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3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第一章总论11项目概况11I建设项目名称XX市XX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112建设性质新建113建设地址XX市XX乡政府门前空地114建设周期2013年月至2014年月115建设单位名称XX市XX乡人民政府116法人代表XX117单位地址XX市XX乡人民政府1.2、 研究范围、目的及主要编制依据1.2.1 研究范围朝阳市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受XX市XX乡人民政府的委托,对XX市XX乡群众文化广场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并提交项目建议书、可研报告,其主要研究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背景与必要性、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节约能源、环境影响分析、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分析结论与建议等。12.2研
2、究目的通过对项目目前现状及建设背景的调查研究和在对其发展前景预测和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基础上,对该项目的建设必要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可行性及实施可能性提出综合性论证报告,供有关部门决策参考,并完成该项目的建设。12.3编制依据1.2.3.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主席令第七十四号);1.2.3.2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1233国家计委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1.2.3.4建设项目经济咨询评估指南;1.2.3.5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1.2.3.6国家、辽宁省颁布的相关技术规范及标准;1.2.3.7委托方提供相关资料。13、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
3、标表表汇总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备注1工程占地m22000折合3亩2总建筑面积m220003总投资万元2303.1土建工程费用万元40占总投资的17.4%3.2设备购置费用万元168.1占总投资的73.1%3.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万元17.9占总投资的7.8%3.4预备费用万元4.00占总投资的1.7%4工程效益4.1提供公共服务场所m220004.2提供就业机会名20含管理人员4.3文化设施受益群众万人次/年104.4广电设施受益群众万人次/年2514建设规模项目建设多功能文化广场2000平米。15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5.1. 项目总投资项目总投资230万元,其中:文化广场硬化2000平米,投
4、资40万元,设备购置32台套,投资186万元,项目前期费用工程设计费4万元。1.5.2. 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230万元,其中项目建设由建设单位自筹100万元,申请财政补助资金IOO万元,筹措捐资30万元。16可行性研究主要结论该项目从建设背景出发,通过对所在地地质和水文条件分析、建设方案评价、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实施进度计划、招投标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组织与管理、风险分析及对策、社会评价等综合分析得出结论,该项目在以上方面均为可行。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可行性分析2.1项目建设背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5、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建设一座高标准的文化广场是当前大势所趋。文化广场的建成,将会成为XX乡群众开展歌咏比赛、体育竞赛、秧歌汇演、休闲娱乐的场所。将会成为XX乡人民群众施展才华、自娱自乐的舞台,成为XX乡人民和全市人民群众进行文化交流的平台。文化广场的建成,将会减少乡域内黄、赌、毒等丑恶现象的发生。既满足了不同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进步!将会达到双赢的效果!2.2建设单位基本情况XX乡位于XX市西
6、部,距县城55公里,XX乡全境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共辖6个行政村,64个村民组,全乡耕地面积167万亩,3340户,719口人,劳动力数7624人,人均耕地面积1.43亩。境内基础设施完善,靠近101国道,贯穿刘环线公路,乡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十分便利。矿产资源丰富,具有品质好、种类多、开发潜力大的特点。全乡农业特色产业上以葡萄产业为主,全乡现有葡萄7000亩,年产鲜食葡萄IoOOO余吨,葡萄产品符合绿色食品要求,建有大型贮窖15座,葡萄产业已初具规模。2010年,XX乡被辽宁省政府命名为“辽宁省优质葡萄基地”。文化站现有工作人员5人,办公室2间。每年农闲时节组织开展各种文艺活
7、动近30余场。每年春节组织各村组建秧歌队20余个,并有常年秧歌队3个。现有数字电影放映机一台,每年为各村群众放映电影96场。但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也越来越高,文化站现有条件已无法满足开展更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的需求,经XX乡党委、政府多次研究,决定在XX乡政府门前建设XX乡文化广场。2.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XX乡群众文化生活因硬件条件及人为因素,正常的群众娱乐与健身运动无法开展,致使集镇上“茶馆”横行,赌博成风:成年人沉迷赌博,青少年频入网吧,造成民风低下、民心涣散。相对于周边乡镇的发展速度,本乡的经济增长速度极慢。如何正确引导居民开展健康的群体活动、建树积极
8、向上的精神面貌是当前最为迫切的工作。近年来,由于相关部门的忽视,群体文化活动基本处于小面积的因地而行、自娱自乐的原始状态,与建设新农村的要求极不相衬。XX乡的路灯处于完全黑暗,居民夜晚出行特别是学生晚自习回家极不安全,偷盗事件常有发生。文化广场拟建地曾一度作为垃圾场所,臭不可闻,蝇蚊肆虐,不仅给周边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更是爆发传染病的极度隐患。虽居民多次找相关领导反映请求,却从未引起重视,造成民愤较大。如果文化广场建成,将极大改善上述诸多关乎民生民计、民风党风、经济与文化弊端。2.3.1繁荣农村文化活动的必要性由于XX市XX乡现在文化活动设施和场地缺乏,一直以来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都是
