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煤矿山冒顶事故预防.docx
《非煤矿山冒顶事故预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煤矿山冒顶事故预防.docx(8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非煤矿山冒顶事故预防冒顶事故发生的原因一、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采矿方法选择不合理是引发冒顶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二、顶板支护方法不合理采场工作面或大断面掘进,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时, 是导致冒顶事故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当工作面附近的顶板岩 石比较破碎,构造比较发育时,支护方法不合理或支护不及 时,极易燃易爆造成顶板突然冒顶或片帮,引发事故。三浮石处理不当巷道内松石冒落多半发生在距工作面10米以内,采场内松石 冒落多半发生在采场顶板并不太高的情况下。浮石处理不当,排除工技术不熟练,检查不周,疏忽大意甚 至没有检查,是造成冒顶伤亡事故的原因之一。浮石处理不 当所引起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浮石处理前对
2、工作面顶帮 缺乏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及浮石处理时站立的位置不当和排 除工的技术不熟练等造成的。四、防护用品使用不当在矿井内工作时,由于没有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而使冒顶事故 扩大化的事例常有发生。五.人员管理跟不上一是井下使用的新工人多,对井下作业环境不了解,又缺少 安全知识技能的培训,新老交替衔接不上,不能及时有效地” 敲帮问顶”而引发事故。二是井下管理人员对顶板管理不重视,没有行之有效的顶板 管理办法和监督约束机制,以致顶板管理松懈,无人员伤亡 的小冒顶事故不断,有人员伤亡的冒顶事故也就不可避免了。冒顶事故的预防措施一、及时调整采矿工艺,保证合理的暴露空间和回采顺序, 有效控制地压要加强矿井地质工
3、作和采矿方法的实验研究,对原设计的采 矿方法不断进行改进,找出适合本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高 效安全的采矿方法,加大采矿强度,及时处理采空区。要控 制好采场顶板的稳定性,必须要有一个合理的开采顺序,因 此要合理确定相邻两组矿脉的回采顺序;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 件和采矿方法,严格控制采场暴露面积和采空区高度等技术 指标,使采场在地压稳定期间采完。二.要加强顶板的检查、观测和处理,提高顶板的稳定性顶板松石冒落往往是造成人员受伤的重要原因。对顶板松石 的检查与处理,是一项经常性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必须固 定专人按规定的制度工作,才能确保顶板安全生产,防止松 石冒落顶板事故发生。对一些危险性较大的采场,在
4、技术、 经济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科学方法观测顶板。目前国 内较经济简便的观测手段有光应力计、地音仪及岩移观测等。 要观测摸索不同岩石岩移的规律,科学地掌握顶板情况。对 已发现的不稳定工作顶板,要及时进行处理,并尽可能采用 科学有效的措施(如喷锚支护等)防止冒顶事故发生。三、科学合理地布置巷道及采场的位置.规格.形状和结构要避免在地质构造线附近布置井巷工程,因为垂直于地质构 造线方向的压力最大,是岩体产生变化和破裂的主要因素。要避免在断层、节理、层里破碎带、泥化夹层等地质构造软 弱面附近布置井巷工程。因为在这些地方布置的工程更易产 生冒顶。如井巷工程必须通过这些地带,也应采取相应的支 护措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冒顶 事故 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