孔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形成了光斑)。(2)当把中间的一张卡纸向左或向右移动大约5cm后,手电筒发出的光在纸屏上(没有形成光斑)。(3)这个实验证明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10 .光传播的速度很快,每秒约(30万千米)。11 .光(能)穿过玻璃,(能)看清前方物体细节,像玻璃这样的物体是(透明物体);光(能)穿过纸,(不能)看清前方物体细节,像纸这样的物体是(
3、半透明物体);光(不能)穿过书,(不能)看到这本书前方物体,像书这样的物体是(不透明物体)。12 .在水槽中放入点燃的线香,让线香的烟气充满水槽。用激光笔照射可以看到(一道清晰的笔直光束),这个实验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烟气阻挡了部分光并将一些光(反射到人的眼睛),所以我们看到了光束。当烟气越多时,烟气反射的光越多,我们看到的光束也就越清晰。13 .日食: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月球就挡住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形成日食。14 .月食: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间,并且三者在同一直线上时,地球就挡住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形成月食。15 .光由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
4、传播路线(不会)发生变化。16 .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17 .从长方体水槽的一个角上观察水中的物体,能使一个物体看上去是(三个)。18 .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1)水中筷子折断(2)潭清疑水浅(3)鱼缸里的一条鱼看上去是两条(4)海市蜃楼(5)叉鱼时应瞄准鱼的下方(6)近视眼镜(7)放大镜(8)彩虹19 .光由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物体)中时也能发生折射现象。三棱镜是由(透明材料)做成的,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20 .当一束强光透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可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种现象叫(光的色散
5、),这是由于不同颜色的光发生(折射)的程度不同导致的。(紫光)偏转角度最大。21 .彩色轮:(1)彩色轮上三个扇形的颜色分别是(红)、(绿)、(蓝)。(2)快速旋转彩色轮,观察到彩色轮快速旋转时变成了(白色)。(3)这个实验说明了(色光可以混合成白光)。22 .(红)、(绿)、(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色光,红、绿、蓝三种色光叫色光的(三原色)。23 .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24 .在光线与镜面的交点处,画一条垂直于镜面的虚线,我们把垂直于镜面的这条虚线称为(法线)。入射光线同法线的夹角称为(入
6、射角),反射光线同法线的夹角称为(反射角)。光的反射规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5 .任何物体都能(反射光),只不过是光在不同物体表面的反射情况(不同)。26 .科学家计算出地球到月球的平均距离约为(38.4万千米),所用的原理是(光的反射)。27 .光反射的应用:(1)平面镜成像(2)灯罩(3)汽车后视镜(4)医用额镜28 .光的反射也会带来不便和危害,如玻璃幕墙反光晃眼,光污染等。29 .潜水艇在水下航行时,用(潜望镜)观察海面和空中的情况。它是利用(光的反射)来观察物体的。制作潜望镜时,需要用到(两面平面镜),这两个镜片的放置方向是(平行的),而且与镜筒的夹角是(45),镜子的反射面是
7、(相对)的。第二单元地球表面的变化1 .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叫做(地形)。地球表面的地形地貌是复杂多样的,也是不断变化的。2 .常见的陆地地形有高原、ft地、平原、丘陵、盆地等。3 .当ft谷间形成大江大河时,由于河流不断地向下侵蚀而形成的两坡陡峭的深谷是(峡谷)。4 .在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地形)。如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低ft和丘陵,棕褐色表示ft地和高原,还有些地形图会用白色或淡紫色表示积雪和冰川。5 .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ft地;东部多平原、丘陵。6 .影响地形变化的因素有(地震)、(火ft)、(风的作用)、(水的作用)等。地震和火f
8、t对地表的改变是(剧烈的),风和水对地表的改变是(缓慢的)。7 .地球从地表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帔)和(地核)。8 .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9 .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石,叫岩浆岩。玄武岩、浮石、花岗岩都是岩浆岩。由由泥、砂、岩石碎屑在水中沉积形成的岩石叫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都是沉积岩。沉积岩里常有化石。地表的岩石被深埋于地下时,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变化形成的岩石,叫变质岩。大理岩、板岩都是变质岩。10地壳的运动常常会使(岩层)发生弯曲变形。11 .地震的成因是由于(地壳)的运动。12 .火ft喷发的成因是由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火ft喷发会形
