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电力价格改革回溯与展望.doc
《中国能源电力价格改革回溯与展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能源电力价格改革回溯与展望.doc(4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中国能源电力价格改革回溯与展望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需要对价格机制进行改革以便给市场传递正确信号。中国从1984年开始实施价格双轨制,允许国有企业在计划产量之外按照不超过国家规定价格20%向市场出售产品。1985年初又取消了价格上浮限制,允许计划外产量价格由买卖双方协商决定。之后,价格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逐步去除由中央政府垄断定价,转向一个更市场化的定价机制,进而使价格改革取得了长足进步。现在社会上绝大部分商品都已由市场定价,还没有真正市场化或者市场化程度不高的商品已不多,能源是其中之一。而不同能源品种,相关价格改革的速度和力度差异非常大。总体来看,煤炭价格市场化程度最高,而电力价格市场
2、化改革较为滞后。煤炭价格改革中国的能源生产和消费主要依靠煤炭,这种趋势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因此,煤炭价格及其改革至关重要。煤炭可用于发电和供热,也可用于其他用途。用于其他用途的煤炭价格从1993年开始全部市场化了,但用于发电的煤炭,即所谓的动力煤或电煤,还是由国家定价。趋势是煤炭越来越多地用于发电。目前,全国一半以上的煤炭消费用于发电和供热。电煤价格是国家控制,其他用煤的价格是市场化的。对煤电厂来讲,煤炭成本大约占到发电成本的70%。煤矿不愿意把煤卖给煤电厂,因为卖给他们价格低。对煤电厂来说,在市场上购煤变得越来越困难。为了理顺煤电价格关系,2004年,国家发改委改革了过去“一机一价”的定价
3、办法,建立了煤电价格联动机制,以半年为周期,当周期内平均煤价变化幅度超过5%时,相应调整电价。同时,为减缓煤炭价格上涨对推高用电成本的影响,规定由发电企业内部消化30%的煤价上涨因素。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对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又做了调整。完善后的煤电联动机制自2016年月日起实施,以一个年度为周期,当周期内煤价超过5%时就对电价进行调整,同时允许发电企业把燃料成本增加的90%转嫁给电网。煤电联动机制并不是一个自动机制。2017年煤炭价格涨得快,符合煤电价格联动规定要求,但国家发改委并没有对电价做调整。虽然取消了煤炭价格双轨制,但并未形成全国性的煤炭市场。下一步煤炭改革的关键是要从产业链角度考虑,
4、重点改革那些产业链中亟须纳入市场化但仍由国家控制的环节。成品油价格改革自1998年开始,中国原油价格就与世界接轨,但成品油价格还是由国家定价。2009年5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确定了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但是成品油定价机制存在两个主要问题。一是调价周期太长,不能够及时反映国际油价变动情况。二是设定了调价的油价变动幅度要达到4%,造成国际油价变动不能及时反映到国内成品油的价格上来。针对这些问题,2013年开始实施更市场化导向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调价间隔缩短至10天,同时取消了4%的油价变
5、动幅度要求。不同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成品油价格调整机制是自动的,只要满足条件,国家发改委就对成品油价格进行调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石油产量已经不能满足其日益增长的需求,随之而来的是对国外进口石油需求的不断攀升,导致石油对外依存度屡创新高,2018年已达70%。国内生产原油的成本高,再加上节能和环保方面的考量,国家发改委决定,从2016年1月起,当原油价格每桶低于40美元时,上述成品油价格不再随原油价格变动做调整。通过定价机制的调整,成品油价格已能比较及时地反映国际油价的变动情况,但与消费者的感受认知存在一定反差。这可能主要是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仅考虑了国外市场原油价格,而忽略了国内影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能源 电力 价格 改革 回溯 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