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doc
《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doc(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12种方法分析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厌氧处理法、生物脱氮、除磷等工艺技术,是废水生物处理借助环境工程和化学工程的手段和方法,以微生物作用为主体开发出了种种用于控制和治理水污染治理的新方法。所谓“好氧”:是指这类生物必须在有分子态氧气(O2)的存在下,才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所谓“厌氧”:是能在无分子态氧存在的条件下,能进行正常的生理生化反应的生物。1.活性污泥法的特点曝气池中污泥浓度一般控制在23g/L,废水浓度高时采用较高数值;废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HRT)常采用48h,视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而定;回流污泥量约为进水流量的2550左右;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达到9
2、095左右。2.作用原理普通活性污泥法是依据废水的自净作用原理发展而来的。3.不足之处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所供的氧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在曝气池前端废水水质浓度高、污泥负荷高、需氧量大,而后端则相反,但空气往往沿池长均匀分布,这就造成前端供氧量不足、后端供氧量过剩的情况。因此,在处理同样水量时,同其他类型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池相对庞大、占地多、能耗费用高。阶段曝气活性污泥法阶段曝气法也称为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它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一个简单的改进,可克服普通活性污泥法供氧同需氧不平衡的矛盾。曝气池容积同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较可以缩小30左右,但其出水差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渐减曝气法克服普通活性污泥法
3、曝气池中供氧、需氧不平衡另一个改进方法是将曝气池的供氧沿活性污泥推进方向逐渐减少,这即为渐减曝气法。该工艺曝气池中有机物浓度随着向前推进不断降低、污泥需氧量也不断下降、曝气量相应减少。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根据废水净化的机理,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初期高速吸附作用,将普通活性污泥法作相应改进发展而来。特点:回流污泥量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多,回流比一般在50100左右吸附池和再生池的总容积比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小得多,空气用量并不增加,因此减少了占地和降低了造价。具有较强的调节平衡能力,以适应进水负荷的变化缺点是去除率较普通活性污泥法低,尤其是对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处理效果不理想
4、。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的流程和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同,但废水和回流污泥进入曝气池时,立即与池内原先存在的混合液充分混合。(a)采用扩散空气曝气器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b)采用机械曝气的完全混合活性污泥工艺流程;(c)合建式圆形曝气沉淀池。1.优点:微生物的代谢速率甚高;废水水力停留时间往往较短,系统的负荷较高;构筑物的占地较省。2.缺点:导致出水水质较差;较易发生丝状菌过量生长的污泥膨胀等运行间题。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equencing Batch Reactor,简称SBR)是国内外近年来新开发的一种活性污泥法,其工艺特点是将曝气池和沉淀池合而为一,生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性污泥 处理 工艺 12 方法 分析
![提示](https://www.001doc.com/images/bang_tan.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