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容量储能实用化水平需要提高.doc
《大容量储能实用化水平需要提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容量储能实用化水平需要提高.doc(7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大容量储能实用化水平需要提高10月16日,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舒印彪在电力系统发展方向暨学术方向研讨会上表示,大容量储能实用化水平需要提高,低成本、高安全、高效率电化学储能技术亟待突破和大规模应用。储热、储氢等新型储能技术距离商业化应用还有较大差距。尊敬的各位院士、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金秋十月,我们相聚在美丽的西子湖畔,共同交流研讨电力系统发展方向和学术方向的重大问题。我代表会议主办方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向各位嘉宾、各位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给予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感谢!相信本次研讨会对于我们更好认识中国能源转型面临的挑战、推动电力系统科学发展将
2、发挥重要作用,对于我国未来相当长时期电力系统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下面,结合会议主题,我向大家汇报几点认识和体会,请大家批评指正。1我国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中国是能源消费大国。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能源消费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在能源资源禀赋以煤为主的国情下,需要进行大规模能源结构调整,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近年来,中国积极开发利用清洁能源,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能源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新能源快速发展。近3年,我国新能源投资约占世界的70%。截至2019年底,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分别达到2.1和2.05亿千瓦,均居世界首位,2009年以来年均分别增长28%和46%。新能源装机占比达
3、到21.7%,已成为第二大电源,2019年发电量6295亿千瓦时,利用率达到96.8%。二是水能核能大规模开发利用。水电装机达到3.56亿千瓦,位居世界第一。建成世界上装机容量最大的三峡水电站(2240万千瓦)和单机容量最大的向家坝水电站(单机容量80万千瓦)。核电装机达到4874万千瓦,在建规模1476万千瓦、居世界第一,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自主设计和建造能力显著提升。以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为依托,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进。三是建成清洁高效煤电供应体系。煤电装机10.4亿千瓦,年发电量4.56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62%,对保障能源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煤电机组以大容量、高参数、节能环保型为主,6
4、0万、100万千瓦机组数量超过四分之三。2019年全国供电煤耗307克/千瓦时,比2009年下降33克/千瓦时,百万千瓦机组最低煤耗达到253克/千瓦时。86%的煤电机组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四是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油”。2016年以来,在电采暖、电窑炉、港口岸电、机场桥载电源等领域,累计替代电量5962亿千瓦时。积极服务电动汽车的发展,建成世界上最大的覆盖全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城际快充网络,电动汽车保有量突破310万辆。利用数字技术,建成智慧车联网平台,注册用户389万个、接入充电桩75万台,为实现有序、互动、便捷和安全高效充电提供了平台。五是能源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特高压输电技术全面突破并实现
5、大规模应用。自主研制全套21类、100多种特高压设备,大幅提升了电工装备制造能力。发挥特高压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技术经济优势,实现大规模“西电东送”。建成投运11回交流、14回直流特高压工程,2019年输送电量4650亿千瓦时,其中清洁能源占比超过70%,实现了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成为解决东中部用电需求、减少东中部发电用煤,缓解大气污染的战略性技术。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风光储输一体化示范项目,实现风光储智能优化、互补运行,输出电力可调可控,有效解决新能源出力波动和消纳问题。虚拟电厂、合同能源管理、智慧电厂、主动配电网、综合能源服务等技术得到快速应用和示范,有效提高系统能效和灵活性。经过一系
6、列的创新实践,过去十年,我国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从8.5%提高到15.3%,电能终端消费比重从19.6%提高到26%,增幅分别是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的4.4倍和2.7倍。2随着能源转型深入推进,电力系统将面临四个方面重大挑战9月22日,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中国将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电力在能源转型中承担着重要任务、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中国能源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电源、电网和负荷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风能、太阳能大规模快速发展,直流、大容量FACTS等新型输电设备大量应用,需求侧响应、分布式电源等用电侧形式多样化,
7、电力系统特征日趋复杂,发展面临重大挑战。(一)电力系统基础理论体系有待完善,认知能力亟需提升“双高”电力系统机理亟需进一步明晰。电力系统技术体系如何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备发展的问题将逐步显现,对以交流技术为基础的传统电力系统基础性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电力系统特性分析手段需要提升。接入高比例新能源和高比例电力电子装置电力系统的特性描述与分析方法尚不完善,传统建模仿真方法的分析能力和计算精度难以满足要求,对电力系统稳定特性演变规律的认知能力提出了挑战。新型电力系统评价体系亟待建立。电力系统源荷随机性、波动性不断增大,运行环境多变,缺乏把握运行状态的合理依据,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体
8、系有待建立和完善。(二)电网结构性风险仍然存在,未来发展路径尚不清晰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有待提高。特高压交流与直流、电源与电网规划需要统筹,跨区输电通道与送端配套电源和送受端配套电网建设需要加强。超高比例新能源对电网规划提出新挑战。新能源消纳比例持续增加、海上风电基地建设、分布式发电容量增长、电网能量流分布大幅改变,实现新能源电力电量实时平衡成为一个难题。未来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尚不明确。未来电力系统将具有大量可再生能源接入、冷热电气多源协同、源荷多时空差异等特征,传统电力系统如何向能源互联网过渡,还需要加强理论支撑和实践探索。(三)电力系统运行控制难度增大,安全运行面临巨大风险电力系统平衡能力亟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容量 实用 水平 需要 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