9、借助于学校的场地或占用街道行人道、粮店空地因地制宜进行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文化事业的繁荣,群众的业余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严重阻碍了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积极性。随着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精神文化生活的迫切需要,新建群众文化小广场,修缮街道路灯、解决居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一直是街道居民期盼的。同时文化广场的建成将极大地推动本乡的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繁荣、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日趋繁荣,全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全面加快,周边乡镇彰显文化底蕴的群众文化娱乐、健身运动的广场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正在成为一个地区、一个乡镇经济崛起的标志。XX乡文化广场娱乐设施严重缺乏、公共文化娱乐设施设备缺乏的情况与之相
10、比更加严重,迫切需要加以解决。2.3.2文化广场是展示了本地特有的文化的有效载体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社区文化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区文化成为新农村文化的主要阵地与载体。采取分社区建多个广场的形式,使广场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为一体,真正使广大群众享受到政府的公共设施和文化福利。广场的文艺演出、健身活动和体育活动将促进和推动社区文化的建设。农村文化广场应成为普通居民活跃地方文化的舞台,成为现代文艺贴近时代、贴近群众的大舞台。乡镇广场文化活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娱乐形式,传播着健康文明的思想内容,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高尚审美趣味的熏陶,既培植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也展示了本地特有的文
11、化现象。综合分析社会各方面因素,新农村广场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具有美好而广阔的前景。2.3.3文化广场是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广场文化使本地传统文化产品从广播电视报刊上走到人们的前面,亲切自然,真实可信。目前,各地随着广场文化的日趋多元化、经常化,政府职能部门将逐渐退出,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群众文化将更加生活跃、丰富多彩,成为广场文化发展的核心。2.3.4文化广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的资源文化广场是新农村文化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广场构成了广大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一部分,春夏秋冬,广场都可以成为调节大众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不必受政府的行政干预及场地的封闭管理而彰显其群众最大受益的特点
12、。而且广场文化的连续与持久,又形成了城乡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广场文化作为一种公共的群体行为,它依靠良好的审美文化生态,不仅是展示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风貌,更重要的是它的创造作用,因为它可塑造和优化大众的群体文化人格。乡镇广场文化是当代新农村大众文化表现最突出的一种形式,它虽还不成熟,但却深为大众所喜爱、所接受,它由地方政府推动,由民间文化直接参与和传承,是政府与民间互动的结果。它的文化价值、美育价值以及文化产业价值等应加以高度重视与开发,使其能真正成为新农村文化的新资源,体现出新农村的个性与文化品格。2. 3.5农村居民生活中共同的文明乐园新农村广场文化正以其前所未有的态势蓬勃发展,遍布乡镇村
13、落,联系着千家万户,无论是鹤发童颜的老人,或是朝气蓬勃的青年、还是稚气未脱的小孩,都是广场文化的“生力军工影响着亿万农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焕发农民的精神,陶冶群众的性情,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农民群众精神的需求。乡镇广场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美好前景,它必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繁荣,人们道德文化修养的提高,而不断增加色彩和活力,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共同的文明乐园。2.4项目建设的可行性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建设;各村积极支持文化设施建设,精心组织各类文化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参加各类文化活动热情高涨,文化活动中心功能用房基本具备,文
14、化广场初具雏形,通过本项目实施,按照建设标准,完善功能,促进群众文化建设的提档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文化广场的建设是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方面;对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作用;是广大人民群众娱乐、健身、学习文化知识,获取科技信息的窗口,是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第三章建设条件分析3.1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建设所在地已经预留建设用地,支持项目建设工作。建设地点地势平坦、视野开阔、交通方便。地址选择要结合XX市建设规则,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建设地点需要少征占耕地。3.2项目建设条件3.2.1基本情况3.2.1.1地理位置XX乡位于XX市西部,距
15、县城55公里,XX乡全境总面积82平方公里,共辖6个行政村,64个村民组,全乡耕地面积167万亩,3340户,11719口人,劳动力数7624人,人均耕地面积143亩。境内基础设施完善,靠近Kn国道,贯穿刘环线公路,乡村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客货运输十分便利。3.2.12选址工程技术参数建设场地类别二类。所处环境分类为二b类。基本风压W=0.55KN/平米。基本雪压W=0.45KN/平米。最大冻土深度1.2mo3. 2.1.3自然条件全市处于海洋性季风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区域内,属半湿润、半干旱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7.6C,最高气温37,最低气温-36.9。年降水量平均6147m,多集中在6-8月份。3.2. 14交通、通讯条件XX乡位于辽宁西部,地处辽宁、河北两省交汇处,距县城55公里。靠近IO1国道,贯穿刘环线公路,乡村级公路交相畅通,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电信设备布局成网,覆盖全区,固定电话率达90%,通讯非常便捷。3. 2.2项目建设条件4. 2.2.1政策导向作为乡,乡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设置与运行管理,将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