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线路同期系统分线分压治理方案(纯方案68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力线路同期系统分线分压治理方案(纯方案68页).docx(65页珍藏版)》请在第一文库网上搜索。
1、技术文件目录一、技术方案11.1项目概况11.2服务目标11. 3技术方案及措施1二、安全保障92. 1安全检测保障措施93. 2文明检测保障措施34三、质量保障473.1质量管理体系与保障措施47四、进度保障614.1工期要求614.2工期保证措施62一、技术方案1.1 项目概况1.1.1 项目名称电力系统分线分压治理技术服务。外协单位负责进行所有不可计算、高、负损的IokV线路和及设备档案信息、挂接关系进行现场核实梳理,并依此对PMS2.0、GIS营销、电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等相关系统中的关键数据和错误档案数据进行维护,保证我单位所有IOkV线路线损相关指标得到有效提升。1. 1.2项
2、目实施内容和范围1 .以一体化线损为核心的设备台账梳理工作;2 .对有疑问表计和远程监控设备更换,台区和高压用户计量设备监控,互联互供线路线路电量计算以及计量设备维护等。3 .协同相关业务部门,2023年完成公司PMS2.0、GIS.营销、电采、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等相关系统中的关键数据和错误档案数据的维护工作。1.2 服务目标乙方保证项目建设团队的主要人员稳定,需安排有项目负责人1人项目团队1-2人,在未经过甲方同意的情况下乙方不得随意更换项目人员。甲方或乙方认为需要更换乙方项目经理人或项目团队成员时,均应提早一周向对方申明原因,乙方应同时上报新的符合合同要求的人选,经甲方同意并办理交接手续
3、后方可更换。乙方应提供经验丰富的项目人员参与此项目的工作,项目组主要成员至少有二年以上电力数据建设实施相关项目经验。1. 3技术方案及措施1.3 .1实施背景线损产生于输电、变电、配电、售电各个环节,线损率作为衡量电力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经济性的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公司规划设计、调度、运维和营销等各项核心业务的管理水平。线损管理虽然是供电企业老话题,但是供电企业线损管理仍然处在较为粗放的状态,存在线损管理职责不清、效率不高、统计失真等问题。创新管理模式,梳理管理流程,整合现有的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营销MIS、居民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系统等信息资源,能有效地解决线损统计及管理中的诸
4、多实际问题。按照国网公司“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发展思路,以及构建“三集五大”体系的建设全面实施,深化“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对线损精益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为进一步提升生产经营管理效率和效益,优化线损管理流程,消除专业管理壁垒,推动调度、运维、营销业务融合,解决专业管理中的盲点问题,实现线损管理相关业务和资源的集中运作和高效管理,充分利用调度、运维、营销等系统数据资源,打造以“技术线损最优,管理线损最小”为目标,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的全天候、全方位、全流程的线损管理平台十分重要且迫切。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加强电量与线损同期管理,客观准确反映发、供、售电量和各级高压
