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地球的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docx
《2-2《地球的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2《地球的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docx(6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2.地球的结构【教材简析】地球的结构是地球表面的变化单元的第二课。本课在本单元的定位是桥梁与纽带,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一课内容的延续,地球表面复杂的地形地貌与地球的构造有关,其内部构造直接影响着地壳运动。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是理解第3课地震和第4课火山喷发成因的知识基础。为帮助学生完整建构地球内部构造的认知,教材按照“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逻辑设计了四个学习任务:(1)整体认识地球从表层到地心的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2)具体了解地壳由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组成;(3)通过地壳运动直观认识岩石弯曲的原因,形成科学解释;(4)动手制作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模型,增强学生对地球结构的感知,
2、进一步激发兴趣与培养实践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对于地球内部结构并不是一无所知,知道地球内部有炽热的岩浆,有时会冲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在第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猜测地表形态会受到地球内部因素的影响,但对于组成地球结构的三个圈层缺乏深入的了解,更没有认识到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会引起地形地貌的变化。学生对地壳由岩石组成有所了解,但具体到岩石的分类不是很清楚。本节课将带领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学习内容。【教学目标】科学观念1知道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2.知道组成地壳的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科学思维1 .能够通过阅读资料、观察图片来了解地壳运动如何引
3、起地形变化。2 .能够通过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探究实践1保持对探究地球内部构造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2 .乐于参与地球结构模型的制作活动,能够与他人合作、克服困难、积极地完成制作任务。态度责任1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人类探索自然、认识自然带来了可能与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说出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分为地壳、地悔、地核三个圈层,地壳在不断运动着。难点: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了解地球内部圈层结构。【教学准备】教师:教学课件、视频资料、班级记录表。小组:橡皮泥(红、黄、蓝三种颜色)、地球内部结构的相关资料、学生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地球的内部结构材料准备:教学课件展示地球地形地
4、貌图片、尔塔阿雷火山口介绍。教师:我们上节课推测地球表面的形态与地球的构造有关。你能说说地球内部结构是什么样子的吗?学生:地球内部有岩浆、是热的,压力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地球的结构。(板书课题:地球的结构)设计意图:开门见山,图片对比展现了从地球外部形态到地球内部结构的延伸学习,火山口图片提示学生对地球内部构造的猜测。二、探索和研讨:材料准备:地球内部结构图,学生活动手册,红、黄、蓝橡皮泥,尺子,小刀(-)认识地球结构1谈话:一起来看一看地球内部的结构吧。(播放“地球内部结构”视频)3 .提问:地球内部结构分为哪几部分?(课件展示“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补充
5、讲解:地球从表面到地心可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圈层。可补充的资料:(1)地壳,是地球固体圈层的最外层,由岩石组成。厚度各处不一样,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5千米,大洋地壳平均厚度为7千米。(2)地幔,位于地壳以下地核之上,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顶部和地壳一起合称为岩石圈。岩石圈以下是软流层,被认为是岩浆发源地,热对流活跃,推动了岩石圈板块的运动。岩石圈和软流圈是地质构造发生、发展的区域。(3)地核,是地球内部构造的中心圈层,是地幔以下到地球中心的部分。现在人们对这部分的物质构成以及形态的了解还比较有限。4 .学生完成活动手册第一项,标出地球的内部结构。设计意图:通过对地球内部结构的图片的观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球的结构 2-2地球的结构教案 教科版科学五上 地球 结构 教案 教科版 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