9、成火ft岩小ft、火ft岛、火ft口湖。长白ft天池是一个(火ft口湖)。火ft喷发带来了很多危害,如烧毁森林、污染空气等;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好处,比如火ft灰提高了土壤肥力,火ft地热也是一种清洁能源。13 .火ft喷发成因的模拟实验:(1)用番茄酱模拟(熔岩),用土豆泥模拟(地壳)。(2)必须带(护目镜),防止喷射。(3)酒精灯用(外焰)加热。结论:在地球深部,越往下去,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地球内部的压力会使熔岩不断上升,遇到薄弱的地壳时,就会喷出地表,形成火ft。14 .我们可以用砂纸打磨岩石,来模拟风卷起的沙子对岩石不断磨蚀的过程。当大风卷起的沙子从岩石上刮过时,可能会发生碰撞,这个过
10、程就像砂纸对岩石表面不断“打磨”使岩石表面变得光滑。15 .敦煌的雅丹地貌是由(风的作用)形成的。16 .大风或洪水的力量可以把大块岩石破碎后形成的细小的沙、土搬运到远方,只留下大大小小的砾石,这便形成了(戈壁滩)。被带走的沙子在风或流水速度旦时沉积下来,日积月累,就形成了(沙漠)。17 .乾坤湾的凹岸水流速度快,以(侵蚀)作用为主;凸岸水流速度慢,以(沉积)作用为主。18 .一般河流入海口的地势平坦,水流速度(慢),(沉积)作用强,泥沙堆积会形成(三角洲),如黄河入海口的沙洲、长江三角洲等。19 .探索植物对侵蚀的影响(1)相同条件:坡度、降雨量、降雨高度等不同条件:一个有植物覆盖,一个没有
11、植物覆盖(2)实验现象:有植物覆盖的ft丘变化不明显,收集到的“雨水”中含有的泥沙比较少。没有植物覆盖的ft丘上出现了小沟,收集到的“雨水”中含有的泥沙比较多。(3)实验结论:植物能减弱雨水的侵蚀作用。第三单元计量时间1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是(天)。2 .常见的太阳钟有(日唇)和(圭表)。日孱可通过(日影角度)来确定时刻,而圭表通过度量(日影长度)确定节气和季节。除此之外,古人的计时工具还有水钟、燃香、蜡烛和沙漏等,但这些钟表测量时间都不够准确。3 .同一根香,燃烧相同长度所用的时间(相等)。4 .对同一个容器,我们控制初始水位高度和孔径不变时,流出相
12、同水量所需的时间(相同)。5 .水钟实验时,在瓶子中装入200m1水,用量杯接住从瓶中流出的水,测量量杯内的水积聚到50mEIOOmK150m1时,分别需要多少时间。研究发现,随着塑料瓶中水的减少,水流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呈(滴状),流出一样多的水所用时间(增加)。6 .若想使水以均匀速度流出,需要使水钟的(水位保持不变)。7 .水钟有两种,这两种分别是(泄水型水钟)和(受水型水钟)。8 .同一个摆每摆动一次所需的时间是(相同)的,这叫做摆的(等时性)。根据这一性质,人们制成了(摆钟)。摆钟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时钟的(精确度)。9.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第一个发现并解释了摆的(等时性)。荷兰科
13、学家(惠更斯)制造了第一座带摆的时钟。10 .钟摆由(摆绳)和(摆锤)两部分构成。钟摆(往返一次)记为摆动一次。11 .自制摆在摆动的过程中,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但是同一个摆一分钟内摆动的次数是(相同)的。12 .不同的摆在一定时间内摆动的次数(不同)。13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无关,与(摆绳的长短)有关。同一个摆,摆绳长度越长,摆动(越慢);摆绳长度越短,摆动(越快)。14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锤质量的关系(D不变条件:摆绳的长短、摆动的幅度(2)改变条件:摆锤的质量实验结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15 .探究摆的快慢与摆绳长短的关系(1)不变条件
14、:摆锤的质量、摆动的幅度(2)改变条件:摆绳的长短(3)实验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的长短有关,摆绳越长,摆动越慢摆绳越短,摆动越快。16 .石英钟表的计时原理:石英晶体受到电池电力影响时,和音叉一样会产生有规律的(振动)。17 .石英钟表可以非常精确地计时,一天之内的误差不会超过(1秒)。18 .当今计时最精确的是(原子钟),精度可以达到每2000万年才误差1秒。19 .计时工具的设计运用了(物体运动周期性变化的规律)。第四单元健康生活1 .我们必须吃东西,吸入氧气,才能获得能量,维持生命。2 .体质记录表包括体重指数、视力、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一分钟仰卧起坐等项目。3 .体重指数二体
15、重(千克)身高(米)X身高(米).4 .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是(青少年时期),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有遗传、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周围环境、睡眠时间、学习压力等。5 .人体内共有(200多)块骨头,它们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一一(骨骼)。骨骼可以使我们身体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同时还具有(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的作用。6 .骨与骨之间可以活动的连接叫(关节)。7 .人体共有(600多)块肌肉。肌肉附着在骨骼上,肌肉收缩带动骨骼运动。8 .举哑铃活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9 .模拟前臂抬起的运动:筷子模拟(骨骼),橡皮筋模拟(肌肉),被线绳缠绕的部分模拟(关节)。10(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11 .人体的骨骼和肌肉是发育得最快的的时期是(青少年时期)。12 .经常参加运动,身体可以变得(更加强壮),肌肉(更加发达),并且免疫力也会增强。13 .食物中的营养和我们吸入的氧气,进入我们的血液后都将通过(心脏)、(血管)等运输到身体的各个部分,维持身体的生命活动。14 .我们的心脏每时每刻都在跳动,在安静状态下,正常人心脏一分钟大约跳动(60-100)次。15 .模拟心脏的工作用吸耳球反复将水吸进又挤出。一分钟后,手会感觉(很累)。模拟实验中,吸耳球相当于(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