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学伤寒论讲义详解(全汇编).docx
《(新)医学伤寒论讲义详解(全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医学伤寒论讲义详解(全汇编).docx(6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目录第一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五脏3第二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六腑4第三课阴阳与五行说5第四课气血津精神的概念7第三课病因分析9第四课发病与病机H第四课疾病的传变14第五课中医诊断望14(1)望神15(2)望形态16(3)望头面五官17(4)望口、唇、齿、龈18第六课中医诊断望19第七课中医诊断-舌诊21第八课中医诊断-闻25第九课中医诊断问27第九课中医诊断脉28第九课中医诊断-触29第十课六经辩证-桂枝汤与麻黄汤证3010.1 桂枝汤证3010.2 麻黄汤证32第十一课六经辩证-葛根汤与大小青龙汤证34I11葛根汤证3411.2 桂枝麻黄各半汤证3511.3 大青龙汤证3511.4 小青龙汤证
2、3611.5 大阳里证之蓄水证3611.6 里阳证之蓄血证37第十二课六经辩证-太阳坏病(变证)3812.1 白虎加人参汤证3812.2 葛根苓连汤证3812.3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3912.4 桅子厚朴汤证3912.5 桂枝甘草汤证3912.6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证4012.7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证4012.8 小建中汤证4012.9 干姜附子汤证4012.10 真武汤证4112.11 炙甘草汤证4112.12 四逆汤汤证(略,见后面少阴病)4112.13 乌梅丸方(汗后吐蛔)略,见后面厥阴病证。4112.14 大陷胸汤证4112.15 .小陷胸汤证4212.16 大黄黄连泻心汤证4312.
3、17 附子泻心汤证4312.18 半夏泻心汤证4312.19 生姜泻心汤证4412.20 甘草泻心汤证4412.21 桂枝附子汤方4512.22 去桂加白术汤45第十三课六经辩证-阳明证4513.1 桅子豉汤证4613.2 白虎汤证4613.3 白虎加人参汤证4713.4 猪苓汤证4713.5 调胃承气汤证4713.6 小承气汤证4813.7 大承气汤证4913.8 茵陈蒿汤证5013.9 桅子柏皮汤证5113.10 麻黄连辂赤小豆汤证5113.11 吴茱萸汤证51第十四课六经辩证-少阳证5214.1 小柴胡汤证5214.2 柴胡桂枝汤证5414.3 大柴胡汤证5414.4 柴胡加芒硝汤证55
4、14.5 柴胡桂枝干姜汤证5514.6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5514.7 少阳变证妇女经水适断证56第十五课六经辩证-太阴证56第一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五脏心为火脏,主血脉,西医说泵血出去-再收血回来,循环往复,生命不息循环不止:心还主藏神,那么中医的心的概念比西医解剖学意义上的心脏范围要大,包括大脑的一部分。肺为娇脏,娇嫩之意,耍小心呵护,不要受寒,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脾为孤脏,西医说的胰腺,主运化,主要是分泌消化酶和胰岛素控制血糖利用,脾还统血,统是统帅之意,就是有管控血液功能,脾虚之人容易产生出血症状,西医查会有血小板低。请注意重点,脾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这个脾功能
5、强大与否非常重要,身体健康程度,精气神足不足,能不能应付日常工作劳动,寿命长不长,脾有很大关系。脾怕寒怕湿,寒湿重脾的功能下降。肝为刚脏,主疏泄泻,主藏血,肝气虚则易恐,肝气郁结则心情郁闷甚或重度抑郁症,肝受血而能视,与眼睛视力有关。肝经当值是下半夜一点到三点,所以这个时候必须是平躺睡觉状态才利于肝把血收回来净化解毒。不能熬夜!肾为水火之脏,中医肾的概念比西医范围大,个人理解是包括生殖系统,主藏精,这个精含义不光单指生殖之精,更指元气之精,肾元肾元,就这意思,肾元亏虚严重,那这个人就半死不活的,肾还主水,西医只说肾小球过滤功能问题,肾还主纳气,肾不纳气,或者是气不能纳归于肾,那么就容易上虚火,
6、虚火是阳气不足,阴阳太极互抱顺时针旋转的时候不能做同心圆运动,阴的这一边重,阳的这一边轻,运动是偏心的,那么从机械角度就会产生振动,这个振动对能量是一种损失,对人体而言就是阳气被甩出,上浮或者是外越形成虚火,这种浮阳上浮到哪里哪里就出问题,上浮到咽喉部形成咽喉炎或者是口干得很喝水都不太管用那种情况,上浮到口腔形成口腔溃疡,上浮到牙龈就会出现牙靛肿痛、牙龈出血,上浮到鼻腔鼻腔感觉冒火,上浮到眼睛眼睛干涩,上浮到脸上那就形成痘痘座疮,如果是外越到手脚心,那么手脚心就会发烫,都是因为阳气是一种能量,跑到不该去的地方都有烘烤的副作用。身体健康状态不好之人,年龄大之人最容易出现虚阳上浮或者是外越情况,这
7、个找西医处理不好搞,西医说是炎症,总去消炎,实际是虚火烤的,消炎对不上号嘛,找中医也麻烦,十个中医九个不识虚火,如果用清热解毒药,一时能缓解,但没有解决根本问题,而且寒凉药还进一步打压了阳气,恶性循环。外加一个心包,如果是讲六经辩证或十二经络,就还有一个心包经的问题,心包就是包围在心脏外面的那层膜,西医指胸膜。第二课:中医的五脏六腑之六腑胆,胆既属于六腑又属于奇恒之腑,贮藏和排泄胆汁,肝脏产生胆汁到胆内贮藏,饮食之后胆汁通过胆管集中排出用于消化吸收,胆割掉了就麻烦,没有贮藏功能,不要的时候在流滴,要集中排的时候又没有,胆还主决断。胃,水谷气血之海,胃气下降为顺,胃气上逆那就出问题了,胃喜润恶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伤寒论 讲义 详解 汇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