5、电线线损的真实情况,及时发现电量和线损管理的薄弱点,有效制定针对性措施降低损耗。更好地提高线损管理应用水平,有必要建设覆盖全电压等级、实现同期线损、实时线损和理论线损计算、线损分析和降损辅助决策等应用的一体化电量与线损管理系统。1.3.1 线损管理现状深入分析了招标人业务现状和同期线损管理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希望能够通过实施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全面提高招标人同期线损管理水平,能够达到降损增效的目标。变电站关口覆盖情况,采集成功情况;手拉手线路联络点采集情况;智能电表覆盖情况,采集成功情况。营销例日抄表情况;营配调贯通建设情况(进度,重要指标值)。1.3.2 实施方案1.3. 3.1
6、线损指标的确定供电所台区线损指标确定一般是以理论计算为基础,考虑历史完成情况,综合各种因素确定。指标必须科学合理,并按照责任人分片线、分片、分台区进行管理。1.4. 3.2线损分析方法1、应坚持分压、分线、分台区、分责任人进行统计分析。2、针对线损偏高的线路、台区,要排查原因、找准症结、区别轻重缓急,采取对策、分布实施,努力降低线损。3、将实际与理论对比,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找出管理上的差距。4、与历史比较。对变化大的要找准影响因素,并进行定量分析。1.3.3.3影响线损的不利因素1、线路方面:线路布局不合理(迂回供电);导线截面小(长期过负荷运行);线路轻负荷运行,固定损耗比例;接户线过长、
7、过细,年久失修、破损等;瓷横担、绝缘子污染严重,在雾天和雨天时表面泄漏严重;绝缘子击穿漏电;电价体系:国家实行分类电价和分时电价;线路接头接触电阻大,形成发热损耗;对地距离不够(通过树竹漏电);雾天,大风碰线引起漏电流增加;三相负荷不平衡;()低压线路过长,末端电压低,损耗增加。1.3. 3.4线损异常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1、异常现象一某台区线损率连续数月异常增大,同时相邻台区的线损率明显较低甚至出现负值,台区之间线损率呈现“此消彼长”互补的现象。异常原因:台区内公用变压器与所供用户不对应。此现象常发生在台区技改施工后,原因主要是:配变台区现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清晰。由于城镇台区低压线路多数采
8、用地埋电缆,线路走向较为隐蔽,而老台区原电缆因故未挂标识牌或没有更新标识牌,一旦新增公用变压器各分表需要变更台区,容易因原始资料不全或电缆标识不清晰,没有正确区分配电变压器与户表的隶属关系。营销系统未及时根据实际“变与户”变动而更新相应信息,使营销系统保存的“变与户”对应资料与实际不符,造成线损统计出现偏差。解决方法:对线损率异常的台区开展“变与户”对应关系的检查与核对。调用营销系统台区用户信息资料与原始资料核对,现场实际采样核对,在营销系统内根据现场采样结果更改用户信息。若现场台区“变与户”对应关系不明确,且线路走向不清,可用ds-2018配变台区用户识别仪逐户与变压器核对,能简单高效解决历
9、史遗留问题。2、异常现象二台区某段时间内线损率变化幅度大,线损率总体不稳,异常波动频繁发生。异常原因:人为因素造成,通常是少数抄表员不按规定在抄表时间内到现场抄表,而是估抄或托人代抄,或者虽到现场但出现漏抄、错抄、估抄,甚至抄人情表等。止匕外,每次抄表顺序未保持一致,公用变压器低压侧总表与其对应的各分表抄表时间不同步,数据录入过程中出现差错等。解决方法:严格进行所辖台区的全面考核。台区各分表的抄表率是否达到100%;逐个核对各分表的数据,检查是否有用电剧变户,确认在抄表中没有出现漏抄、错抄、估抄现象;复核营销系统数据,杜绝漏录、错录。3、异常现象三台区内原线损率长期正常稳定,短时间内线损率出现
10、较大幅度的变化,随后较长时期内在某一值附近排徊。异常原因:公用台变总表、分表、ta错误接线或故障。季节性用电及临时用电、追补电量、用户窃电、公用台变总表与分表及ta错误接线或故障、表计及ta更换后用电量没有进入台区线损报表统计等。解决方法:应检查以下几方面:是否有临时、紧急用。电电量未计入的台区,是否存在窃电现象,抄表是否到位,台区内用户供电线路三相是否平衡。若线损率大幅度下降,应检查是否有临时性追补电量及囤积电量进入。台区表计的有效管理:建立完备的用户表计档案,保留完整的换表记录及故障表登记;定期检查总表和用户表工作状态,排除可能发生的ta、表计接线错误;推广使用性能先进的电能表,加快高耗能
