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docx
《三上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上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docx(9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三上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富饶的西沙群岛(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 .地图导入。出示中国地图,引出“西沙群岛”。(板书:西沙群岛。)出示文中相应句子:西沙群岛位于南海的西北部,是我国海南省三沙市的一部分。指名读。2 .补充相关资料,激发学生兴趣。3 .揭示课题,理解“富饶”。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初读课文自读要求: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圈一圈:圈出课文中写了哪些景物。2 .整体感知,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交流对西沙群岛的印象,相机引出文中词语“风景优美、物产丰宣”国。出示句子: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2、齐读,点明:这是文章的中心句。3 .学习其他四字词语: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成群结队各种各样4 .梳理课文内容交流看到的景物,相机板书、板画: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鸟5 、学习第2自然段,初步感知“先概括,再具体”的写法1 .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中心句: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2 .理解“五光十色”、“瑰丽无比”。3 .结合图片,感受海水的美。指导学生读出对海水的喜爱。4 .了解海水成因用“因为所以”的句式练说海水为什么颜色这么多。简笔画帮助理解。5 .点明”先概况,再具体”的构段方式每句话都是围绕中心句写的,这种写法为“先概况,再具体。”(板书:先概括,再具体)小结这种写法的
3、好处:条理特别清楚,读了第一句,就能让人知道这段话要写的内容,继续读下去,会有生动、全面的了解。6 .合作朗读师读中心句,生读余下的句子,再次感受构段方式。四、学习4、5自然段,深化感受“先概括,再具体”的构段方式1 .轻声读4、5自然段:画一画: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想一想:每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去写的?2 .学习第4自然段(1)找出中心句:鱼成群结队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好看极了。(鱼多、美)(2)说说每句写了什么,是怎样围绕中心句写的。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这句话写了
4、鱼的样子非常好看。相机理解“红缨”。各种各样的鱼多的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写出了鱼的多。想象“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感受鱼的多。(3)师生合作读,师读中心句,女生读写鱼儿美的句子,男生读鱼儿多的句子。3 .学习第5自然段(1)请生做小老师:说说第5自然段的中心句是什么,每句话是怎么围绕一句话写的。(2)中心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创设情境,引导想象,理解“鸟的天下”是指鸟非常多。(3)借助提示说说每句话是怎样围绕中心句来写的。出示提示:这段话是围绕来写的,第一句写了多,第二句写了多,第三句写了多,说明这里是同桌练说,指名交流。小结鸟多、鸟蛋多、鸟粪多,
5、都是在说明鸟多。(4)合作读:齐读中心句,指名3生分别读余下句子。五、迁移写法,给第3自然段加中心句1 .给课文第3自然段加上中心句。建议加之前先想想每句话写了什么。2 .完成小练习:海底的岩石上生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海参到处都是,在海底懒洋洋地蠕动。大龙虾全身披甲,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3 .自由交流。预设海底的世界真是神奇啊。/海底的生物非常有趣。/西沙群岛的海底是一个神奇的世界。六、总结升华,归纳写法1 .对照板书,总结课文内容。引读第6自然段。2 .总结“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自然段中每句话都是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的。3 .引出下节课学习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富饶的西沙群岛 三上第 18 富饶 西沙群岛 教学 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