11、表计的更换;严格按制度、按流程安装或拆换电能计量装置,严防内外勾结窃电;坚持台区巡视,尽早发现设备的故障隐患。4、异常现象四台区线损率偏高,功率因数偏低。异常原因:线路无功补偿不理想。由于认识和管理、体制的原因,低压无功管理粗放,就甲方而言:2008年400V低压配电线的损耗占全网损耗的43.05%o解决方法:低压无功就地平衡降损。在配电变压器低压侧集中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在低压线路中点或负荷集中处安装电容器进行补偿;对电动机就地补偿(随机补偿)。5、异常现象五台区线损率长期不明原因偏高。异常原因:排除了常见增损因素的情况下,通常是由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所致。三相四线制供电模式在每相负荷相同的
12、理想平衡条件下中性线电流为零,线损为最小。实际上,由于台区供电线路用电负荷变化,中性线电流不可能为零,中性线上线损不容忽视。为此,供电技术规程规定:“一般情况下公用中性线电流不应大于额定电流的25%”。生产用电量进一步增加,而中性线导线截面一般是相线截面的50%,台区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增损因素日益突出。因此,很有必要适时合理调整每相负荷,改善线路技术状况,实现三相负荷就地平衡降损。解决方法:对装有配变低压侧网络表的台区,可从负荷控制管理系统中调出配变运行记录进行数据分析,检查配变三相负荷实时分布。一般情况下变压器三相负荷不平衡也可在配变室中进行负荷实测加以确认,即在用电低谷(早晨)用电增长区
13、(中午,尤其是夏季)用电高峰(傍晚)三个不同时间段测量低压三相四线进线电流、低压三相四线各出线电流、测量中性线对地电压,并以用电高峰时段的三相负荷分配为基准。三相负荷不平衡调整方法。将台区内所属的高用电户、一般用户、低用电户、小企业户、养殖户、小商户等按负荷量均衡分配到三相上。从低压线路小支线到大支线依次调节。从线路末端开始调整,使中性线电流不回流到低压线路,或途径的路径最短。先认准中性线,从线路首端出发,沿着主线路一分支线路f末段线路,查寻到末端用户,并在“线路单负荷分配情况表”中做好记录。以末端接点平衡一末段线路平衡一分支线路平衡一主线路平衡的顺序逐一平衡,最终实现达到线路出口平衡。接点平
14、衡就地为主,就近为辅。农网改造多从某一杆基上引出多路接户线,做好杆基上端导线上的接火点平衡,可使中性电流仅在接户线中流动,不流入或尽量少流入低压线路,达到最好的节能效果。若某一杆基上仅引出一路或两路接户线,或虽引出三路接户线,但每路实用电量差距过大,不能实现就地平衡,则考虑采用就近平衡。重视单相动力户的负荷调相工作。有些台区内有较多的仍以照明为主的动力用户,平时单相动力利用率较低,此时供电部门应及时与用户沟通,了解并掌握其用电情况,根据其单相负荷状况,结合台区线路结构和负荷分布,及时做好单相动力户的负荷调相工作,防止三相严重失衡现象的发生。从线损的综合管理、多种降损技术并用的可操作性分析,若能
15、将台区的三相负荷就地平衡和无功就地平衡二者相结合,对提高供电的可靠性,降低电力输送的损耗势必会产生好的预期效果。台区线损情况多变,成因复杂,实际线损通常由多个增损因素共同作用所致,综合治理台区线损更需各相关部门全力合作。同时,台区线损的各项因素又是动态变化的,例如:农村电力线路改造前后的致损因素会发生主、次顺序上的变化,因此台区线损管理工作不可能一劳永逸。在当前“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趋势要求下,线损管理人员更应该坚持不懈地做好台区的线损分析工作,将技术降损与管理降损紧密结合,积极发挥人的能动性,充分运用科技的力量,以创新的姿态解决台区线损中的问题。1.3.4实施方法1. 3.4.1合理确定线损考核指标认真开展线损理论计算和现场测试,不仅对制定合理的线损考核指标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正确采取降损措施提供有效依据。通过线损理论计算和现场测试,可以发现和改进技术降损和管理降损中的薄弱环节,使线损管理逐步纳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制度化管理轨道。所以确定科学、合理的线损考核指标,是实行线损包保管理能否达到预期目的的关键。指标既不能高不可攀,也不能垂手可得。(1)认真开展IOkV线路线损理论计算,确定IOkV线损考核指标按“三分累加法”计算线路损失的理论值,作为确定包保的主要依据。根据理论计算值确定线损指标。考虑到负荷性质,另加一定幅度的管理系